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东省博物馆18-瓷器4-宋瓷-青釉

 喜欢博物馆 2021-08-29

广东省博物馆系列-第18期

广东省博物馆藏瓷器系列第4篇,承接上期,我们继续欣赏宋代瓷器。

上期是名满天下的宋“五大名窑”。这期开始欣赏些名气没那么大的窑口产品,先欣赏青釉瓷器。

宋代瓷器总体水平极高,名气不够大并不是说水平不够高,绝对值得一看。另外,对宋瓷爱好者来说,名气不大的精品反而意味着性价比相对高,是既可远观又可亵玩的好机会!

有关宋瓷,我们喜欢博物馆之前有过多期系统介绍,你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回顾。

国博-宋瓷 I

国博-宋瓷 II

国博-宋瓷 III

国博-宋瓷 IV

宋代瓷器以青釉为多,比如最著名的汝、官二窑都是青釉。这是一代审美时尚。因此宋代还有诸多窑口都烧造青釉产品,各有特色。

以下三件瓷器都是宋代景德镇窑产的青白釉瓷器。

青白釉又称“影青”,是介于青白二色之间的一种釉色,说它是白瓷却白中泛青,说它是青瓷,却青中显白。它创烧于北宋前期,以景德镇窑为代表。 

景德镇发现烧造青白瓷的宋代窑址很多,主要有湖田、湘湖、胜梅亭等。青白瓷在宋代主要以日用瓷为主,产量极大,所以目前存世量仍然不少。新中国成立后,在几乎全中国都出土过青白瓷,包括新疆、内蒙、辽宁等地,可见其当时的产量和影响力。目前存世的精美者颇受宋瓷爱好者喜爱,因其相对价廉物美,是可及的宋瓷。

我自己非常喜欢这种界于青白之间的颜色,感觉可以清心。之前请你欣赏过一件收藏在日本东京博物馆的青白釉精品,美不胜收,你可点击下方链接回顾。

国立东京博物馆24-宋瓷

有说青白瓷的创烧是景德镇工匠刻意用瓷器模仿玉器的结果。观察青白釉瓷器的釉色青中泛白,釉层肥润,的确像玉。所以自古青白釉瓷器就有“假玉器”的美称。

影青釉印花八角带盖梅瓶

景德镇窑

广东省博物馆藏

这是件八角瓶,带盖,小口,丰肩,瓜棱腹,肩和底上各刻弦纹两周,满身刻缠枝牡丹花,里外施青白釉,釉色明亮,莹润如玉,积釉处呈湖水绿色。灰白色胎,质坚、细腻,是件宋代江西景德镇窑难得的精品。

请横屏欣赏

影青釉印花八角带盖梅瓶 (盖)

景德镇窑

广东省博物馆藏

梅瓶带盖极难得。

影青釉印花八角带盖梅瓶 (肩)

景德镇窑

广东省博物馆藏

影青釉印花八角带盖梅瓶 (足)

景德镇窑

广东省博物馆藏  

影青釉带盖小茶壶(俯视)

景德镇窑

广东省博物馆藏

茶壶,实用器,小巧精美。宋代人追求雅致的生活,从这件小茶壶中就得窥一斑。

影青釉带盖小茶壶(侧面)

景德镇窑

广东省博物馆藏

影青釉带盖小茶壶

景德镇窑

广东省博物馆藏

影青釉瓣口碟(俯视)

景德镇窑

广东省博物馆藏

也是一件实用器。一个碟子也要处理成花瓣口,制作难度和成本都增加不少,当然颜值也极大提高。日常使用这么一件碟子的确是赏心乐事。

能感受到宋人的细节控及对生活的热爱?

