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头条

 易医探原 2021-09-03
我开了一张治疗出汗的方子,因为里面有酸枣仁和柏子仁,患者却不敢吃,吃了之后才知道效果这么好!

接诊了一个爱出汗的患者,一动弹就一身汗,我开了个方子:酸枣仁,柏子仁,黄芪,白参,麦冬,生地黄,五味子,煅龙骨,煅牡蛎,丹参。

让他去抓药,不到两分钟,他就折返回来了,说,“大夫,里面怎么有酸枣仁和柏子仁?这不是治疗失眠的吗?你是不是开错了?我可不敢用。”

我说,“现在的患者都这么厉害了?你之前的那个患者,是中医药大学里面学英语的,懂点中医皮毛,就和我在这里刚了半天,你别说你也懂中医,我一早上忙到现在,连口水都还没喝呢。”

他说,“我是中医世家,只是到我这里断层了,我不喜欢中医,但是在家里被我爸耳濡目染,也知道一些。”

我说,“有种出汗叫脾肺虚弱,你知道吧?”

他说,“知道,肺气一虚,卫气不得宣发,肌表不固,就容易出汗;当人在气虚的状态下,我们的汗,作为津液,就会流出来。而气虚的根源之一在于气血之源的脾,脾虚的人,必然气虚。”

我说,“恩,是的,你就是脾肺气虚造成的出汗。”

他说,“这个我知道,但是你为什么要用酸枣仁和柏子仁?”

我好奇的说,“你既然知道,为什么不自己开药?”

他说,“我就是个半吊子而已,理论懂一些,但开药这些事情,我还不会。”

我说,“现在当医生可真难,还得充当解说员了,我之所以用酸枣仁和柏子仁,是因为在这里我用它们,不是为了安神,而是为了养阴血用的。”

他说,“养阴血?”

我说,“津血同源,如果自汗日久,必然伤血、伤津、耗伤阴液,所以要养阴血。现在明白了吧?明白了就去抓药吧,让我喝口水,记得吃完了找我,看你还有啥问题,再做调整。”

一个周期后,患者来找我说,“大夫,你的药我吃完了,出汗问题好了太多了,并且睡觉也香了一些,我这个朋友也是出汗,我知道中医讲究整体辨证,我就把他带来了,你也给他看看。”

最后再来说一个问题:现在的年轻中医,为什么不会开方子?

其实,别看我现在还行,可我年轻的时候,也属于不会开方子的那个行列。

我至今还记得,曾有一个便秘的病人找到我,我信誓旦旦的跟人家说,你这个用济川煎,保准没问题。

可结果呢?本来是3天一次,这下倒好,5天一次了,直接在门诊闹得我,差一点抑郁了。

我想,现在年轻的中医,和我当时一样,都是本本主义,就是只会生搬硬套书里的理论,不知道丝毫的变通。

不过话说回来了,这并不是年轻中医不会开放,而是现在的医学发展,让中医临床的空间,越来越狭窄,年轻中医师没有深入学习、揣摩的机会和空间。

那怎么办?

我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多看书,多读医案,多揣摩经典,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