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足口病我献良方

 负鹏载舟 2021-09-03
现在正流行手足口病,希望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群策群力献出自己的良方 为广大群众出一份自己的力。下面是我收集一些资料,希望对大家有点用处。同时也希望大家都来跟帖,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资料,谢谢。
        清热泻脾散治疗小儿手足口病36例

【摘要】  目的  观察清热泻脾散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例湿热蕴结脾胃型小儿手足口病给予清热泻脾散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服清热泻脾散治疗湿热蕴结脾胃型有效率为97.2%。结论  清热泻脾散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清热泻脾散;小儿手足口病;中药治疗


  小儿手足口病是指以小儿手、足、口腔的硬腭、颊部、齿龈及舌部黏膜部位出现小水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本病于1957年由Robinson首先描述并予以命名,祖国医学并无一病症的描述,但根据其临床特征可归属于中医“痘疹”范畴辨证论治。笔者在西安市中医院实习期间,临床观察用清热泻脾散治疗本病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患儿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25例,女11例,5岁以下28例,6~12岁7例,12岁以上1例,病程均在1周以内。


  1.2  临床体征  主要表现:发病前有微热不适、流涎、食欲不振、腹痛或咽痛、咳嗽等。局部表现:疼痛性口腔炎,即在口腔的硬腭、颊部、齿龈及舌部黏膜出现小水疱,很快破溃形成糜烂,口周红润,咽部充血,在手足部位可发生米粒大小的水疱,尤以指趾部的背面或侧面为甚。


  1.3  治疗方法  采用清热泻脾散治疗:藿香10g,生石膏(先煎)30g,防风、炒山栀、生升麻各6g,土茯苓12g,白藓皮12g,蝉衣3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分3~4次口服。5岁以下儿童药量酌情减量。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参照现代中医儿科[1]。痊愈:手足及躯干部疱疹消退,口腔疱疹或溃疡愈合,黏膜光滑,无发热、鼻塞、咳嗽等症状;有效:全身疱疹明显消退,体温渐趋正常,其他症状得到改善;无效:全身疱疹消退不明显,发热不退,或有合并皮肤感染及口腔感染。


  2.2  治疗结果  本组36例,其中服药5剂愈合者29例,服7剂愈合者6例,服药无效1例。痊愈31例,占86.1%;有效4例,占11.1%;无效1例,占2.8%;总有效率为97.2%。


  3  典型病例


  患儿,男,3岁,4天前出现流涎多,拒食症状,即见口舌面上有2~3处绿豆大小溃疡点,下唇内侧及软腭见2~3处疱疹,手掌、足底及臀部均见少量疱疹,伴有发热,流涕,苔薄黄,舌偏红。西医诊断为手足口病,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复感时毒。治以清泻脾胃、疏风解毒。给予清热泻脾散加减:藿香6g,生石膏(先煎)15g,防风3g,决明子3g,炒山栀3g,生升麻6g,蝉衣2g,甘草2g。3剂后热退,口腔溃疡愈合,手足疱疹亦退。嘱再服2剂,以防复发。


  4  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属5岁以下儿童夏季的多发病、常见病。本病以湿热之邪为常见病因,湿热蕴结脾胃为其主要证型。本方治以湿热蕴结脾胃为主,用寒凉降泄,本属常法,也多能短期见效。但是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脾胃虚弱,因此,需要谨辨病机,探索其治法和用药。小儿脾胃虚弱,多因嗜食肥甘厚腻之品,以至脾胃积热内伏,复感夏令时毒温邪,内外搏结上蒸口舌,而至口舌疱疹、溃疡;脾主四肢,脾胃积热,湿热壅盛,则外及四末而为手足丘疱疹。用寒凉降泄,能取效而不能根除,是因只泄其火不祛其湿;只治其上炎不散其郁结,故难迅速痊愈。全面治疗应遵《内经》中“火郁发之”之旨,既清其热又散其郁,方为治本之计。此处散其郁正是散其湿邪留滞。
清热泻脾散是根据泻黄散加减化裁而成的方药,通过加味后的本方,师其方而不拘其古。在紧紧把握清泻脾胃之热的基础上与祛湿、疏风、解毒等治法综合运用,辨证并加减化裁,对本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显示了中医药对本病治疗的广阔前景。因此,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优势,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手足口病的中医治疗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是一种以手足肌肤、口咽部疱疹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儿童传染性疾病。该病最早于1957年由新西兰Seddon加以描述,我国自1981年上海始见本病,主要病原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1]。现西医临床主要以抗病毒治疗为主,例如甲氰咪胍、阿昔洛维 (无环鸟苷)、利巴韦林(病毒唑)、病毒灵及更昔洛韦等,均有一定疗效。此外,由于细胞因子干扰素在抗病毒感染中是最早出现的防御反应因子,也被应用于手足口病的治疗[2]。中医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辨证施治,随症加减,取得较好疗效。现对手足口病的中医治疗作一简要述评,以便更好地治疗并控制该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1  病因病机

