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光治疗痤疮有没有用?这9类疗效各不相同!

 板桥胡同37号 2021-08-25
激光治疗在痤疮患者中有诸多应用,且治疗选择很多,不同情况可选择对应的激光类型。


图片

(来源:https://www./)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其发病率在青少年人群中达80%以上,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痤疮的发病机制包括毛囊过度角化、激素相关的皮脂过度、痤疮表皮杆菌(旧称痤疮丙酸杆菌)过度生长以及炎症等多个因素。

目前治疗指南主要分为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两方面,通常不涉及痤疮后遗症的处理。近十年,包括激光在内的光电疗法在临床上已有长足发展。笔者结合最新文献综述整理了痤疮的光电治疗进展,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激光篇,下片为非激光的光电治疗篇。

01

10600nm CO2阵激光

皮脂腺是痤疮形成的致病因素,CO2点阵激光可通过表皮和部分真皮与周围组织凝结形成组织消融区,从而导致皮脂腺的光热分解。

基于此原理,临床上可利用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及痤疮后瘢痕。

有文献报道,在强脉冲光(IPL)治疗4-6次后,行2次CO2点阵激光可明显减少痤疮患者炎症损害和萎缩性瘢痕。需注意的是,CO2激光、微针治疗以及其他消融治疗后也可能会出现痤疮样皮疹。

02

532nm磷酸钛钾(KTP)激光

磷酸钛钾(KTP)激光治疗痤疮的机制是基于其对痤疮表皮杆菌卟啉激发的光敏化作用,从而产生氧化自由基。此外还会给皮脂腺带来非特异性的热损伤。

研究表明,临床使用KTP激光治疗轻中度(Ⅰ-Ⅲ型)痤疮患者4次(每周2次,连续2周)后1周,皮损严重程度减少34.9%,但在4周后,皮损严重度发生20.7%的反弹。

另一项研究中,轻中度(Ⅰ-Ⅲ型)痤疮患者每周接受一次或两次KTP激光治疗,为期4周,皮损分别得到31%和40%的改善,但得到的数据未见明显差异。

03

585nm和595nm脉冲染料激光(PDL)

PDL通过靶向真皮血管,促进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并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终止炎症过程从而治疗痤疮,同时可诱导胶原产生以改善痤疮瘢痕。

临床研究发现,每2周2次595nm PDL(10ms脉冲持续时间)治疗并不能显著改善痤疮瘢痕或红斑。相反,SⅠlaport等使用585nm PDL(0.35ms脉冲持续时间),仅在一次治疗后12周,皮损改善了53%。造成结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所使用的激光设备不同,较短的脉冲持续时间对痤疮皮肤的毛细血管有相对更强的作用。

但在一项对80名痤疮患者进行的随机对照单盲试验中,即使在0.35nm脉冲宽度下,接受585nm PDL(两次治疗间隔两周)治疗组与外用克林霉素和过氧化苯甲酰的治疗组之间疗效没有差异。不同剂量强度的585nm PDL实验也得出相同的结果。另一方面,PDL虽然与IPL在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差异,但PDL改善皮损效果更为持久且反弹较少,这可能与其激活TGF-β有关。

此外,PDL联合水杨酸、PDL联合1319nm激光疗法对面部皮损改善更为持久,这也为PDL治疗痤疮提供新的策略。

04

905nm近红外激光


905nm激光可有效减少在治疗有色人种炎症性皮肤病中产生的瘢痕和色素异常。

早期研究显示,每周2次使905nm红外激光治疗4周,结合局部治疗,痤疮清除率(54.98%)明显优于单独局部治疗组(17.97%),且所有患者对该治疗的耐受性良好,副作用最小,提示905nm激光是一种有效且安全治疗痤疮的干预措施。

05

1064nm Nd:YAG激光

Nd:YAG激光通过破坏皮脂腺减少皮脂输出,下调毛囊周围角质层和上皮中炎性细胞因子如IL-8、MMP-9、TLR2、NF-κB和TNF-α的产生。

目前的证据表明,1064nm Nd:YAG激光是治疗痤疮安全有效的选择,具有持续改善皮损的益处,且可以在不同的脉冲设置下使用,包括调Q(QS)脉冲和准长脉冲(LP)模式。

