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0831教学手记——让语文在“不确定”中前行

 晋诺工作室 2021-08-31

有人说:“文学始于读者的退场,但靠'读不准’活着。”也就是说文学阅读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文学欣赏的本质规律来讲,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妇孺皆知。也可以换个角度讲,如果一篇文学作品被一千个读者阅读,得到的结果完全一致,那这部文学作品则是失败的作品,也不会流传于世。文学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它本身具有丰富的意蕴、其表达结构带有强烈的隐喻性、其表达语言具有多层多向多解特征;而对于读者来讲,随着时代、读者的变化而不断地诞生出新的意味与内涵,则是文学作品魅力永驻的关键所在。

可是,“不确定性”原理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去,似乎行不通,老师不教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似乎老师的价值感缺失,那,要老师还有何用呢?这是很多教育教学工作者的直觉反应。其实,这种反应正是2017新课标要否定的传统理念:教师只是知识的迁移者。新课标强调,教师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带路人,是规划学习行程的规划师,其价值在于把学习的任务交给学习的主体——学生,进而带领学生进入学习过程,并监测、评价、反馈、引导。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我们就会对文学作品阅读的“不确定性”理论迷惑而拒绝。

文学作品“不确定性”的价值究竟何在呢?

文学阅读的“不确定性”突显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语文教学要坚守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思品课、历史课、人文活动课等等。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呢?2017版课程标准是目前对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认识得到最准确科学的纲领性文件,它指出语文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核心就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即“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并不是指我们日常认为的那种固定表达模式。比如,一提小说就是三要素,一提说明文就是十种说明方法,一提比喻的好处,就是“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这些固定的思维模式是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大敌,因为,这些模式化的认知是基于文章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的,多年以来,人们总认为教会学生这些文章知识就能提升语文素养,可是事实证明即使把这些知识背的滚瓜烂熟,对于阅读素养来说,其价值意义也不大,因为,这些固定的知识无法给丰富多变的文学阅读提供可行的阅读之道,文学阅读的“不确定性”恰恰是“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比如,我们该如何来理解萧红在《呼兰河传》回忆祖父的那句话:“呼兰河这座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这句话似乎也可以说成“我的祖父住在呼兰河这座小城里边”,意思有区别吗,萧红为什么不这样写,而那样写?显然,用所谓的文章学知识就难以解答这样的疑问。从表达的基本语意来看,两个句子相差无几,但是从言语意味品味,就有天壤之别了。“我的祖父住在呼兰河这座小城里边”以陈述的语气展开,词语拼接形成了一条信息链,我们得到的是一条信息,关于祖父的信息;可是,“呼兰河这座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虽然也是陈述,但这种陈述形成了一个富有空间感的画面,呼兰河小城本来是色彩绚烂世俗味甚浓的一座小城,可是,现在这些气息全被祖父的印象给遮蔽了,整个小城与祖父的形象叠合,这座小城在萧红的心里便只剩下了祖父,借此表达出对祖父彻骨的思念之情。这样的文学阅读是无法用文章学知识来解答的,正因为它不能固定为一种知识性理解,才让语言文字产生了丰富的意蕴与感人的表达效果,如果说规律,那么这种“不确定性”就是规律;如果说学习语言的运用,就要在这种不确定中练习运用,才能找到语文学习的真正途径。

从语文学习者的角度看,文学阅读不确定性能够给学生打开自己的文学世界,从而建构自我的文学阅读观。我们一贯的想法是把自己拥有的那点东西告诉给学生让他们记住,而学生从不敢拥有“我认为”的态度,他们所接受的东西永远不能进入个人的认知世界,当然,也就形成不了文学阅读的能力结构。文学阅读的不确定性让知识教学无以应对,因为文学阅读不再考查知识记忆,而是考查语言感受力、言语形式的解读力,即阅读的综合素养。我们需要特别关注言语形式的解读力。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内涵只有少数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则是个秘密。”什么是言语形式呢?目前没有定论,伊格尔顿在《文学阅读指南》里指出:“(文学作品)它需要读者高度警觉的阅读,警觉于它的口吻、气氛、速度、体裁、句法、肌理、节奏、叙事结构、标点、多义性——乃至一切可归为'形式’的东西。”因此,我们试着可以这样来阐释,所谓言语形式,指文本内外形式的总和,既包括词语、句子、语段等基本的外在语态、文本内部的语意流动脉络、文本学上的叙述结构和整体语意的语势倾向等形式因素。文学阅读的不确定性来源于言语形式的复杂、多态及隐蔽性,而解读文学作品的秘密通道就是形式之谜。形式之难解必然会形成“丰富多彩”的解读结果,丰富多彩的解读结果构建了解读者的文学世界,这个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是秘密的,是个性化的。只有建立了这样的文学世界,才会逐渐形成自我的文学阅读观,也才可能逐步提升文学阅读素养,同时,课程内容也是由这些阅读成果构成的,没有这些阅读成果,课程永远只是一个纲领性文件。

在阅读中如何充分依据文学阅读的不确定性来深化语文学习呢?