影青釉瓣口碟(侧面)

景德镇窑

广东省博物馆藏

龙泉窑青釉盘口双耳壶

广东省博物馆藏

龙泉窑是宋代著名的青瓷产地,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龙泉县,创烧于北宋,得力于宋室南渡,极盛于南宋,元代获得较大发展,明初还辉煌一时,可惜明代中期后走向衰弱,烧瓷总计有六七百年的悠久历史。

这件壶盘口,长颈,筒形腹,圈足。颈部两侧装双凤耳。

这种器形是宋代龙泉窑的典型器物之一,原型是商周的青铜器,宋人崇古,致敬商周的时尚产物。

器物通体施梅子青釉,凸棱地方釉较薄,颜色较淡,积釉处呈半透明的青绿色。

梅子青釉是浙江龙泉窑最佳釉色之一,形容釉色如梅子青青。不得不说这名字真是绝了,涵盖了视觉、嗅觉、味觉,甚至带给你身临早春江南的幻觉。

龙泉青瓷当时也是重要的出口商品,第一批青瓷产品运抵欧洲时,适逢欧洲一部戏剧当红,其中主角Celadon身穿一袭青衣,欧人爱屋及乌,遂把龙泉青瓷冠名Celadon,该名称沿袭至今。 

龙泉窑青釉盘口双耳壶(俯视)

广东省博物馆藏

釉水肥厚,如冰似玉。敦穆的仿古造型,配合活泼的梅子青青,反差带来美感。

青釉刻花浅碗

广东省博物馆藏

这件是宋代北方青瓷的代表。不知为何,馆方没有标明窑口,可能是没有出土证据,严谨治学的态度。

看特征是很明显的耀州窑风格。耀州窑是宋代著名的北方青瓷产地,绿色与龙泉窑不同,深沉许多。耀州窑以刻花、划花、印花的纹饰见长,刻花的刀工爽利,欣赏起有一种泼辣的爽快感觉。

岳州窑青釉莲瓣纹小口瓶

五代

广东省博物馆藏

小直口,高颈,丰肩,鼓腹渐收,圈足内敛,肩部刻莲瓣纹,通体施绿色釉,开细小开片纹。

这是一件五代湖南岳州窑精品,相对罕见。这是从唐到宋的过渡时期,你仔细观察器型会发现,唐代的风格尚存,比如饱满的肩部,但和典型的唐代瓷器比较又有不同,比如整体显得清瘦、修长了些,不像唐代器物那么体态浑圆。

瓶肩部的覆莲纹装饰是之后宋代的流行纹饰。

岳州窑即湘阴窑(湘阴窑历汉至明,在唐、五代时称岳州窑),唐代陆羽《茶经》中从饮茶的角度把岳州窑青瓷排在第四位,可见它也是当年的当红小生之一。 

岳州窑青釉莲瓣纹小口瓶(颈部)

五代

广东省博物馆藏

今天为你呈现了广东省博物馆藏的宋代典型青釉窑口,宋人是中国历史上最有精神追求的一代人,从这一件件日常器物上你应能感受到时人的审美取向和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是人性中固化的一部分,相信这些千年前的美物也能给今天的你带来美好的感受。

先欣赏到这,周末愉快!

我们之前有多期系统介绍国家博物馆和日本国立东京博物馆藏的瓷器,你可点击下方链接回顾。

横向比较是学习瓷器的好方法,祝你每日精进。

喜博随意门-国家博物馆-瓷器

喜博随意门-国立东京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 | 雕刻 | 瓷器 | 合集

广东省博物馆系列

广东省博物馆1-潮州木雕
广东省博物2-广东瓷器
广东省博物馆3-广彩1 
广东省博物馆4-广彩2
广东省博物馆5-广彩3
广东省博物馆6-广彩4
广东省博物馆7-广彩5 
广东省博物馆8-广彩6 
广东省博物馆9-广彩7 
广东省博物馆10-广彩8-织金彩瓷 
广东省博物馆11-广彩9 
广东省博物馆12-广彩10-建国后 
广东省博物馆13-广彩11-制作工艺 
广东省博物馆14-一文读懂广彩
喜博随意门-广东省博物馆-广彩 
广东省博物馆15-瓷器1-早期青瓷 
广东省博物馆16-瓷器2-唐瓷 
广东省博物馆17-瓷器3-宋瓷-五大名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