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沪语悦读】旧上海“戏场子”有几化

 贺兰山民图书馆 2021-08-31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图片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图片

旧上海“戏场子”

有几化

作者:王建运 

沪语改写:冯济民

诵读:冯蓉

文字修正、推荐:丁迪蒙

编辑:王乙其

(上)

点击下方收听音频,时长6分38秒。

1843年上海开埠以来,各地移民搭商贾云集,人口急增。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文化消遣也成为人们工作搭茶余饭后个需求。其中来自各地方个戏剧,勒影视业还勿曾发达个当年,相当长时期里成为市民娱乐活动个首选。

旧上海个戏场子里真所谓“百戏俱陈”无所勿有,而且雅俗咸宜。勒聚集人气方面首选为平剧,即老早叫京戏。老早京戏开锣到散场,一般侪勒五六个钟头介长,名角名伶非到最后压轴戏辰光再出场,迭勿能勿讲是京剧后来遭到冷落致命个地方。抗战胜利后,越剧、沪剧上座率直追京剧,主要是占尽人地之利。当时营业额已超过京剧。

图片

话剧老早叫文明戏,战后勒申城也沉寂,可能是剧本创作人员奇缺个原因。除以上外,沪浪还有维扬戏、常锡戏、江淮戏、黄梅戏、滑稽戏、粵剧、甬剧、昆剧、评弹、苏滩等拥有大量观众。但抗战后侪勿振作,追究伊原因,勿是缺乏名角号召力,就是缺乏资金周转一直到呒没固定演出场所,搭从业人员缺少求精个创新,以及当时受西方电影业冲击原故,也大有关联。当年上海风行个几大剧种及专用剧场,现在大多数人已经印象模糊勿清了,甚至从记忆中消失了。但作为一种曾经留存个海派文化历史现象,阿拉勿应当忘记。

图片

现在拿当年情况寻踪列于下面:平剧,也叫京剧。原有7家专用剧场,民国卅七年(1948),黄金大剧院改为电影院后只剩6家,其中皇后大戏院有辰光也改放映电影。大舞台、共舞台两家戏院常演连台海派戏,以注重灯光设计及机关布景著称,常一开幕便获得满堂彩,有“新式开打,搏杀结棍”之称。中国、天蟾两家戏院则演出介于海派搭京朝派个剧目,也演连本戏。两戏院场子大、座位多,是沪浪各平剧院之冠。各平剧院除礼拜日外勿演日场,每日夜里6点钟开锣,到半夜11点左右散场,名角儿大多勒10点左右登台。当年迭6家戏院名称搭地址:大舞台(九江路663号)、小广寒(兼演滑稽戏,福州路515号)、天蟾舞台(福州路701号)、共舞台(中正东路433号)、中国大戏院(牛庄路704号)、皇后大戏院(西藏中路290号)。越剧,即绍兴文戏,又称“滴笃班”,勒上海大世界首演成功后,风行于江浙沪各大城市,内容多为“落难公子中状元,私定终身后花园”一类。有男女合演,也有全部由女子扮演,甚至以色情招徕观众。伊演出竭力摹仿话剧方式,考究灯光布景及服装化妆。上海沦陷时期是伊个黄金时代,抗战胜利后慢慢叫勿振,以改编沪浪“鸳鸯蝴蝶派”或新小说为剧本,有新海派戏曲之称。伊个专用剧场以九星、明星两大戏院为首。

图片

以下是各越剧戏院地址:

九星大戏院(中正中路359号)、明星大戏院(黄河路301号)、龙门大戏院(中正东路665号)、国泰越剧场(西藏中路大新公司对面)、同孚越剧院(中正北一路243号)、同乐剧场(顺昌路315号)、光明剧场(愚园路静安商场内)、星光大剧院(重庆南路卢家湾)、新都剧场(康定路577号)、红星剧场(中华路方浜路)、明园(兼演沪剧,南市城隍庙小世界原址)、浙东大戏院(北京东路宋家弄)、老闸大戏院(福建中路574号)、芷江大戏院(海防路527号)、虹口大戏院(乍浦路384号)、恒雅大戏院(西藏南路58号)。   

图片

(下)

点击下方收听音频,时长6分35秒。

沪剧,又称本地滩簧。比较有名个专用剧场是施家沪剧团常驻个新都、卢山两家。文滨沪剧团常驻个是中央、恩派亚两家,中艺沪剧团则常驻皇后戏院。以上各剧场也勿是一个沪剧团固定使用,有辰光各个团轮流换用,以提高新剧目上座率。以下是各沪剧戏院地址:

