故事飞船的大朋友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乌拉拉的妈妈艾莉。 一转眼,我们一家从米尔星来地球生活也有好几年了。乌拉拉对地球的生活适应得很快,在幼儿园里也交到了好朋友,这些年他和小伙伴们走南闯北,收获了不少知识、快乐与成长。我和蓝莫爸爸都觉得非常欣慰。 乌拉拉在幼儿园的朋友们性格各异——小灵是个标准的乖乖女,虽然还处在幼儿园阶段,但已经显露出了「学霸」的潜质,同时她也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皮皮呢憨厚可爱,有时候也有点儿小淘气,听说生性迷糊反应总是有些慢的他人缘可不错;米粒是个鬼点子特别多的小男孩儿吗,但又十分胆小,凡事不爱出头,在他们这个小团队中他总是悄悄在背后出主意的那个…… 乌拉拉有时候回到家也会和我们讨论朋友们各自的优点和小毛病,也问过我们类似「到底世界上有没有完美的朋友」这样的问题。碰巧8月下的杂志里,就有一个关于「不完美」朋友的故事。 先来听一段故事过过瘾吧(完整版请移步故事飞船APP)。 故事的主角叫菲菲,是一只喜欢交朋友但却没朋友的小兔子。这是为什么呢?或许她并不清楚该找一个怎样的朋友。 菲菲先后遇到了来和她分享食物,却不小心踩到她皮鞋的大脚狗,菲菲生气地跑开了; 愿意和她一起爬上山坡,却不敢和她一起往山下冲的圆圆鼠,菲菲觉得他太慢了; 想和她荡秋千,却把她撞到了泥坑里的长长蛇,菲菲觉得她笨手笨脚; 邀请她一起游泳,让她浑身湿透,邀请她一起吃蜂蜜,让她被蜜蜂蛰了一身包的大大熊。 这么看来似乎哪一个都不适合做菲菲的朋友。 但这些其实都是从菲菲的视角看到的。 其实大脚狗是第一个主动来和菲菲交朋友的,并且还打算和她分享自己的食物;圆圆鼠因为四肢比较短小,从山坡高处往下奔跑其实很不方便;长长蛇周身湿滑,并不适合荡秋千;而大大熊皮毛比较厚,蜜蜂对她的杀伤力可以忽略不计。 菲菲被蛰了满身包后开始想念起差点儿成为自己好朋友的圆圆鼠、长长蛇,觉得和他们玩儿也挺开心的。而此时,善良的小伙伴们也「不计前嫌」,纷纷赶到菲菲的身边帮助她,并利用自己擅长的事情和生活的环境尽力减轻菲菲的痛苦。 长长蛇摘下消肿的叶子,圆圆鼠挖出清凉的泉水,大大熊抱起了菲菲,而大脚狗则在菲菲家门口等待着她。于是这时候菲菲终于领悟了:「原来我身边一直都有好朋友」。 故事虽然短,但却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视角的完整社交过程。 孩子在成长中,都要迈出独立社交这一步,他们会自己物色、评估、筛选……最终和他人建立联系。一开始他们是拿捏不好标准的,甚至自己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只能在相处的过程中,根据他人的言行表现来评判是否符合自己的喜好。 所以在儿童阶段,孩子们的择友观是非常单纯甚至是武断的。幼儿园的孩子往往会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就认定对方不适合做朋友。比如小伙伴喜欢吃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或者喜欢动画片里的不同角色…… 「求同存异」在他们的认知中几乎还不存在。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成年人进行必要的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交际观和择友观。 《社会心理学》一书研究了人如何看待他人、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以及如何与他人产生联系等内容。其中有一个章节叫「偏见:不喜欢他人」,专门讲述了在社会生活中,什么叫做刻板印象、偏见、歧视,并解释了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 对孩子们来说,交友的过程就非常容易形成偏见。用书里的话简单来说,
回到故事中,小兔子菲菲对她的朋友们就有许多偏见——她觉得圆圆鼠动作很慢,长长蛇笨手笨脚……这些偏见一旦形成,就很难再被矫正和打破。
所以不难想象,如果小兔菲菲之后没有被蜜蜂蛰,那么未来她不但不能够和这群小动物成为朋友,再想起他们时,印象也都是负面的。当然故事中不会允许情节这样发展,可现实生活里的的确确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孩子或许就因为对他人抱着这样或那样的偏见而失去了交朋友的机会。 所以身为父母,我们要告诉孩子的就是,对待身边人,除了温和有礼、真诚善良,更重要的是应该学会接纳差异、包容缺陷、尊重个性。 当然,除了读故事,看插画也同样重要。这个故事中的小动物们都画得圆润可爱,表情也非常丰富传神,相信小朋友们一定会喜欢! 最后,再推荐一本经典绘本——《我的兔子朋友》,讲的同样是朋友间相处的故事,读完了杂志中的故事,也可以再看看这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