    手足口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时疫”和“温病”范畴[3],这是由于手足口病的发生具有突然性、暴发性、季节性以及极强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同时多具有发热等前期症状。此外亦有学者依据临床证候,认为手足口病属于中医学“湿温”范畴[4]。临床医家对手足口病的病因病机看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1  主要由外感实邪疫毒而致

    张立秋[4]研究认为:本病由于外感时行邪毒,经口鼻而入,客蕴肺脾,波及营分,外发肌肤而成。本病感受的邪毒为特殊的疫毒之邪,这种湿热之邪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发病初期为毒热伤及肺脾,导致肺卫失和而见发热、流涕、轻咳、咽红等感冒症状,重者出现吐泻等脾伤证候,继而毒热入血、循行全身,而脾主四肢,开窍于口,邪伤脾则手足口受邪而热,热郁为疹,毒透成疱,引起手足口部位发生红疹,渐变水疱,并且出现口痛、咽痛、流涎、拒食、烦躁以及手足痒痛等症状。马爱军[5]指出本病属于温病中的风温,病因是感受春季或冬季风热病邪。外感风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肺居高位,首当其冲。由于肺主气属卫,与皮[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合,卫气敷布于皮毛,邪正相争,因而病变初起可有发热。风热病邪留恋气分,酝酿淹缠,郁蒸卫表,形成皮肤的白色疱疹。肺受风热之邪,上熏口咽,故口腔部出现疼痛性小水疱,破溃后呈现灰白色糜烂或浅溃疡。

    1.2  内外因共同作用

    刘敏[6]通过大量临床治疗,认为本病多因内有湿热蕴郁,外感时邪疫毒所致。《难经·第五十八难》云:“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各随其经所在而取之。”夏秋之间,时邪疫气自口鼻肌肤而入,与体内蕴郁之湿热搏结,循经脉而行,上蒸口舌,内伤脾胃,外及四末,热毒郁而为疹,湿又聚而成疱,故见口舌生疮、溃疡及手足心疱疹。张少禹[7]等认为该病的病因为湿热疫毒,小儿心脾素有湿热内蕴,复感时行疫毒,由口鼻而入,口鼻为肺之呼吸通路,肺主皮毛,故初期邪毒犯肺,出现发热、咳嗽等症;舌为心之苗,足太阴脾经上行挟咽,连舌本,散舌下,邪毒循经上犯,则见口舌疱疹。脾主四肢,邪透肌表,故疹发手足。屈弘宇[8]根据《素问·气交变大论》中记载“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以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唇口病论》所论述的“风毒湿热,随其虚处所者,搏于血气,则生疮疡”,指出该病与感受风毒湿热之邪有关,有一定传染性,认为手足口病符合口疮中的风热乘脾型。现代小儿多食厚味,脾胃积热,外加外感风热之邪,由肌表侵入,内应于脾胃,上熏口舌而发口疮。

    1.3  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内因

    临床上也有部分医家认为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内因。根据祖国医学认为心经热盛、发为口疮以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唇口病论》中“风毒湿热,随其虚处所著,搏于血气,则生疮”的论述,周惠贞[9]指出因其发病部位不同,故疱疹、丘疹可出现于手、脚、臀部乃至全身,但以手心、足底多见。引发“口疮”的主要病因是脾胃积热或心火上炎而致,临床以实证为多。

    尽管各医家有关手足口病的病因病机未完全达成一致,但是基本认为手足口病的病因为外感时邪疫毒,内伤湿热蕴结,心火炽盛;病位在肺、脾、心三脏;其基本病机为外感时邪疫毒,卫表被遏,肺气失宣,症见发热、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由于素体湿热内蕴、心经火盛,内外交争,心经之火上蒸于口舌,脾胃湿热熏蒸于四肢,则发为疱疹。

