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地区隋唐时期宗教造像法器赏析

 芝润斋 2021-08-31

铜佛教造像是魏晋以后伴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其工艺之复杂不亚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 鎏金、镂空技术也在这一阶段被大量使用。隋唐时期是佛教造像发展的鼎盛阶段,造像变得繁缛华丽,体态也趋向丰满圆润,最具代表的当为西安市雁塔区八里村出土的隋开皇四年铭董钦造鎏金铜弥陀佛像和西安市莲湖区土门李家村出土的鎏金铜西方三圣造像。

胡风东渐——陕西地区隋唐时期宗教造像法器赏析

开皇四年铭董钦造鎏金阿弥陀铜佛像

开皇四年铭董钦造鎏金阿弥陀铜佛像 ,现收藏于西安博物院。1974 年西安市雁塔区八里村出土。 通高 41 厘米。该造像由高足床上一佛、二菩萨、二力 士、一香熏、四足方床和两蹲狮组成,通体鎏金,主件、 附件分体铸造,然后以卯榫相连,可拆装。

阿弥陀佛位于正中,坐姿,高肉髻,椭圆形脸,面带微笑上身外着袒右肩袈裟,内着僧衹衣,下着长裙,右臂从肘部上屈,掌心朝前,五指向上,左臂从肘部向前平伸, 掌心朝上,五指伸直施无畏与愿印,结跏趺坐于束腰重瓣莲花高座上,头后有桃形镂空火焰纹顶光。

左右胁侍菩萨立于阿弥陀佛两侧,均头戴宝冠,冠带下垂 至膝,方圆脸,双目微睁,目视下方,面带微笑,体长腰细,上身袒露,颈戴项圈,臂着钏,腕戴镯,帔帛绕臂下垂至座两侧,下着长裙,腰佩璎珞,跣足立于覆莲座上,头后有桃形火焰纹顶光。右胁侍菩萨右臂上屈,手执莲蕾,左臂屈于胸前,掌心朝下,手指伸直。左胁侍菩萨右臂自然下垂,手托莲蕾,左臂上屈,拇指、食指捏一颗宝珠。左右金刚力士立于菩萨前侧,体略向内侧,头戴宝冠, 目怒视,上身袒露, 颈戴项圈,身 璎珞,肩搭帔帛,下着长裙,裙腰下翻,跣足而立,脑后有圆形顶光。右金刚右臂微外屈, 手握拳,左臂前屈,掌心朝下,五指并拢上翘。左金刚左臂前屈,手握拳,右臂屈举胸前,掌心朝下,五指伸开。

弥勒佛高座前裸体侏儒托举莲花簇拥一塔式罐形香熏。高足床呈方形,下有四足,四周有镂空曲尺形护栏。床前为两蹲狮,昂首挺胸,一只目视前方,一只头略向左侧,尾上卷,相向蹲踞于宝座上。床右侧及背面边足上镌刻发愿文 118 字这件造像制作精美,通体鎏金,保存完好, 是不可多得的佛教艺术珍品。

胡风东渐——陕西地区隋唐时期宗教造像法器赏析

唐代鎏金西方三圣铜造像

唐代鎏金西方三圣铜造像 ,现收藏于西安博物院。1977 年西安市莲湖区土门李家村出土。通高 24.3 厘米。由葵瓣形镂空高座、海棠形插座、莲花枝形花插、一佛、二菩萨、一背光、二顶光等 9 个部件铆接而成,通体鎏金。阿弥陀佛位于正中,坐姿, 高肉髻,方圆脸,双目紧闭,神情肃穆,大耳,颈饰蚕节纹,上身着敞领袈裟外衣,内着饰网格纹僧衹支,下着裙式长裤,右臂屈肘前伸,掌心朝前,五指向上并拢施无畏印,左臂下垂,手覆左膝上施触地印(降魔印),结跏趺坐于圆形七宝仰莲座上,身后有舟形镂空火焰纹背光。左右两侧分别为左胁侍观世音菩萨和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均头戴化佛冠,宝缯下垂,方圆脸,大耳垂肩,上身袒露,颈戴璎珞,末端自右肩 或左肩下垂至座,腕戴镯,帔帛绕臂下垂,下着长裙, 结跏趺坐于圆形七宝仰莲座上,头后有桃形镂空火焰 纹顶光。其中观世音菩萨右臂自肘部上屈,手执柳枝, 左臂自然下垂,手提甘露瓶;大势至菩萨左臂自肘部上屈,手托光明宝瓶,右臂自然下垂,手执莲枝。 西方三圣是指接引众生往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被 尊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其左胁侍为观世音菩萨, 右胁侍为大势至苦萨,故又称“阿弥陀三尊”。