阅读任务指向不确定的阅读结果

2017版课标强调任务群教学,对于文学阅读来说,是否能读出“不确定性”,阅读任务的设计起到关键作用。传统的阅读教学给学生的问题总是内含着确定性的结论,阅读设计本身是一个封闭的思维圈。文学阅读的不确定性要求我们给学生的是一个开合自如的场,是一个可以自由延展的思维链条。学生借此可以依据自我认知对文本作出个性化的解读,让本来的不确定性在自己的阅读视野内确定下来,也就是形成个性化的阅读结果。比如,统编本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下的小说单元共有古今中外五篇小说,教学这个单元,我们可以让学生“为学校文学社编写一个变形人文学专栏”。五篇小说里的主人人物大都被社会、人生给扭曲变形了:格里高尔、祥林嫂、成名的儿子、林冲等。“编写变形人文学专栏”,可以从变形的社会原因、创作者的变形手法,变形人的社会价值等多个角度编写。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则会编出各种各样的“变形人文学专栏”来。文学阅读的不确定性产生的丰富多彩的阅读结果正是我们所渴望的,也是课标反复强调的要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展示个性化阅读成果,丰富“不确定性”

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文学阅读的魅力在于这一千个哈姆雷特放在一起会是什么情景呢!这一千个哈姆雷特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个性代表着阅读视角和思维层次的差别,而这种差别正是积累阅读经验的珍贵资料,也是丰富自己阅读体验的重要方式。因此,文学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把这种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丰富的阅读成果再集结起来,形成完整、系统的阅读经验。比如,笔者曾执教了“活生生这一个”任务群教学专题,教材内容是《雷雨》(节选)、《祝福》《项链》,其中的一个环节是评最具悲剧性的经典人物,为此,学生初读文本,完成了评选表。经过梳理,全班三十二位同学,列出了四十八个有效评选角度。这些评选角度极大地丰富了解读这些文学作品的阅读视角,让之前的“不确定性”的解读视角变得极为丰富而明确。在同学们分享这些解读成果的时候,所有同学都得以把“一千个哈姆雷特”放在了眼前,学习在这个时候才真正发生了。

在“不确定性”的确定过程中把阅读引向深入

文学作品的“不确定性”给阅读创造了巨大的阅读空间,这是使阅读走向广阔视野的路径;同时,不确定性的文本中个人所确定的解读结果在丰富不确定性内涵的同时,又因观点的碰撞与冲突,必将把阅读引入到更深层次的“确定性”之中去。阅读教学可以充分利用文学阅读的不确定性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也可以充分利用个体确定性的解读结果把阅读再推向更深层次的文本解构。比如统编本高中语文必修上散文单元的《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我与地坛》等三篇文章的组合教学,给学生的主体任务是撰写“写给大地的情书”,其中一个环节是从三篇文章中各选择文本中最动人的细节写拍摄微视频的脚本,并把所选三个细节组合成一组完整的镜头。这一设计的目的是训练学生解读散文细节和重新塑造文本的能力。这两个任务是开放而多元的,首先,每个同学选择的拍摄细节各各不同,即使选择同一个细节,其理解千差万别,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各具特色;而且,三个镜头的组合,则又是基于文本和个人阅读体验对文本的重新塑造,等等,这些学习活动皆依托于文本的“不确定性”特征。

当然,在个性化解读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些违背于文本的解读结果,这正是对“不确定性”界限的廓清。“不确定性”不是漫无边际毫无原则的模糊与混沌,而应该有清晰而鲜明的界限,正如孙悟空给唐僧画的那个圈,乍看无痕,但超越它则危险。比如,有不少同学在撰写脚本时,都会有这样的表述:“镜头三:郁达夫凝视着这么一棵为自己而生长的枣树和那些骄傲的枣子,不觉得默默地低下了头;可是,这些诱人的枣子仍就使郁达夫抬起了头,面对枣树,他微笑了。”“镜头四:作者的全身都被包裹在夕阳的余晖中,他的脸上逐渐释然,露出了久违的微笑。”面对这些阅读成果,可以引导学生深究:这个时候的郁达夫、史铁生会微笑吗!虽然只是这么一个小小的镜头,但它应该折射出整篇文章的精神灵魂,它与整篇文章血肉相联,不可孤立,任由阅读者“确定”。从《我与地坛》和《故都的秋》来看,史铁生悟透了生死,但并不会释然,从头到尾语调凝重而庄严,来不得半点轻松;《故都的秋》,郁达夫沉浸在北京之秋的“悲凉”之中,哪里还有诗意的微笑呢!对这两个细节的讨论,牵一发而动灵魂,学生在整体把握的阅读中更加清晰透彻地认识了文本。

承认文学阅读中的“不确定性”,敢于让学生试错,即使误读,也比只做一个接受的容器更有利于阅读文学作品,随着阅读的深入,自我阅读能力结构的形成,渐渐拥有了知错、纠错的认知能力,文学阅读素养自然会得到提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