    2  手足口病的中医治疗

    手足口病在发病初期表现为发热、咽痛、咳嗽等一系列外感症状,中期表现为疱疹显现已及身热持续、烦躁口渴等里热证候,后期疾病恢复期表现为疱疹渐消、身热渐退、口唇干燥、纳差等一系列阴液耗伤及脾虚证候,因此治疗时宜根据疾病的发展状况,辨证用药。

    2.1  内治方法

    中医治疗手足口病大致可以分为前驱期、发疹期及恢复期3个阶段,治疗时医家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证候进行辨证拟定处方并随证加减。

    2.1.1  前驱期

    患者主要症状为发热、微恶风、咳嗽、鼻塞流涕,甚至纳差、恶心、呕吐、泄泻等,舌苔薄白,脉浮数,宜清凉解表,疏散风热,选用银翘散加减治疗。马爱军 [5]方用:连翘9 g、金银花9 g、桔梗9 g、薄荷9 g、竹叶4 g、荆芥穗9 g、淡豆豉6 g、牛蒡子9 g、生甘草6 g。治疗患者30例,用药3剂,治愈14例,好转16例,疗效满意。倪振华[10]在银翘散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灵活地进行加减治疗,为使疱疹早透,可加升麻6 g、葛根10 g;若肌肤瘙痒甚者,可加蝉蜕3 g、浮萍6 g解肌透表;发热高者,可加野菊花10 g清热解毒。除此之外,对于手足口病早期以外感表证为主、同时伴有少量疱疹的患者,可以采用托疹透毒外出的方法进行治疗,使邪有所出,热毒得泄,疾病得愈。

    2.1.2  发疹期

    发疹期临床主要症状为口痛拒食,手足皮肤、口咽部出现大量疱疹,局部瘙痒,伴有发热、烦躁不安、夜寐不宁、尿黄赤,大便干结或便溏,舌红、苔多黄腻,脉滑数。由于患者的病情不同,可分为湿热并重、湿重于热以及热重于湿3种类型,治疗以清热解毒祛湿为主,或兼以透疹外出。

    2.1.2.1  疏散风热,托毒外出

    对于发疹初期,患者仅见少量疱疹,分布稀疏,或伴有表证,病位主要在肺,可以采用疏散风热、透疹外出的方法,佐以清热解毒,使表邪得解,邪有所出,疱疹得消。李小兰[11]采用自拟透疹汤治疗患者32例,方用金银花10 g、连翘5 g、栀子8 g、防风8 g、蝉蜕6 g、紫草8 g、桔梗8 g、滑石10 g、车前子6 g。发热咽痛者加柴胡、玄参;口唇干燥加芦根。结果痊愈27例,显效4例,总有效率96.9 %。钱焕洋[12]用解毒透疹汤治疗手足口病54例,方药组成: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紫花地丁、蝉蜕、浮萍各10 g,黄芩6 g,木通3 g,滑石9 g,生甘草3 g。发热咽痛者加柴胡、桔梗;便秘者加生大黄;津伤明显者加天花粉、玄参。1周内治愈46例,8例因局部感染严重,于8~12 d内治愈,疗效显著。

    2.1.2.2  清热解毒除湿

    中医认为手足口病乃由湿热疫毒感染所致,因此治宜清热解毒祛湿,野菊花、蒲公英、板蓝根、大青叶等清热解毒药以及茯苓、薏苡仁等祛湿药常作为必用药物。肖诏伟[13]等用大剂量的清热解毒祛湿药,随证加减,自拟卤地菊汤治疗手足口病患者62例,取得很好的疗效。方药组成:卤地菊15 g,金银花、板蓝根各12 g,蚤休、萆薢各9 g,荆芥6 g,防风、苍白术各4.5 g,黄连、蝉蜕各3 g。清水煎服,每日1~2剂。若舌质淡红、苔白厚加佩兰、茯苓、白豆蔻;若舌质红、苔黄厚加茵陈、滑石、白豆蔻;呕吐加神曲、煮半夏;便秘加瓜蒌仁、玄明粉。服药3剂诸证悉者21例,4剂痊愈者20例,5~6剂痊愈者17例,疗程最短2 d,最长6 d,总有效率93.6 %。张同园[14]自拟蓝根解毒汤治疗手足口病患者30例,治愈26例,好转4例,能明显缩短病程,疗效确切。方药组成: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荆芥各 10 g,板蓝根20 g,大青叶、蚤休各15 g,生地黄、牡丹皮、芍药、竹叶各6 g,藿香、生石膏各20 g,甘草4.5 g。

