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与教育之关系

 庄子吴松柏阅读 2021-08-29

就当下的教育而言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培养有一定的学识水平和技能且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也就是我们我们党的教育目标要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个目标完全正确,也是完全符合现实的需要。

    但是回到现实,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当下的教育现状是否都能按照这个教育目标开展呢?作为教师我们又应该立足学校实际来高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这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这里我并不否认高考成绩,中考成绩在培养人才所起到的作用,而且还要说,当下的中国是必须以中考、高考来考量学生的素质,来选拔人才,因为这是最为公平合理的一种制度。只是在我们的现实之中出现了另外一种必须引起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视,并且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现象:我们的孩子太累了,我们的教育抓分数有点过度了,似乎有点违背我们教育的初衷——培养人。

    面对不同年龄的教育对象,我不得不说,我们的家庭教育,我们的学校教育把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考试评比,而对孩子对生活的认知能力的培养,对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似乎做得很不够,就这一点而言,是需要广大家长和教师认真思考,细细考量的。有一些极端的现象,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见过,就在前几天法院对杀死当老师的母亲的那个从福州考上北大的学生吴某某,虽然这是一个极端的现象,但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过他杀人的手段,以及在成长过程中所做的一切。我们可以确定地说,这个北大学生根本就没有真正认识清楚生活是什么,人生是为了什么。这是一个智商很高的自私自利的人,杀了自己的母亲还欺骗自己的亲戚。这样的人活在世界上到底有多少正面意义的能量传输给我们的社会?其实什么都没有,只有他那种自私自利的本性让人看透。

    这种人存在的确给我们的教育给我们的社会狠狠地提了一个腥:我们的教育不能只关注成绩,我们的教育不能不与社会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否则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各方面人才不仅仅是技术好,能力强,而且他们一个个都有爱国之心,都有为振兴中华而不懈努力热情。反过来说,那些能将自己的生活与学习跟这个社会的否则进步紧密联系起来,我们的学生也许会一下子豁然开朗,收获颇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