胡风东渐——陕西地区隋唐时期宗教造像法器赏析

唐代药师佛铜立像

唐代药师佛铜立像 ,现藏于西安博物院。 1976 年西安市新城区出土。残高 19 厘米。佛立姿。 头梳高肉髻,戴花冠,冠带垂于臂侧。面庞饱满,双 目平视,眉间有毫光,颈饰三道蚕节纹。上身外着双 领下垂式对开襟广袖袈裟,内着圆领衫,下着长裙, 腰系带,带两端垂于膝下。右臂从肘部向上半举,掌心略朝外,五指伸直向上施无畏印,左臂从肘部向前 平伸,掌心朝上,手持药钵。跣足立于圆板上。圆板下有三乳丁状足。背后有通身镂空舟形大背光,尖稍残, 周饰锯齿状火焰纹,脑后有圆形顶光。药师佛又称“药师琉璃光佛”和“大药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 的教主,与月光、日光二菩萨合称为“东方三圣”。

胡风东渐——陕西地区隋唐时期宗教造像法器赏析

唐代化生佛牌饰

唐代化生佛牌饰 ,现藏于咸阳博物馆。 高 13、宽 6.8 厘米。牌饰残缺,现存 5 排,每排应有小化佛 6 个,第二、第五排各有一佛残失,顶上正中 有一稍大的化佛,共计 29 尊,小化佛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头后有桃形背光,牌饰背面扁平,通体鎏金。

佛教法器,广义而言,凡寺院内有关庄严佛坛,用于祈愿、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或佛子所携行的念珠、锡杖等修道之资具,统称为法器,又称佛器、 佛具、道具等。狭义言之,特指置于佛前之小型佛器, 尤指密教修法所用之器物。法器之种类繁多,其用途、 大小、形状各异 ; 即以同一名称之法器,亦每因制作材料、手法,或宗派、时代之异,而于形式上有迥然之别。若以用途分类之,则法器可大别为庄严具、供佛器、报时器、容置器、携行器,及密教专用法具等 6 类。

胡风东渐——陕西地区隋唐时期宗教造像法器赏析

唐代鎏金单环六轮锡杖

唐代鎏金单环六轮锡杖,现藏于法门寺博物馆。1987 年扶风县法门寺塔地宫出土。杖首高 43 厘米,轮宽 27 厘米,杖执长 30 厘米,杖 长 30 厘米, 总重 3.55 公斤。杖首为桃形单轮,两侧各有杖环 3 枚, 轮顶端有如意宝珠。八棱杖首杆顶端有双层仰莲座, 座上置四层宝珠。杖首下端有鼓形圆箍,便于嵌入木杖与杖执相连。杖圆鼓状,上接八棱铜管。杖柄刻 铭曰:“僧弘志、僧海云、僧智省、僧义真、僧玄依、 僧志坚、僧志共、沙弥愿思、弟子李甑、薛氏父王惟忠、 母阿李为从实。”原通体鎏金,现已脱落。

胡风东渐——陕西地区隋唐时期宗教造像法器赏析

唐代鎏金铜浮屠

唐代鎏金铜浮屠 ,现藏于法门寺博物馆。 1987 年扶风县法门寺塔地宫出土。通高 53.5 厘米,座 宽 28.5 厘米,刹高 23.5 厘米。整体由下至上为基座、 月台、浮屠、宝刹。基座为方形,座上有三层月台,四 周围有栏杆。最底层月台呈方形,栏杆上有宝珠、如意 云头、葫芦形装饰;中层月台呈四级叠涩,栏杆四周中部树立一对“望柱”,柱顶有蹲狮;最上层月台亦为方形,侧面各有四个桃形门,柱顶饰宝珠。铜浮屠面阔、 进深均为三间,四方攒尖顶,柱头斗 、补间人字拱、 额枋、蜀柱俱全。当心间件设门两扇,门上有三排门钉, 门中部有插杠,门外设置金刚力士一对,两侧间开直棂窗。从最底层月台到当心间有左、右阶,中间以丹墀分隔。攒尖顶上有须弥座,座上为宝刹。宝刹下端有六枚相轮,相轮上置华盖。盖上有十字相交的火焰背光,其上为双轮新月与日轮,刹尖高耸,最上为摩尼珠。原通体鎏金,现已大部分脱落。

胡风东渐——陕西地区隋唐时期宗教造像法器赏析

唐代象首金刚香炉

唐代象首金刚香炉,现藏于法门寺博物 馆。1987年扶风县法门寺塔地宫出土。通高 42、口 径 24.5 厘米,重 8.47 公斤。炉盖呈三层覆钵形,饰镂空蔓草和团花。盖钮为象首人身金刚,金刚仰首, 象鼻高扬,双手举于胸前,右手执物,跪于四层莲瓣莲蕾之上。炉体方唇,腹壁直,稍有收分,平底。口沿外侧有一周圆环,炉盖扣置其上。炉有五兽爪足, 足膝部有浮雕兽面,下腹部两足间饰龙首衔环,环下接一花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