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袁世海先生的最后日子

 峥嵘岁月84 2021-09-07
孙佳良的戏剧花园
年轻的人 用心的戏
1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坚持登台在沈阳行之前,好心人曾劝他不要去,年事已高,还是保重身体要紧。然而袁世海先生坚持要去。人们印象中,这位耄耋老人,一直是面色红润,声如洪钟。一年多前。

图片

,他以86岁的高龄,在北京人民剧场登台演唱过《红灯记》。因此袁世海先生认为有把握。京剧艺术家的舞台生命“吉尼斯”纪录是孙菊仙保持的,这位天津的“老乡亲”90岁时演了一次《卖马耍锏》,传为佳话,或许袁先生要向孙菊仙这个梨园纪录“冲刺”。记得袁老在电视镜头前,总是喟叹传统技艺的失传。那么此番沈阳演出,是不是想要示范一下,呼唤一下真正的艺术精神?不管怎么说,袁老“戏瘾大”,是与生俱来的,这是热爱艺术的表现。不过他毕竟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沈阳南湖看过这场戏的观众反映,那天演的是《赴宴斗鸠山》,袁先生显得非常吃力,站在台上,双腿哆嗦。又因东北天冷,感冒了。回京途中,他在飞机上身体就十分不舒服。

  前天上午9时40分左右,中国京剧院他接到袁老家人打来的病危电话。当院领导20分钟后赶到袁老家中时,急救中心的两位医生已经开始对袁老进行抢救。当时,医生感到袁老的肺中痰比较多,先后吸了6次痰,情况一直不见好转,呼吸和心跳已经非常微弱了。5分钟后,袁老被送入复兴医院抢救室。医院领导调集来全院最好的设备和最有经验的医生,但依然没有挽留住袁老匆匆离去的脚步。

  美誉连连87岁的袁世海先生是中国京剧院艺术委员会顾问,近两年来中国京剧院的新春演出季上,都有他老当益壮的身影。不仅如此,从去年开始他参加剧院的几场演出都是分文不取,他的演出报酬全部转交了党费。就在病逝的前一天,他还在给院长吴江打电话,要求参加2003年春节的演出。本来,按照袁老的原定计划,昨天要参加纪念京剧电影《野猪林》拍摄40周年座谈会,然后将飞到上海,准备出席文华里会所的“儒商”张宇同自己的得意弟子杨赤的《将相和》盛演。可惜,今晚逸夫舞台贵宾席上见不到袁先生了。

  袁世海在《李逵探母》中演出的李逵,在《霸王别姬》中演出的项羽,在《龙凤呈祥》中演出的张飞,在《红灯记》中演出的鸠山等人物,成为中国京剧史上无可替代的经典形象,特别是他在二十多出戏里演出了曹操的形象,被赋予“活曹操”的美誉。有人说,看袁老的表演很少能“坐”得住,因为你会不由自主随着他架子花脸的功夫活动起来。“架子花脸铜锤唱”是戏迷对袁老最高的评价。

  提携青年杨赤是大连京剧团团长,听到袁老去世的消息,他哽咽了!“我从1982年拜师学艺以来,没给老师送过一分钱。每年袁老师都要亲自到大连一两次,专门给我说戏。我想报答老师,可他每次都是只谈艺术不谈报酬。他总是说,希望你抓紧时间多学戏。”中国京剧院的青年演员刁丽也是受袁老提携最多的青年人之一,袁老在中国京剧院最后一次公开演出,就是与刁丽合演的《牛皋招亲》。刁丽说,袁老是我一生的恩人。当年,刁丽进入中国京剧院,被当时任副院长的袁世海寄予厚望。他们曾合作演出了《霸王别姬》、《龙凤呈祥》等剧目。后来,刁丽的生活几经波折,关键时刻袁老都给予了她最大的帮助。去年刁丽重返舞台,袁老又伸出了热情的双手。《牛皋招亲》中本来没有旦角戏,是袁老亲自给刁丽写了一段唱词又配了腔,并手把手教她表演。刁丽说:“我一定要以好的成绩告慰袁老在天之灵!”

  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沉痛地说,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袁世海是京剧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顶尖人才。京剧表演艺术中,程式化的东西比较多,这一方面是传统,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演员创造性的发挥。袁世海恰恰不是模仿老师,而是在掌握老师神韵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自己的东西。他演人物,演性格,他塑造的人物形象如李逵、鲁智深、张定边、曹操等,日久弥新,令人难忘。

  袁世海1927年至1934年在富连成科班学戏,从师叶富海、裘桂仙等,后拜郝寿臣为师。其表演风格质朴豪放、刚劲传神,代表剧目有《野猪林》、《牛皋招亲》、《响马传》、《九江口》、《黑旋风李逵》等。在“文革”十年那个文化贫瘠的年代,他的舞台艺术,带给当时的青少年观众多少享受,其魅力不亚于现在的歌星。袁世海先生的生命与舞台同在,与艺术同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