在一项Ⅳ-V型痤疮患者的研究中,1064nm Nd:YAG激光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粉刺酮提取和皮损内注射治疗组,同时有效改善炎症后色素沉着表现。

有文献报道,将碳悬浮液(作为外源性人工生色团)涂在一侧面部,先用准LP模式,然后用QS模式治疗。这种方法有效地减少了炎症性(58.6%)和非炎症性(52.4%)痤疮病变,组织病理学证据表明皮脂量显著减少。

另一项研究显示,在没有局部碳悬浮液的情况下,LP和QS Nd:YAG激光联合治疗8个疗程后,改善了81%的痤疮皮损,且疗效在术后2年内保持不变。此外,研究显示Nd:YAG激光疗效可能优于IPL,且术后红斑发生率也低于IPL治疗组。

06

1450nm半导体激光(DL)
除了已确定的真皮重塑作用外,DL还可以有效地针对毛囊漏斗下腺和皮脂腺来治疗痤疮。

此外,DL治疗对IV-V型皮肤是安全的,炎症后色素沉着的风险也最小。虽然有研究显示使用DL治疗三个月减少了中度到重度的炎性痤疮病变,但其效果并未优于对照侧。

07

1540nm或1550nm铒玻璃
像束激光(Er:Glass)

Er激光在红外线范围内照射会导致皮脂腺的光化学破坏,减少分泌物和粉刺损伤,改善毛孔大小,并治疗继发性瘢痕。

每隔2周使用1550nm Er激光的能有效地减少非炎症性和炎症性痤疮皮损,组织病理学证据显示皮脂腺显著缩小。在这项研究中,大约70%的患者达到了完全清除,并且由于皮脂腺的光热效应和Er的灭菌作用,其疗效在一年的随访期内得以维持。

在治疗痤疮红斑方面,Er激光与PDL疗效相似,但患者感受更好。

目前认为,1550nm铒激光针对痤疮红斑是一种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治疗选择;同时服用小剂量异维A酸(10mg),可有效减少结节和脓疱性皮损的数量,且萎缩性瘢痕也有所改善。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轻微的一过性局部红斑和水肿,没有长期后遗症。

另一项研究表明,每隔两周进行四次1540nm Er激光治疗对炎症性面部痤疮有效且相对无痛,短暂性红斑是该研究中唯一的不良反应。

08

1565nm非剥脱性点阵激光(NAFL)


与其他中红外波长的NAFL类似,1565nm激光可导致皮脂细胞的光热分解,从而改善痤疮。

在一项对60例中到重度痤疮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比较四个治疗组(n=15)的疗效:单独1565nm NAFL治疗,间隔6周,单独口服异维A酸0.5-1 mg/kg/d,1565nm NAFL和异维A酸联合治疗,以及刺血三联疗法(一种改进的针灸疗法),结果显示4组疗法对炎性丘疹和萎缩性瘢痕均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但三联疗法组的改善率最高,且无并发症报道,但该结论仍需大量重复实验。

09

800nm金微粒半导体激光

应用可吸收光的金纳米微粒,进行800nm半导体激光处理,可选择性地对毛囊皮脂腺进行光热分解。

两个随机对照试验评估了89名中重度面部痤疮患者,每隔2周接受3次800nm金微粒半导体激光治疗,炎性病变的数量分别减少了61%(治疗后28周)和53%(治疗后16周),这些治疗耐受性良好,且没有严重的副作用。

另外,在两名亚洲顽固性痤疮患者中,使用805nm金微粒半导体激光的治疗方法,通过经皮给药金纳米微粒,减少了痤疮皮损的数量,并在治疗后4个月内无新痤疮皮损。

由上可以看出,激光治疗在痤疮患者中有诸多应用,且治疗选择很多,不同情况可选择对应的激光类型。激光治疗可以较好地作为痤疮的替代治疗。尽管如此,这些研究的证据还是有限,进一步应用还有待临床实践和大规模研究证实。下一篇,我们将讨论可见光疗法、强脉冲光和光动力疗法在痤疮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Li MK,Liu C,Hsu JTS.The use of lasers and light devices in acne management:An update.Am J Clin Dermatol.2021.Epub ahead of print.

本文首发:医学界皮肤频道

本文作者:杨京润

本文审核:唐教清

责任编辑:穆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