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摩托车长途旅行,跨骑车累还是踏板车累?中大型踏板车的流行会不会替代部分跨骑车?

 梦回新疆 2021-08-24

我摩旅5年,先后骑过小踏板,大踏板,侉子和拉力车,是一个典型的长途长时间奔袭型选手,我觉得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的骑行心得。

1,骑行三角和舒适度。我的身高178。

小踏板的骑行三角是板凳式的,受力点集中在屁股的肉上,加上两腿必须弯曲踩在前面的平台上,所以超过3小时的骑行,腿部明显感觉因血液流通不畅造成的酸麻,屁股也是一样。绝大多数小踏板的龙头不高,所以站立骑行在操纵上感觉并不是很舒服。

大踏板的骑行三角是沙发式的,受力点分散在大腿后侧和屁股,脚踏在前面的斜向(或水平)踏板上。相对坐姿是比小踏板舒服很多的。但是不得不说的是,绝大多数的大踏板座椅都是略微向前向下倾斜的(除了金翼,金翼坐姿太舒服了),这就造成了骑行的时候大腿,膝盖,小腿和脚踝必须轻缓的持续用力,在超过3小时的骑行时,屁股和大腿一样会疼。绝大多数大踏板的龙头同样不高,也不适应站立骑行。

侉子和拉力车都属于跨骑,受力点为裆部和大腿内侧,坐姿偏站立式,血液循环无阻碍。如果仅说坐姿的话,不得不承认,长途骑行的舒适性,拉力车远胜于大小踏板车。因为拉力车重心比较高,需要车手对于重心和车身有比较好控制,所以超过3小时的骑行时,最难受的不是屁股,而是腰部和肩部。拉力车的龙头一般较高,站立骑行很舒服,每30分钟站起来骑5分钟就当休息,可以不间断的骑4-5个小时。

这里着重说一下侉子。侉子的优点是很难倒车,安全性高。但是侉子左右转弯是比较笨重的,骑行机动性差,而且每一辆侉子多多少少都会跑方向,这一定会造成双肩双臂长途骑行的高负荷。

2,长途摩旅的车辆通过性(这里特别提出不包含本田XADV)。小踏板,大踏板因为离地间隙比较低,其实只适合铺装道路骑行,适用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不适用于西南和西北部分路段(比如G318,G317,丙察察,G213,G0612,G3018,新藏,青藏)。这些路段经常会有修路,有弹坑和波浪路段,很容易托底。而因为踏板车的发动机在车辆底部,这种路很伤发动机。而这些路段对于ADV几乎够不成任何阻碍。

3,动力。现在国产踏板里,动力最好的可能就是光阳AK550了,价格还不怎么亲民,10万出头。而ADV里,5万以内能够拿下的中排量车非常多,比如我骑的凯越500X。同样动力,价格差距一倍多,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对吧。

4,长途骑行的其他一些重要因素。首先必须要操控性,这里我认为大小踏板的操控是相对轻松的,一拧油门就可以走,车身重心低,不容易倒车。第二我要说油耗,因为踏板车普遍传动比低,能源利用率低,所以拉力车长途骑行油耗基本上低于大小踏板很多。第三我要说外挂装备,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见到过任何一个踏板车带铝合金三箱的,绝大多数是塑料尾箱或者塑料三箱。虽然说便宜,但是装载能力确实不如拉力车带的铝合金三箱。我的踏板车三箱是30/24/24升,而拉力车三箱是48/46/46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