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仁的风味 羊杂

 刘昆山书苑 2021-09-08

怀仁的风味羊杂

刘昆山

怀仁县地处雁门关外,隶属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文化底蕴史载,唐朝末年李克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此盟会,易袍马,息干戈,约为兄弟,后怀想仁人之意而得名。怀仁城南的金沙滩是颇有名气的,为当年宋辽交战的古战场,也传说中家将兵败罹难的地方。怀仁另一特产,就是名震三晋大地的风味羊杂。

羊杂,羊之下水杂碎也,包括羊心、羊肺、肝、肠、羊肚、羊血等煮熟切碎配上作料,加煮肉汤里烩煮。食用时,一锅中加入雁同地区特有的山药粉条煮软,将水粉盛到碗里,再加几勺香气四溢的羊杂和羊杂汤,然后葱花一点,香菜少许,炒至半糊的油浸辣椒随意添加,于是一碗汤色红艳,香气扑鼻,味道醇厚,口感浓烈的怀仁风味羊杂便呈现在了你的面前。冬日的雁同地区,天寒地冻,风硬寒阴,端起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杂,寒气立退。当地人叫“喝”羊杂,不是“吃”,更不是“品”。端起碗来,连汤带肉,连香带辣,连荤带素,连吃带喝,再加粉条的滑爽,呼呼噜噜,甚是畅快。一碗羊杂落肚,顿觉热汗沁出,豪气四射,周身发力,神清气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美食有一方情趣。一个“喝”字,活画出北方人的豪爽大气。

羊杂是怀仁人的最爱。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老人做寿,孩子满月以及圆锁,还有亲朋来访,羊杂都是必不可缺的。尤其是办婚事时,一大早必须做一大锅羊杂,以供来帮忙做营生的、张罗婚事的,以及远道赶来的亲戚朋友,先美美地喝碗羊杂,然后再去忙。有的怀仁朋友不无自豪地说:“我是喝羊杂长大的”,足见他对羊杂的青睐。

您可不要小瞧了下水,就是动物内脏。按照中医“藏象学说”解释,“以脏补脏”,下水对人体的五脏六腑均有滋补作用,共奏补益五脏虚损之效。君不见,北京闻名遐迩的“爆肚”,用的是羊下水,山东名菜“九转大肠”,用的是猪下水,还有“爆炒腰花”、“溜肝尖”等佳馔名肴也都离不了下水。有资料介绍,远在西欧的苏格兰人也对羊杂情有独钟。新年之夜,在苏格兰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做一锅热腾腾的羊杂汤。做法基本相似,即把羊肠、羊肚和羊肝,配上辣椒粉等佐料熬制而成。

晋人食用羊杂的历史有千年之久,可追溯到元朝建立之初。据说,羊杂为两位女性所创。传说元世祖忽必烈由山西入侵中原途经曲沃时,他的母亲因病驻足疗养,请当地名医许国帧为其诊治。忽必烈之母尊为庄圣皇后,她所生四男有三人称帝,大儿蒙哥是蒙古帝国大汗,二儿忽必烈开创元朝,三儿旭烈兀为伊利汗国皇帝。许国帧妙手回春,被忽必烈留在身边,并令许母同行。许母韩氏精于烹调,见蒙古人把羊肉吃掉后下水全部丢弃,十分可惜,就收拾起来,认真淘洗加工,并把羊骨剁断放入锅中,配上佐料一起煮制,味鲜醇厚,香气四溢。忽必烈母亲偶见品尝,连连称赞,并赐名“羊杂酪”。

许母韩氏创制,忽必烈之母倡导,于是羊杂便在曲沃一带流传开来,成为民间时令小吃。并由南向北在晋地传播,制作方法不断改进,形成了以曲沃、太原、怀仁为代表的南路、中路、北路羊杂,名称有了羊杂割、羊杂酪、羊杂烩、羊头菜、羊汤等不同称谓。曲沃羊杂酪原汁原汤,汤色乳白,味醇香。太原羊杂割讲求制作精细,食料齐全,煮好的羊杂割中要加葱、姜、香菜,还有的加粉条、豆腐。怀仁羊杂吃法和制法均显得粗犷,大锅置火上,连汤带料一锅烩煮,随食随,不拘形式,味重麻辣,另有一番风味。同样是羊杂,到了各地便异化出不同特色。此事再次说明,任何事物都不能死搬硬套,必须与当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根扎在土里才能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