新都剧场(新新公司六楼)、中央大剧院(北海路247号)、卢山剧院(中正中路浦东同乡会)、皇后戏院(南京西路1号)、恩派亚戏院(林森中路85号)、西门剧院(中华西路纪念塔)。

图片

滑稽戏,又称杂剧。最出名戏是《小山东到上海》,演出方式、灯光布景、道具等搭话剧相同。伊个特色是幽默讽刺、喜笑怒骂,各地方言脱口而出,以博观众哄堂大笑个效果。演员有电台播音员、演文明戏者、唱独脚戏者,形形色色,一应俱全。戏班子多数是临时拼凑,又有辰光聚有辰光散。沪浪伊专用剧场是金国大戏院(南京西路金国商场里),其他剧场有:国际大戏院(国际饭店东面)、时代歌场(九江路556号)。

图片

话剧,又称文明戏。五四运动后,话剧曾风靡于申城,光演出个专用剧场有10多家。抗战胜利之后大部分班子失散,话剧演员纷纷转行,其中转入电影界勿勒少数,所以剩下来个演员也寥寥无几。当时演出剧场以兰心戏院设施最好,但迭个戏院又常庄供歌剧或音乐会专用。话剧观众大多以知识分子为重,可悲个是迭个阶层当时又是最穷个,基本呒没闲钞票观赏戏剧,加上抗战胜利之后,以“慷慨激昂,唤醒民众”迭类戏剧为主,百姓已勿再感兴趣,只能以“升官发财、捉鬼传”之类戏维持,所以引勿起关注,导致话剧勒上海消沉,一落千丈。当年常演话剧个3个剧场:光华剧院(中正东路1440号)、兰心剧院(茂名南路101号)、东方剧场(兼演沪剧,东方饭店二楼)。

图片

常锡戏,包含江淮戏、扬州戏等。搿眼戏侪呒专用剧场供伊演出,主要集中勒伊个地方籍贯集中个劳工居住地,勒僻远个小剧场里演出,比方,长阳路高郎桥、江浦路等,其中沪宁戏院有沪东淮剧搭扬剧“第一戏台”之称。迭个戏院位于黄浦江支流兰州河高郎桥桥堍一条死弄堂里,门外是清一色“弹格路”,剧场里座位是由低至高个通铺硬板凳,长期缺乏清洗龌龊得勿得了,甚至有臭虫,但是每日天仍旧观众云集。假使有江淮戏个名角偶尔来串串场子,则“客满”灯笼老早八早就高高挂起了。还有杨树浦路顺兴街个胜利戏院、曹家渡、五角场个三民戏院搭福园戏场、西康路新会路个明月楼等,侪是申城底层劳苦大众文化戏曲消遣个场所。

图片

从上述专用剧场分布量看,勿难发现当年沪上越剧、常锡戏,包括江淮戏搭扬剧个戏迷拥有量,占居了申城戏剧爱好者2/3人数,其中,仅越剧一项人数甚至已大大超出了申城个地方戏─沪剧,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海市民个原籍,以江渐一带移民居多个原故。尽管当年迭眼戏迷欢喜出入个侪是眼中低档次剧场,甚至处于冷僻地段小巷内里个简陋戏棚,但伊拉照样拿戏看得滋滋有味、乐此勿疲。

现代人千万勿要小看了以上迭眼小剧场,当年伊拉勿仅承担了大量社会底层人个文化消费需要,勒传播最基本个道德操守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个载体作用,比方阿拉经常见到一眼老爷爷、老阿奶,伊拉文化程度勿高甚至是文盲,但至今仍旧会得引用当年旧戏剧中个“戏文”来教育年轻小辈,啥个事体好做,啥个亊体勿好做。

图片

作者:王建运

图片

诵读者:冯蓉

丁迪蒙

迪蒙,启迪蒙昧者也。上海市人。原上海大学中文系教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沪语和海派文化的传承。


沪语是吴方言的代表方言,是吴侬软语的典范。她既可以用来拉家常,也同样可以用来朗读各类诗歌散文。


沪语完全可以书写,同粤语可以写作是一样的。本平台所有文章都是经过改写后,用沪语来演绎的,汉字书写也是正确的。

丁迪蒙所撰写的,与沪语相关的著作主要有:

《学说上海话》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听听说说上海话》少年出版社

《实用沪语》复旦大学出版社

《上海话绕口令》少儿出版社

《上海方言词语使用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

《上海话读成语故事》少儿出版社

《囡囡学童谣》,少儿出版社。

图片

来源:“海上梦叠”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