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年记忆】穿着奶奶做的鞋长大

 俗夫 2021-09-05


        奶奶小脚女人,从来都不出远门。自我小时候懂事开始,就是十里路的佛堂镇,也根本没见到她去过。平时柱根木头拐杖,只有吃饭的时候,顺着墙壁走。
        出生金华雅畈,嫁爷爷时住水门巷。二十一岁生大伯,四十一岁生我父亲,听说中间有个女儿夭折了。父亲三岁的时候,爷爷不幸去世,奶奶很早就守寡。
        娘家和夫家,那时都是殷实人家。抗战前家里条件不错,水门巷属于富人区,义乌乡下老家有田和山。当年日本佬反来,才避回佛堂塔山下,金华家产失管了。
        奶奶一口金华腔,义乌话一直不会讲。小孩子吵来的话,她会柱着拐杖说筋脉man,义乌话是筋dei。也经常说量大福大,她心目中的晚辈,认为没有一个不好。
        奶奶一年到头,绝大部分时间做鞋。九十二岁眼睛还很好,穿针引线没问题,只是长年按个头驼背了。谁家老人去世的话,寿鞋笃定取给奶奶做,都是图个吉利。


        从小跟奶奶睡,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床前放块青石板,方便奶奶上下床,两条四尺凳上架床板。青石板上面,放着两双小脚鞋,旁边搁着一只马桶。
        床上铺草蓆,下面垫着厚厚的稻草。一床蓝印花棉被,枕头也是用蓝印花布,只是形状像切好的年糕条。冬季里睡觉,奶奶会用个火熜,被窝里很暖和。
        床头边沿上,搁一张不高的长条桌。上下两层可以放东西,桌面上放一针线篮,奶奶做鞋的工具放在里面。有顶针和拧针,布头和线脑,还有布鞋定型的楦头。
        奶奶纳鞋底时,右手中指套着顶针。左手拿着叠好的鞋底,先用拧针穿个眼,再用顶针把针线穿过去。来来回回不停的穿,鞋底纳出一圈圈,指纹畚箕一样的针脚。
        纳鞋底得使劲,顶针像个戒指带着。针穿拧针拧出来的眼,顶针用小凹槽点,顶住针屁股,一针针使劲穿过鞋底。纳一双鞋底得好几天时间,练功夫一样。


        纳鞋底的麻线,自留地里发出来的。五圣殿菜园角上,发出来苧麻一大蓬,用到时去割上几根。拗一下把中间的杆去掉,再用刀刮掉青皮,晾干拧成细麻线。
        叠鞋底先剪样,大小起码放大一个号。小孩子身体长得快,做鞋子要放大一点,大小以能塞进一指为准。土布做的破衣服,撒开叠鞋底是上乘料,做好后耐穿。
        鞋帮也要放纸样,看到奶奶仔细的剪。鞋帮面料用黑色,还要用长布条滚边,高级一点的用绸缎。奶奶做的清一色圆口布鞋,小孩子穿起来,跟老农民没什么两样。
        兄弟姐妹几个,奶奶给每人做一双鞋。年年大年初一,穿奶奶做的新布鞋,下雨天的话踮起脚尖走路。这个时候一定出去串门,穿着崭新的布鞋,能走出来好心情。
        奶奶九十三以后,开始不能做鞋了。一直活到一百零一岁,没有生过任何病,身体机理老化善终。大年三十背奶奶吃隔世,自己从小穿奶奶做的鞋长大。

                俗夫 2021年8月11日随笔

​以文会友  以笔理学  以德行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