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口臭,自己闻不到?

 Pylocura派洛库 2021-09-07

口臭这件事,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尤其在亲密接触中,闻到对方口臭的一刹那,也是最下头的一瞬间。

这种尴尬,并不止步于亲密关系,还延伸到工作生活中。

  

不禁有人发问

是真的不知道!

口臭有这样一个特质:闻得到别人的臭,却闻不到自己的恶心。

为什么我们闻不到自己的口臭呢?

这是因为嗅觉疲劳导致的。简言之就是,臭着臭着就习惯了。

我们闻气味,是通过鼻腔黏膜上的嗅细胞。当挥发性气体被吸入鼻腔的时候,嗅细胞会对它产生神经兴奋,传递给大脑,大脑就知道“有那味儿了”。但当用同一种气味,持续的给你闻,不断的刺激嗅细胞,就会造成嗅觉神经疲劳,无法产生兴奋,大脑就get不到“那味儿”,嗅觉就失灵了。好比你刚进入一个吃着火锅的房间,火锅味冲鼻,但当你呆久了,鼻子习惯了,就闻不到火锅的味道了。

  


就因为这样,有口臭的人,被自己根本闻不到的口气搞到社死。

如果是口源性口臭,也就是在口腔形成的口臭,那还好办。去口腔医院报道,把牙龈炎、牙周病、蛀牙等等口腔问题处理好了,自己回家认真刷牙,使用牙线,定期洗牙,口气清新是迟早的事。

但最让有口臭的人崩溃的是,认真刷牙、定期洗牙口腔护理、口香糖、漱口水齐上阵,全都没用,还是无法摆脱那浓浓的口气。遇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幽门螺旋杆菌在搞鬼。幽门螺旋杆菌是目前所知能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常寄生在胃粘膜组织中,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一类致癌物。

  


同为一类致癌物的还有甲醛、黄曲霉素。这类致癌物的特点就是,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把你秒杀到底。幽门螺旋杆菌作为致癌物,直指的就是胃癌。

在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胃癌的比例在1%。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同时,如果还存在其他因素的话,患胃癌的风险就急剧增加,可能会提高到10%。比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当然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不是一下子就会得胃癌,会让你先得得其他的胃病,比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如果你没有正视它,彻底根除,它就会一点点的扩张,把好好一个胃整成胃癌。

如果发现感染,根除了,尤其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之前根除,可以100%预防肠型胃癌。

所以幽门螺旋杆菌跟其他致癌物相比,友好很多,起码是可以根除的,并且时间也是相对充裕。但是大多数人,发现感染的时候,更多是放任不管。

  


会有人说,虽然感染了,但是我没什么不舒服的呀,没必要兴师动众吧。是呀,胃癌早期也没什么症状,那要不要治呢?

没有症状,并不是要不要治疗的判断标准。

国际上诸多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处理的共识,比如2015年的京都共识、2018年的休斯顿共识等均提出,成年人一经查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无论有无症状,都应予以根除。

我国在2019年给出的官方意见——《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中也明确了,建议无抗衡因素的所有成人都应检查并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我们再回到口臭这件事。

幽门螺杆菌不是感染胃部吗?为什么会引起口臭呢?

这是因为幽门螺旋杆菌会在胃内发生反应,产生氨气。你想象一下腐烂的蔬菜或者鸡蛋什么味道,氨气就那味儿。

  


另外幽门螺旋杆菌因为长期侵蚀胃粘膜,胃功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损害,食物过久的滞留在胃内,腐败分解的过程中产生各种臭气,比如甲烷、硫化氢等。

胃和口腔是通的,各种臭味会随着排空反应、反射性恶心、呕吐,反流至食管、口腔,再被散出去。这也就是为什么感染幽门螺旋杆菌,通常会伴随嗳气增多、反酸吐苦、口气发臭等症状。

最后,给怀疑自己有口气的朋友(但是又不好意思问别人),一个自测口气的方法。

拿一个勺子,从舌头的根部向舌尖轻轻的刮几下,闻一下勺子上干燥的残留物。如果有明显的臭味,就说明你中招了,赶紧找到口臭的原因,对症下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