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维琴 气虚血瘀为基本病机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1-08-31


[插图]

人物小传

郭维琴,女,1940年出生于北京市。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历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东直门医院院长,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随父郭士魁教授学习,继承了先父经验,对内科心血管病及疑难杂症有独到见解,尤其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等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任第一届卫生部进口天然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七届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药物保护品种委员会委员等职。

1.病因病机

对于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认识,郭教授强调正气亏虚在疾病发作中的作用。《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郭教授认为,大多疾病的发生由于正气不足所引发,正气虚于内,虚邪或为有形,或为无形,邪正交争,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并形成相应的病理性产物,更伤正气,从而循环往复导致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胸痹心痛患者或年迈体弱,五脏渐虚;或久坐少动,烦劳过度;或肥甘厚味伤及脾胃,后天之本不足;或因情志所伤,气机不畅,都会不同程度地损耗心气。“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在心气虚的状况下,气虚不能帅血以行,使血行缓慢,瘀血内阻,闭阻心脉而导致“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而心阳不振,心阴不足,心血亏虚,都是在心气虚基础上,具有不同程度的气、血、阴、阳的失调而共同成为本病发病之本虚;同样,气虚不能正常化气行津,从而凝为无形之痰闭阻于脉中,与瘀血交织为痰瘀,闭阻于心脉,也会出现心绞痛的症状;或为情志不畅,气机阻滞,或为虚寒体质,寒凝心脉,都是在心气虚的基础上伴随不同程度的痰浊、气滞、寒凝而出现,从而成为本病发病之标实。

2.学术观点

基于气虚血瘀基本病机的认识,郭教授拟定益气活血方为治疗冠心病基本方,由人参、黄芪、丹参、红花、鬼箭羽、郁金、枳壳、姜黄、磁石、远志、酸枣仁等组成。方中以人参(临床常用党参代替)、黄芪益气扶正,丹参、红花活血化瘀,配合鬼箭羽增强活血通络的作用;郁金、枳壳、姜黄理气止痛;磁石、远志、酸枣仁安神。党参配合黄芪,二药共用,相须相使,可增强补气培元之功,此外,补脾益肺,还可增强卫外之功,元气足,从而五脏得以给养,心气得以充足,气血运行通畅,通则不痛,荣则不痛。在活血药中郭教授最善用一味活血药“鬼箭羽”,《本经逢原》言:“鬼箭,专散恶血。”《药性论》又言其有“破陈血”之功。冠心病患者其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均非“一日之寒”,故需破血祛瘀才能达到血脉通畅的作用,而鬼箭羽的散恶血、破陈血之功进一步加强了丹参、红花的活血通络作用。

“主血脉”和“主神志”是心的两大主要生理功能,两者密切相关,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心主神志,又对心主血脉起到主导和协助作用。冠心病患者多出现心悸、心慌等症状,同时心气不足,血行不畅,导致营血亏虚,不能奉养心神,常会失眠、多梦、睡眠不安,故郭教授常选用磁石、酸枣仁配合远志,安神定志。磁石为重镇安神药,酸枣仁为养血安神药,两味协同以补心养血、镇定安神,加入少量苦辛性温的远志化痰定志,宁心安神,从而通过安神以助“行血脉”。

3.立法辨证

(1)益气活血、宣痹通阳法

适用于平素久坐少动,或遇寒受凉、劳累发作的患者,胸痛胸闷时作,痛及后背,后背怕凉,伴倦怠乏力、气短、手足不温,舌淡暗,脉沉无力。治以自拟益气活血方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在益气活血方的基础上,加瓜蒌宽胸散结,薤白辛散苦降,上行心胸以通胸中阳气、散阴寒之凝结。

(2)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法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表现为神倦乏力、气短,汗出时作,动则加重,胸闷、隐隐作痛,舌淡红,少苔,脉沉细。治以自拟益气活血方为基础,以黄精、太子参易党参、生黄芪,益气养阴为君,以防党参、生黄芪之辛热。

