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IE到产品经理(3)

 新用户3120VQG3 2021-09-08

先说明上期留下的问题,

问题一:


-对于未来的运用场景中、用户还没有能意识到的价值,我们又该如何抉择呢?是选择远离?那你就会回来面对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并失去进入蓝海市场的先机。那是深入研究?那在前期的高研发费用、低收入就会使得你的现金流枯竭。

这个问题本身其实很好解释了为什么一些把国外的东西,特别是美国的产品、服务带入到中国的公司,相对比较容易成功。因为:

1、他们选择了未来的蓝海市场,满足国人未发现的价值需求。

2、这样的价值需求已经在国外成熟市场上面验证过了,风险较小,研发费用同时可以通过引入美国资源进行降低。


问题二:


为什么当时的我没有现金流的担忧呢?因为2014年初约10万的股票市值,在疯狂的股市中已经接近30万元了。虽然这些钱对于互联网创业来说,不值得一提。但是在这个疯狂的环境之下,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股神,包括我自己,我甚至认为,六到八个月的时间,我可以给自己完成100万的天使投资,想象一下,1年10倍的收益。现在想象觉得不可思议,可在当时,大家都觉得易如反掌。


好,接上一期内容:

在和他聊了近半天时间之后,相投的志趣,他对于这个创业项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犹豫要不要辞职一起干。

在另一边,我认为工业工程如此厉害重要的东西不能受到重视,是宣传上的问题,在翻阅了很多现象级别营销传播的案例,书籍之后,我准备做了一些视频,从而使得工业工程流行起来。这些视频的风格是我在学习了一些“营销知识”之后学习到的,我今天可以展示一下给大家看看,可能有些朋友看过这个视频。另外的视频由于观点比较片面,所以这里就不展示了。

IE 改变 Made In China


这样一个视频需要我花费2-3周的时间去构思故事结构,绘画,上色,拍摄,剪辑。我记得2014年的冬天,我在朝北的、没有任何取暖设备的公寓里冷的不行了,用手挪动这些纸片的时候有些僵硬。在完成拍摄之后,后期的剪辑阶段,我果断选择了花20块钱,在咖啡店待一天。

视频完成之后,我每天都要去查看播放量。到现在这个视频的播放量只有600多。但是一些切合当下热点的标题党的视频有较高播放,有超过了1万多。当时的自己感觉仿佛找到了营销传播的真理。

单单从浏览量的角度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开局,但是上万级别的浏览没有转化成一个订单(有朋友能告诉为什么吗?互动留言告诉我吧),让我有点沮丧。但是事情往往是在绝望的时候产生转机的。在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下午,邮政让我去领一个派送失败的信件的时候,我心生一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