    手足口病的病理变化以湿热为主,病位在脾,临床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不同,分清湿热的轻重进行治疗。对于湿重于热者,临床症状除见大量疱疹显现,疱中含有脓液外,还伴有大便稀溏,苔黄腻,脉滑。治疗应以化湿为重点,兼以清热解毒。刘敏[6]采用经方葛根芩连汤治疗44例手足口病患儿,基本方为葛根12~15 g、黄芩6~9 g、黄连2~4 g、甘草3~5 g、升麻3~5 g、赤芍7~9 g、浮萍7~9 g、薏苡仁12~15 g、白茅根12~15 g、竹叶7~9 g。大便干结加生大黄3~5 g(后下);发热无汗加青蒿5~6 g(后下)、荆芥5~6 g(后下);高热持续不退加石膏30~45 g、羚羊角1~2 g、水牛角12~15 g。同时对照组40例患者以病毒唑片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7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95.5 %;对照组治愈23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75.0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李巧香[15]选用银翘藿茵汤治疗手足口病患者68例,其组方为金银花9 g、连翘9 g、藿香9 g、茵陈6 g、薏苡仁12 g、厚朴9 g、石菖蒲9 g、黄芩6 g、板蓝根10 g、野菊花10 g。咽痛明显者加牛蒡子、玄参清利咽喉;大便干结者加大黄、枳实以通便泻热;口渴明显者加石膏、知母清泄肺胃之热。同时用利巴韦林治疗64例作为对照,结果证明银翘霍茵汤对本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利巴韦林。

    对于热重于湿者,可见疱疹红,身热不宁,烦躁口渴,大便干甚至便秘,舌红,脉数。治宜清热解毒为主,佐以祛湿。王有鹏[16]等自拟中药散剂进行治疗,基本方药为栀子50 g,生石膏、生地黄、牡丹皮、金银花各100 g,黄芩、黄连、黄柏、甘草各40 g,朱砂、冰片各25 g。上药共研细末制成散剂。每日服3次,温水送服。2月~1岁者0.125~0.5 g;1~3岁者0.5~0.75 g;4~12岁者0.75~1 g。在治疗的72例患者中,治愈58例,有效11例,有效率95 %。秦英[17]等选用生石膏30 g,金银花12 g,藿香、白鲜皮各10 g,牛蒡子、薄荷、玄参、紫草各8 g,栀子、防风、蝉蜕各6 g组成基本方剂,大便干燥加瓜蒌仁、大黄;溲黄加灯心草;口渴加石斛、天花粉;腹胀、纳呆、苔厚加厚朴、焦三仙、佩兰。100例患者经本方治疗全部治愈,其中服2~3剂治愈76例,4~6剂治愈24例,疗效明显。

    2.1.2.3  清泄心火

    手足口病多发于夏季,暑气通于心,此时心火亢盛,临床症状除见手足肌肤、口咽部出现大量疱疹外,伴有夜寐不宁、小便赤黄、舌尖红、脉数等症状。因此部分临床医家主张以清泄心火为主要治疗原则,多在导赤散的基础上随证加减。屈弘宇[8]使用凉膈散合导赤散治疗患者40例。其组方为:芒硝3 g(冲服)、大黄5 g(后下)、甘草10 g、山栀子10 g、黄芩10 g、连翘15 g、竹叶10 g、细辛3 g、黄连3 g、生地黄15 g、薄荷10 g(后下)。如病儿有发热加石膏50 g(先煎)、柴胡10 g、知母10 g。同时对照组患者40例口服新博林(利巴韦林颗粒剂)进行比较。服药5 d后,治疗组治愈36例,好转4例,治愈率90 %;对照组治愈22例,好转18例,治愈率55 %。二者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01)。肖达明[18]等自拟清心导赤散加减治疗患者30例,疗效满意。药物组成:生地黄、滑石、板蓝根各 15 g,金银花、白鲜皮、苦参各10 g,牡丹皮、竹叶、通草各6 g,黄连5 g,灯心草5扎,生甘草3 g。每天1剂,水煎分2~3次服。若发热甚者加生石膏、青天葵;口渴不欲饮、苔黄腻等湿热症状明显者加藿香、佩兰、薏苡仁。张民肃[19]自拟解毒泻心汤加减治疗患者30例,方用黄连、竹叶各5 g,黄芩、黄柏、栀子各10 g,大青叶15 g,滑石12 g,苦参8 g,生甘草3 g。若发热甚者加生石膏;口渴不欲饮、苔黄腻等湿热症状明显者加佩兰、薏苡仁;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同时对照组26例采用病毒唑或新博林加维生素C口服,重症患儿同时给予青霉素或先锋霉素V静脉滴注,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此外,本病属于温病的范畴,若毒邪炽盛,或患者素体禀赋不足、素体偏亢,则在疾病的传变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种危重证候。若邪毒炽盛,内陷厥阴而见壮热、神昏、抽搐者,宜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等[20]。