(3)益气活血、温中健脾法

冠心病,尤其是支架术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的患者,多伴脾胃虚寒证,表现为乏力气短,胃脘胀满不适,时有泛酸,进冷食则加重,或诱发胸闷胸痛发作,大便次数多、不成形,舌淡,苔薄白或白微腻,脉沉弱。治以补中益气汤合益气活血方为基础加减,加荜澄茄、干姜温中健脾散寒,脾气旺,中气足,则心气充,气行畅。

(4)益气活血、平肝育阴法

冠心病伴有高血压病患者,既有气虚血瘀引起的胸痛,又伴有高血压病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如蝉、心烦、胸闷心痛、神倦乏力、腰酸足跟痛,舌质暗红,脉沉细弦等。在党参、生黄芪、丹参、红花益气活血通脉的同时,加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配合生地黄、白芍补肾益精、平肝育阴。

(5)益气活血、理气解郁法

冠心病同时伴有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该类患者常以情志因素为诱因而发病,表现为平素心烦易怒,失眠健忘,头晕,心慌心悸,胸闷胸痛时作,胸胁胀满,善太息,舌暗红,脉弦细。治以丹栀逍遥散合益气活血方加减化裁,通常以川楝子易柴胡,川楝子性寒,味苦,入肝经,有疏泄肝热、增强行气破血止痛之功,对胸胁、肩部窜痛效果极佳。同时以赤芍、白芍、当归养血活血柔肝,山茱萸、枸杞子滋补肝肾、滋水涵木,以丹参、红花、桃仁活血通络。

(6)清热化痰、宣痹化瘀法

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平素嗜食肥甘厚味、形体壮实者,表现为颜面红、呼吸粗重、胸痛甚不易缓解、腹胀满,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等痰热实证。临床予小陷胸汤合温胆汤加减。用黄连、全瓜蒌、清半夏、竹茹、茯苓清热化湿宣痹,加枳实、郁金、片姜黄理气止痛,加丹参、红花、鬼箭羽活血化瘀。

4.病案举隅

赵某,女,50岁,工人,就诊时间2013年4月。主诉胸闷胸痛4个月。既往冠心病病史。自诉近4个月胸憋闷,行走较长时间及饱腹时明显,时有胸痛,心慌,乏力,气短,腿软,四肢胀,纳食可,大便干燥,舌体胖,苔薄白,舌质紫暗,脉沉无力。血压110/70mmHg,心率76次/分。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未见ST-T改变及心律失常,运动平板试验:阴性,心电图检查(发作时):窦性心律,ST-T改变,V4-V6导联ST段下移0.05mV。诊断: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断:胸痹,气虚血瘀。治法:益气活血。处方:党参15g,黄芪20g,丹参20g,红花10g,郁金10g,枳壳10g,赤芍15g,白芍15g,桃仁10g,牛膝10g,泽兰10g,车前子15g(包煎),灵磁石30g(先煎),远志6g,炒酸枣仁10g。服药两周后患者乏力气短明显好转,仍有胸闷心慌,纳眠可,二便正常,舌暗苔薄白,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在原方基础上,去牛膝、车前子、赤芍、白芍,加川芎10g,薤白10g,焦三仙各10g,半夏曲10g,陈皮6g。继服1个月后患者偶有憋气,胸痛、乏力基本消失。

按语:本患者为中老年女性,胸闷胸痛,行走较长时间及饱腹后尤甚,伴见心慌、乏力、气短,腿软,四肢发胀,便干等症。证属胸痹之气虚血瘀。瘀血阻于心脉,不通则痛,显于舌面部可见舌质紫暗;痰浊内阻心脉,胸阳失展,气机不畅故见胸闷胸痛,瘀血、痰饮均可阻遏四肢阳气,清阳不升,留滞肌体,则见四肢发胀。郭教授以益气活血方为基础,党参、黄芪补益元气,丹参、川芎、桃仁、红花养血活血祛瘀,薤白温通胸阳,牛膝祛瘀通脉、引血下行,半夏曲、陈皮燥湿化痰,远志、炒酸枣仁养心安神。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宣痹通脉之功。

(王亚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