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热证?为什么热证不能灸?为你解答这个90%的人都有的艾灸疑问...

 培训班背包 2021-08-28

【健康知识】第14期

图片

文章由橘杏缘学院专业审稿老师审核

图片

(↑点击上方播放按钮收听全文↑)
图片

大家早上好,我是白术。相信有不少的朋友都注意到了,在咨询助教老师艾灸问题的时候,老师都会提一句先“排除热证”再给出参考的艾灸方案。

有很多学员都曾经问过老师,热证到底指什么,尤其每新开一期艾灸课程,询问热证是什么的学员还真不少。

图片
(学员群内询问截图)

今天这篇文章,就是专门围绕【热证】写的,到底什么是热证呢?为什么热证不能艾灸呢?热证如何清热呢?不清楚热证指的是什么的同学,跟着白术一起往下看吧~

图片
什么是热证?

“热证,证候名。是指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热。”即由于热邪侵袭,或阳气亢盛,导致出现身热烦躁,面目红赤,唇红而干,咽燥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等为常见症的热性证候。” 

中医的热证又分为实热证、虚热证,表里来分又有表热证、里热证等,还有真寒假热证之分,给大家全都分析的话可能反而会让大家混淆迷茫,今天主要给大家讲的是实热症,我们常说热证不宜灸指的是实热症。
 图片

什么是实热症呢?


邪热亢盛的病证即为实热证,因其表现的脏器不同而表现如下:

一、胃火亢盛:壮热烦躁,口干口渴,牙龈肿痛,口腔溃疡,面红,渴喜冷饮,腹痛拒按,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等。

二、肺实热证:咳嗽,咳黄痰,胸痛,多伴发热,口干。

三、肝实热证:头痛眩晕,面红目赤,眼痛、口苦,胸胁部胀满疼痛,尿黄、急躁易怒,舌边尖红,苔黄。

四、心火旺盛:心烦,心慌,心悸,失眠,口干,口舌生疮,因为心火下移小肠,还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图片

图片

说了这么多,给大家举两个例子可能更直观:

比如说,有人头疼、面色发红、嗓子疼、扁桃体红肿、舌质红,舌苔黄燥,这多半是风热之邪气入侵,说简单点,就是属于风热感冒了,风热感冒正属于热证的范畴。

再比如说,假如你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平时嘴巴发苦,这种就属于肝实热症,也是不宜艾灸的。

总结一下,实热证的症状表现多为:渴喜冷饮、面红目赤、口唇干裂、口苦燥渴,牙龈出血,身热烦燥、胸痛痰黄、腹痛拒按,尿少便秘、尿血便血、舌红苔黄......等等;如有3种以上,则大概率为实热证,此时,不建议艾灸。

图片

提醒大家:艾灸之前,您可以对照以上这些症状来判断是否是实热证,如果还是不清楚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咨询我们的助教老师,这样就不用担心判断错误了。您也可以留言询问白术哦,白术就是你们的健康小助手~

图片
为什么热证不能艾灸?

历代有不少医家提出热证禁灸的问题,如《圣济总录》指出:“若夫阳病灸之,则为大逆”;

张仲景在《伤寒论》115条云:“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因燥吐血。”认为实热之证不可用灸补阳,否则会伤阴动火,迫血妄行。

近代不少针灸教材亦把热证定为禁灸之列。现代《针灸学》:对实热证、阴虚火旺者,一般不适宜灸疗。

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实热症是体内有火,阳气亢盛引发出一些热性症候,而艾灸而会让症状加重,甚至导致迫血妄行;就好像房子本来就着火了,现在再添一把火,火不是就更加旺盛了......

图片

图片
热证如何清热?

如果身体有热证,建议先清热,等热下去再施灸。如何清热呢?

首先我们要注意饮食的调节,多喝温水,平时不要吃容易引起上火的食物,特别是辣椒、生姜、大蒜、牛肉、羊肉、狗肉、酒、火锅、烹炸、烧烤等,以免造成症状的加重。

日常保持平心静气,心宽火降。可以使用清热泻火的中药材进行调理,比如菊花、黄连、金银花、蒲公英、黄栀子等,这样能够有效缓解症状。

当然,如果热证较为严重,就要使用清热的药物了,清热药一般又可分为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等等,建议大家可以就医检查,听从医生的指导用药。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