    2.1.3  恢复期

    由于前期病程中邪热之毒耗伤阴液,而且口咽部的疱疹影响患者的进食,因此在疾病的后期患者以阴伤脾虚为主,症见疱疹渐消,伴有身热渐退、口渴、纳差、舌红少津、脉细数,治疗宜健脾助运,生津养阴为主。李向东[21]使用陈皮6 g、厚朴6 g、苍术6 g、砂仁(后下)2 g、神曲6 g、麦门冬9 g、芦根9 g。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100 mL,早晚分服,疗效满意。但是至目前为止,关于手足口病在恢复期的治疗报道甚少,笔者认为手足口病患者在后期以阴液亏少、脾虚失运为主,沙参麦冬汤、四君子汤等方剂均可以作为恢复期调护方。

    2.2  外治方法

    除上述内治方法外,尚有不少医生对患者疱疹采取外用药物进行局部治疗,尤其是当口唇、咽峡部发生疱疹时,患者疼痛拒食,局部外治更显得尤为重要。倪振华 [10]在内服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局部外治,在78例患者中对63例采用局部外治法。其中26例仅用西瓜霜合冰硼散吹敷口腔患处;另37例除口腔用药外,对手足疱疹还用金黄散或青黛散撒布患处,对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宋阿冬[22]采用舌疮散治疗口咽峡部的疱疹。方药组成:生石膏10 g、冰片1 g、青黛3 g、生蒲黄1 g。上药共研细末,先取金银花20 g、甘草10 g,加开水100 mL浸泡,待冷后用消毒棉签蘸此水清洗患处或含漱口腔,而后将以上药末涂于患处,每日3~4次,治疗后患者口腔疱疹明显好转,能进饮食。

    2.3  运用中成药治疗手足口病

    李桂花[23]用穿琥宁静脉点滴治疗手足口病,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具有明显的解热、抗炎、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及镇静作用,对病毒、细菌均有明显的灭活作用,尤其对病毒感染疗效显著,临床试验证实其治疗作用优于病毒唑。牛静[24]等采用以黄芩、金银花、大黄、栀子为主要成分的黄栀花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5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姚莉华[25]等人用“金莲清热冲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患者46例,同时外用“金喉健喷剂”加强清热泻火之力,直接作用在水疱上使之明显消退,既经济又方便,比用“阿昔洛韦片”疗效显著,缩短病程。清开灵注射液、炉甘石洗剂、金黄散中成药等也逐渐用于临床进行辅助治疗。陈红娟[26]等人研究证实:应用中药穴位敷贴和激光照射治疗儿童手足口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3  结语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好发于儿童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中医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由于本病病原体是呼吸道病毒[27],传染性强,易在幼儿园内造成爆发流行,且有发生变证危及生命的可能,因此尤应引起临床工作者、幼儿园教师以及幼儿家长的重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尽可能减少手足口病的危害。
        小儿手足口病预防与治疗  


2007年6月8日 10:00:00  

一、病因及传播渠道:

手足口病是由阿萨基病毒a11型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发生丘疱疹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患儿咽喉、唾液中的病毒以飞沫形式传播,疱疹液及粪便中的病毒经手感染及排泄物污染水源传播,潜伏期2—7天,多发于夏秋季节,3—6岁发病率较高,病程为7天左右,年长儿及成人感染后多无症状,可自愈;极少数感染者可引起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

二、症状表现:

