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升学和改变命运本不应该成为教育目标

 虹野小书馆 2021-09-06

升学和改变命运本不应该成为教育目标

当下很多人,包括一些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把“升学”和“改变命运”当做教育的目标。教育工作者为教育“点石为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功能而沾沾自喜,家长为孩子“改变命运”对教育寄托厚望。可是我们都知道基础教育所谓的“改变命运”只是把孩子输送到“三、六、九”等大学里面,三六九等的大学找到的工作不同似乎带来改变命运的“幻觉”。

假如,大学依然像八九十年代一样,教育资源比较均衡,教育水平相差不大的时候,各个大学就业没有明显的天翻地覆的差异的时候,可能家长就不再焦虑自己的孩子是否进入 985、211 或者双一流了。

即便是大学的三六九等依然存在,假若人人平等、各行各业收入待遇按劳分配的话,家长们似乎也不会为孩子未来就业而焦虑。

当然这些假设都是不成立的,大学依然三六九等,各行各业收入悬殊,按劳分配还没有进入深水区,在这样写都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家长们对孩子们未来公平收入的焦虑就转变为了找到好工作的焦虑,找到好工作的焦虑又递推为读一个好大学的焦虑,读好大学的焦虑就变成了有个好的“学业成绩”的焦虑,这个时候基础教育在家长的心目中自然而然承担了“升学”和“改变命运”的职责。

从九十年代以来,因为种种原因,教育承担了孩子“改变命运”的职责以来,升学就慢慢成为了学校和老师的教学目标了。尽管我们都知道,升学的多少从宏观上来看在于录取名额的多少。老师努力不努力教学、学生用功不用功学习,总人数是不变的。可是家长们对社会中太多非按劳分配的焦虑,在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就变成了加入争夺“体面的非按劳分配的工作”的行列中。老师的教育水平最终用“分数”来评价,没有人在意学生喜欢什么,没有人在意学生是怎么学习的,也没有人在意学生的思维发展、心理健康、道德情操、身体健康……教育中的所有的目标几乎都不在意,唯一在意的就是“学业成绩”。

二十多年下来,教育在整个社会的认知中就只剩下了分数,对学生的要求只剩下服从和刷题,至于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做文明社会中的文明人、定向服务、掌握几个学科的主要事实和理论、在学科内的全面思维、跨学科思维、技术的掌握、深入艺术与人文领域之中、学会提出问题、构建每个人的强项……等等教育目标都不在教育之中。

在“改变命运”的压力下,学生学业负担越来越重,几十年都在呼喊减轻学生负担,结果越减越重。尽管今年“双减”雷厉风行,其实大家都知道,只要教育没有回归到专业目标上而承担着“升学”和“改变命运”的职责,学生的学业负担就不可能减轻。也就是说,只要大学还存在严重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只要社会中深水区的按劳分配没有解决,按照身份、地位、资历分配依然还是主流,那么基础教育“升学”和“改变命运”的职责就很难摆脱,学生负担依然会越来越重。

所以说,当下的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根本不是教育问题,而是社会问题的转移。


作者:虹野

编辑:虹野

图片:来自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