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时候,盘锦的刀客割苇子,为何送饭的从来都不给他们预备筷子

 历史解密坊 2021-09-02

民国时期,盘锦苇塘的割苇工人们在吃饭的时候,根本就不会携带筷子,而是就地取材用芦苇杆,但是如何将芦苇制作成筷子却有大学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盘锦地区是东三省著名的湿地,此处风景宜人,生态环境良好,生存着多种珍稀的动植物。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其实盘锦还有一处世界之最,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芦苇塘,占地面积约为960平方公里,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万分之一,其面积之大,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从清朝康年间开始,盘锦苇塘便已经出现了割苇的活动,但由于当时清廷对关东地区的管控较为严格,故此割苇子也只是当地民间的小规模活动。至清朝末期,朝廷对关东的控制权越来越弱,致使割苇活动发展得越来越大,最后干脆形成了一项成熟的产业,涵盖了收割、运输、加工等各领域,越来越多的外来涌入人口也加入到割苇大军中,他们被当地百姓称为刀客。

刀客听起来威武霸气,实则是一个苦差事,在当时有一句话叫作驴进磨坊,人进苇塘,指的就是刀客们的生活。割苇子最好的季节是在冬季,而且是越冷越好,往往刀客们割苇子都会选择在凌晨,因为此时的苇子茎十分脆弱,容易被镰刀割断。但凛冽的北风也会让人的手脚彻底冻僵。除此之外,刀客们在割苇子时难免会触碰苇子,而苇子穗上凝结的寒霜会掉落到后脖子处,久而久之,霜雪会使得裸露在外的皮肤皲裂,形成一条条血痕,令人奇痒难耐。

刀客们干活时又苦又累,休息时也同样遭罪,即使是吃饭,都没办法吃上一口热乎的饭菜。刀客们吃饭往往都是自备干粮,但由于当时菜盒保温性能太差,导致饭菜全部被冻成了冰坨坨。无奈之下,刀客们只能啃着饭菜填饱肚子,根本吃不上一口热腾腾的饭菜。此时有读者会感到好奇,难道刀客们不懂得用火吗?这个问题听起来有些道理,但实际上却与何不食肉糜的发问者相似,因为在偌大的芦苇塘中,是绝对不允许动用明火的。芦苇本身就是易燃物,加之冬天的北风呼啸,一旦有人在芦苇塘里生火,无异于是在干柴堆里填火红的煤炭,不消半分钟的工夫,苇塘就会燃起大火,不仅所有的芦苇都会被付之一炬,就连在苇塘里工作的刀客们也活不成。

华夏民族拥有五千年文化底蕴,刀客们即使是吃冰坨饭菜,也要拥有一双属于自己的筷子。但奇怪的是,刀客们从来不喜欢在餐盒里放筷子,而是就地取材在芦苇身上做文章。芦苇杆笔直且坚硬,特别适合做筷子,但刀客们不太喜欢使用芦苇杆,因为芦苇杆本身为空心,使用起来没有踏实感。相反,刀客们在选取筷子材料时,会专门挑选芦花板上的一段芦苇杆,此处芦苇杆紧实厚重,质地非常坚硬,完全不亚于竹子。

芦苇杆是不是可以直接折断使用呢?完全不是,芦苇杆纤维质地缜密,生掰硬折必然会撅起数根硬茬,导致吃饭的时候扎刺到嘴唇和舌头。正确的方法是用镰刀在芦苇杆上滑一周,之后用力一掰,就可以得到两截无硬茬的圆润筷子了。芦苇杆筷子制作方便,使用完毕之后也可以直接丢弃,既方便省事又十分环保,堪称是真正的一次性筷子。

谈到这里,我们也能发现,其实刀客们的智慧,真的不是一般的智慧,这是百年以来劳动得来的智慧,正是凭借着这种智慧,刀客们才在能够在盘锦稳稳扎根,能够幸福的生活下去,他们都是一群最值得尊重的人。

参考资料:《割苇》 曹保明著 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