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学论语#5.12【2016-10-18】

 龙泉看水hbc 2021-09-07

#每日学论语#5.12【2016-10-18】

【原文】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译文】

子贡说:“我不愿意别人把他的意志强加于我,我也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孔子说:“赐呀,这不是你现在所能做得到的。”

【微言微感】

前几天,看了一节“范美忠”的诗歌学习课堂实录,很有感觉,十分欣赏。范老师很善于创设话题情景,让学生各抒己见,他只是在适时的时候,恰当的地方,很自然出现,巧妙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究和思考。

范美忠就是“范跑跑”,汶川地震的反面典型,曾经闹到教育部要求学校把他清理出教师队伍。但是,抛开政治,就这一节课,我必须说,毫无疑问,这就是一节好课!

这坚定了我的信念——我不喜欢做一个提线木偶,我要自由阅读,自由思考,自由辩论,自由分享,同样,学生是不是也需要呢?我们不喜欢别人啰里啰嗦地说教,我们自己怎么可以把课堂变成老师的一言堂呢?

有一天,听青年教师讲朱自清的《春》,老师素质很好,语言表达能力尤其好,讲解非常透彻详细,学生们也很认真。但是,我感觉少了些什么。于是,第二节我就试着即兴和老师同课异构了。

我不是语文老师,也没有时间充分备课,听完就上,课件还是老师的,没想到孩子们的表现让我们欣喜不已,以至于学生自己忍不住为自己鼓起掌来。听课的时候,我在观察学生,我在感受学生的感受,上课的时候,我完全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设计教学流程,完全放手交给学生来自主学习。

进入阅读情景,充分和文本对话,用批注阅读来审阅文章,用思维导图来梳理文章,然后就是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探究问题,分享理解,该读就读出来,该说就说起来,该写就写起来,该辩论就辩论起来,动起来,也就活起来,活起来也就有了生长起来。

关于子贡的这句话——“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应该和孔子曾经说过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有呼应的。

这句话,孔子应该非常喜欢,或许是他对“仁”和“恕”的一种解读。

仲弓问任的时候,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子贡问老师,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行之的。孔子说:“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猜想一下,或许这话最初是子贡想到的,他赶紧找老师分享。但是,孔子提出了问题关键——知易行难。

一方面,端木赐啊,你是管不了自己啊!你太聪明,太能干,太自负,总免不了对别人指手画脚的。你自己喜欢被别人指手画脚吗?你能做到停止对别人的指责的评说吗?

另一方面,嘴在人家身上,你也管不了别人啊!别人如何对待你,是你能左右的吗?如果只有别人对你好,你才对别人好,那不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吗?

人,最大的财富是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但是,我们的自由,和别人的自由,互相撞车的时候怎么办?

“六尺巷”的故事,告诉我们: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各自为自己的行为设置一个底线,安装规矩,各行其道,互相尊重,互不侵道,和平共处。

人最大的自由,“随心所欲不逾矩”。

老师最需要的,是理解学生,理解教育。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命密码,锁不同,钥匙是不一样的。更重要的是,学生生命能量的那把锁,如果能打开,不是锤子敲打的结果,而是钥匙对了,锁自觉打开了。勉强地“加诸于人”,生硬地强制和控制,老师不喜欢,学生也不喜欢,我们都不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