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上肝的本质探讨(下)

 中医陈孝和 2021-08-26
昨天讲了肝藏血和主疏泄,今天继续来讲。

3.主筋、其华在爪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肝主筋”。肝病时,会出现手足震颤、肢体麻木或拘急,甚至抽搐,角弓反张等症状。

筋者,肌腱韧带也。所谓”肝主筋”,便是肝对筋膜、肌腱和韧带的支配作用。也就是神经系统对骨骼肌活动的支配作用。骨骼肌的活动,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具体来说是锥体系、锥体外系的控制,这个比较复杂,大家没必要太深入了解。后者的传出神经是躯体运动神经元。

因此,大脑皮层及其传出神经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病理变化,都会导致躯体运动障碍。临床上,“肝血不足”,“肝阳上亢”或高热等引起的肢体拘急,手足肌肉震颤等“肝风内动”的征象,实际上是锥体系、锥体外系等病变所致。中医的“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也是这个意思。
 
总之,“肝主筋”包含了大脑皮层及运动神经元的部分功能。这部分机能失调时,就会引起不自主性、运动性神经肌病。

“肝”与爪的关系。《六节脏象论》曰:“肝者……其华在爪。”说明“爪”的色泽可以反映肝气充分与否。

肝为什么能“荣爪”呢?血管的舒张和收缩状态主要取决于交感神经的的紧张度。交感神经紧张性正常时,微循环开合得当,指甲红润有光泽。而当紧张度升高时,则因微循环过多的关闭,血流量减少,指甲显得枯槁无华。另外指甲甲床有很多血管交接,指甲没有色素沉淀,所以受交感的影响和变化更显著和容易观察。这大概就是“肝荣爪”的实质。

4.开窍于目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肝主目”,又曰:“肝在窍为目”。

《灵枢·论勇》:“怒则盛气而胸胀,肝举,胆横,眦裂而目扬,毛起而面苍,此勇士之由然者也。”这里面就论述了肝主目与主怒的关系。实际上,愤怒时交感神经活动亢奋,会导致瞳孔扩大,眼裂开大,眼球突出,与《灵枢·论勇》中描述的基本一致。相反,眼交感神经麻痹,副交感神经占优势时,就会产生瞳孔缩小,眼裂狭小,和眼球陷落等症状。所以肝主目,就是植物神经对眼睛的控制作用。

综合来看中医学肝的功能主要是包括大脑边缘系统、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以及锥体系、锥体外系及运动神经元的部分功能。

“肝藏血”和调节血流量的作用,“肝荣爪”的作用,以及“肝”的疏泄在气血方面的作用,主要是植物神经及其神经中枢对心血管系统活动的调节作用。

肝的疏泄在消化方面的作用,也主要是植物神经对胃肠运动和消化腺体活动的调节作用;

肝的疏泄在情志方面的作用为大脑边缘系统、下丘脑及有关结构的功能表现;

“肝开窍于目”是植物神经对眼睛的影响,“肝主筋”是锥体系、锥体外系、运动神经元对肌肉运动的支配调节作用。

无论是肝郁、肝阳上亢、肝郁脾虚证,所得出的共性结论是神经功能活动紊乱,这主要是因为肝脏与情志关系密切,不良情绪的应激引起大脑功能改变,继而使神经功能活动紊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