初期一般表现为发热1—3天,可有喷嚏、咳嗽等感冒样症状及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口腔及咽部多有米粒大小的疱疹,周围绕有红晕,1—2天后因疱疹溃破形成溃疡可出现口痛、咽痛、拒食、厌食等;皮疹多与口腔黏膜疱疹同时出现,先为玫瑰色红斑、斑丘疹,可变成疱疹;大多数患儿在发病期内斑丘疹多于疱疹,疱疹一般不溃破,多在2—4天后吸收;皮疹有离心性分布的特征,主要发生在手掌、足跖部,有的患儿在臀、膝、踝、肘、腕等部位也可见到。

三、防范控制措施:

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控制流行的主要措施,患儿应及时就医,并适当隔离,一般隔离2周。对患儿口腔排出物及粪便、玩具(购买玩具)、食具、便器应严格消毒,以防止传播。未病儿童应避免与患儿接触,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密切接触者可用大青叶、板蓝根等口服以预防。

四、治疗与用药:

1、常规用药:

新博林(利巴韦林)VS大青叶(双黄连)服用,可配合外用喷昔洛韦软膏,如发烧可服用退热药物。可以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2等。

2、中医预防止疗:

(1)常规:黄芪12克、防风9克、苍术9克、升麻9克、藿香6克、板蓝根12克、甘草3克,水煎服,日一剂,连用5天。

(2)轻症患者:双花15克、连翘9克、板蓝根12克、藿香6克、黄芩6克、白藓皮6克、浮萍6克、薏苡仁9克、甘草3克,水煎服,日一剂。发热加柴胡、青嵩,呕吐加竹茹、苏梗、半夏,咳嗽加瓜蒌、浙贝,腹泻重用薏苡仁、滑石。

(3)重症患者:生地12克、黄连6克、栀子6克、丹皮9克、石膏12克、竹叶9克、连翘12克、黄芩6克、板蓝根12克、紫草9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一剂。高热抽搐昏迷合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嗜睡、昏迷、痰多合玉枢丹,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合独参汤、参附汤。

3、常规预防:大青叶、板蓝根等口服

五、其它注意事项:

1、服药期间忌腥、冷、牛羊肉等“发”物;

2、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

3、口腔因有糜烂,小儿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前、后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






手足口病治疗以抗病毒为主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发疹性传染病,皮损以侵及手掌、足跖、口腔为特点,初为米粒和黄豆大小的丘疹,丘疹很快转变为水疱,疱壁较厚不易破,内容物由清渐变为乳白色,数目多少不一,呈散在分布,在口腔的软腭、颊粘膜等部位出现疼痛性溃疡,影响患者进食。该症以夏季多见,主要发于儿童,因此又叫小儿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有自愈倾向,且愈后不留痕迹,预后较好,但由于该症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应及早用药,以控制其发展蔓延。临床上,可酌情选用抗病毒药治疗。

  阿昔洛韦:是一种高效的抗病毒药,尤其适用于疱疹病毒感染,该药能干扰和抑制病毒合成,对正常细胞几乎无影响。口服后起效快,不良反应也较少。用法:15毫克/千克/日,一日三次服用。

  利巴韦林:广谱抗病毒药,能选择抑制病毒的**,对DNA病毒和RNA病毒均有效。口服:每次0.1克—0.2克,一日三次,另外该药还有口含片,口感较好患儿易接受,每次1片,一日4—6次。

  吗啉双胍:能阻止病毒蛋白质的合成,对多种病毒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法:20毫克/千克/日,一日三次服用。

  西咪替丁:有调节机体免疫、抗病毒、止痒作用,用于治疗包括该症在内的其他病毒感染,如水痘、带状疱疹等。用法:15毫克/千克/日,一日三次分服。

  双嘧达莫:对RNA病毒和某些DNA病毒都有抑制作用,能选择性地抑制病毒特异化的增殖。该药价格低廉,治疗手足口病效果显著。用法:5毫克/千克/日,一日三次分服。

  口腔损害可选用1%达克罗宁溶液或2%的利多卡因注射液点涂,有表面麻醉、止痛作用。也可用思密达以醋调糊外涂溃疡处,该药能吸附病原体,抑制病菌繁殖,有止痛、杀菌、促进溃疡面愈合的效果。

  皮肤损害可外擦10%硫磺炉甘石洗剂,止痒杀菌作用较强。另外,中药制剂板兰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治疗该症效果亦佳,可同时配合使用。河北省巨鹿县医院皮肤科 樊志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