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文化传承

 德耀守望 2021-09-08

   时值春节佳期,亲人团聚,举国欢庆,一片祥和。当我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之中,突然有些许惆怅,面对年轻人对春节文化有许多不解,甚至无知,既感到教育的缺失,又觉得自己有辱使命。

   因为一个民族能够长盛不衰,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文化独立,文化自信,文化强盛和传承。如果一个民族优秀的文化被渐渐淡化,丢失,这个民族很难长盛不衰,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从文化属性上来说,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文化属性的产物。

   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是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然而客观规律的变化也同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规律是由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由历史的变迁而改变。

   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而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其实就是依靠和跟随。弱势文化没有自信与强者在同一个规则下公平竞争,从本质上讲是最懦弱的生存哲学。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传承。从文化遗产的传承,到自然遗产的保护;从加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到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关心和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面部署。

   文化传承是一种历史责任。我们的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就要紧紧跟上,狠抓落实。教育不能只有高考,高考不能只考现代文化知识,必须要考一考传统文化。家庭也不能只要考试分数,更要教育我们的子女做人,做好人,做中华民族复兴,中华文化传承的强人。

   在学校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要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学校要不失时机的组织开展继承传统文化的纪念活动。

   在家庭,家长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根据孩子年龄和时间的变化,利用传统节气、节日,结合民间优秀的风俗习惯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要通过家庭开展的各种活动,适时的教孩子怎么做,说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比如祭祖,贴春联等等,要有一定的仪式感。

   全社会只有崇尚,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那些落后腐朽的文化才会被渐渐淘汰。比如赌博,封建迷信,卖淫嫖娼等等才会被唾弃,自强自立,尊老爱幼,孝老爱亲,扶贫济困等优良传统才会发扬光大。

   曾经,我们的书法艺术可以说是大众艺术,而现在很多人不说书法艺术,连中国字都不会写了。中国的国画艺术也是民族瑰宝,但传承的非常不够,不仅会画的人少了,会欣赏的人也不多。

   只有正气得以弘扬,才能使人明辨是非,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当正义受到冲击,威胁之时,仁人志士和社会好人才敢站出来发声,才会有见义勇为,正义才能得以维护。

   跨越时空,璀璨的文明之光点燃亿万中华儿女内心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照亮民族的复兴之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这就是文化自信,这就是无法替代的伟大的文化力量。

   对于历史文化,记得有教育同仁在描写即墨之城时写的非常精彩。“岁月的风雨,摧打着斑驳的城墙,于是便有了深沉厚重的历史;蜿蜒的墨水,润育着源远的文明,于是便成就了流传千年的荣光。

   这历史中,行走着王侯将相,闪耀着名士先贤,流淌着诗书礼乐;这荣光中,涌动着商业繁华,耸立着如画景致,蓬勃着绵长文脉。”

   文脉赓续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我们要切实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数典忘祖,将愧对子孙和先辈,愧为中华儿女的称号。(华德耀2021年2月14日,正月初三  图片2、3来自微友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