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战国时代,二章:明应之变,关东大乱

 金色年华554 2021-09-03

传送门:

日本战国时代,初章:应仁之乱,战国登场


应仁之乱后,虽然幕府的影响力大幅丧失,可是当时的各任幕府将军仍试图改变整个局面。

将军不但多次下令讨伐邻近的细川氏、六角氏等守护大名,还屡屡颁布征讨令,令诸国大名对抗那些对京都当局造成威胁的势力。然而,将军的权威已经大不如前,将军的诏令除了作为大名夺权的工具外,几乎无人愿意服从。

文章图片2

京都等持院灵光殿的足利义稙木像

到了明应2年(1493年),第十代将军足利义材(即后来的足利义稙,他在1508年再任第十二代将军)亲自讨伐细川氏,后者反而策动京都当局,罢免了义材将军的职位。是为明应之变。

自此以后,室町幕府的威信完全丧失,幕府将军沦为大名上洛后用以操控政局的傀儡罢了。

除了近畿动荡不安外,关东的局势也不甚安稳。当初足利尊氏开创室町幕府的时候,为了对抗南朝,不得不把幕府设在京都,而他把其根据地关东地方的镰仓分封给自己的儿子,是为镰仓公方。镰仓公方由关东管领为辅佐。镰仓公方府与室町幕府的体制类似,逐渐发展到能与幕府对抗的程度。

最终,在室町时代中期、第六代将军足利义教时,爆发了永享之乱。叛乱后来被幕府平定。镰仓公方足利持氏自杀。后来持氏之子足利成氏再次被幕府拥立为镰仓公方。后来镰仓公方足利成氏不满关东管领上杉宪忠,进而将其暗杀。此举引发关东管领和公方的长期对抗,导致幕府派遣骏河守护今川氏前去讨伐镰仓公方,迫使足利成氏逃往下总古河,从而成为初代的古河公方。这次事件被称为享德之乱。

这次事件之后,关东形成两大势力:得到关东管领上杉氏支持的堀越公方足利政知和得到北关东豪族支持的古河公方。双方对抗了近三十年。后来因为山内上杉氏重臣长尾景春叛乱,扇谷上杉氏趁机扩张自己的势力,促使山内上杉氏选择和古河公方和解来对抗扇谷上杉氏。而扇谷上杉氏为了对抗山内上杉氏,和伊势长氏结盟,使两方又陷入拉锯战中。

文章图片3

小田原城天守阁

延德2年(1491年),堀越公方发生内乱,被伊势长氏消灭。伊势长氏(即后来的北条早云)的后北条氏借此实力大增。

不久,上杉定正猝死,扇谷上杉氏形势转衰,后北条氏利用这个机会转而攻击扇谷上杉氏,并消灭了相模三浦氏,还占领了小田原城,这个结果反而促成两上杉联合对抗后北条氏的新局面。后北条氏第二代家督北条氏纲更入侵武藏国,取代旧有的足利、两上杉氏,成为关东地方最强的大名。

文章图片4

1500年各地战国大名的势力范围简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