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部分17-35

 明源丶 2021-09-09

​ 第17章:正确认识外界事物 【正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标注】①太上:这里指最好的基础,最好的状态。②悠:通犹;犹豫。③贵言:以言语为贵;以评论为先。【解释】当一种事物出现,或一种理论形成时。认识这些新事物的最佳态度是:无知无欲;其次是:亲近而赞美她;其次是:畏惧她;其次是:诋毁她。有人相信,有人不相信,因犹豫之心使其只侧重语言评论,而不会深入了解新生事物。当新生事物能适应,并成功运用时,所有人都不会有任何态度了,都认为:这是自然应有的结果。【感悟】老子认为,对于新生事物,人们一般会有四类态度:第一类是:不亲不疏,无知无欲;第二类是:一直有认识这种事物的冲动,所以想认识她,并亲近她;第三类是:害怕这种事物,担心这种事物,可能出于对这种事物的不信任;第四类是:诋毁她。不愿意她的出现,即使还没有认识她,就已经用语言来评判,和预料她的不可行,这种“贵言”的做法,可以肯定,新生事物的出现,必然会对其造成影响,所以他才会诋毁、不接受。老子认为最好的状态,最好的认识基础,就是没有成见,以无欲之心观事物。老子倡导人,只有无欲而观,不偏爱、无成见、无功利认识事物才是最好的状态。  第18章:损减欲望贴近道德 【正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贞臣。【标注】①废:分解,消散。②仁义:“善爱”的思想是仁;“善爱”的行为是义。③大伪:真伪混合;善恶掺杂的大环境。④孝慈:孝,是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和敬爱;慈,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怜惜。⑤贞臣:贞,相对于“昏”来说,指君主勤政爱民;臣,相对于“乱”来讲,指臣民拥护和忠于君主。【解释】自然朴素之道不再主导社会时,就会崇尚仁爱的思想和行为;聪慧智巧出现,人们心中的伪、善就会混合;家庭亲属之间不和睦,人们就会向往孝心和慈爱;国家昏庸混乱,人们就会盼望明主和贤臣。【感悟】当道不主宰人的言行时,人们就会向往仁义;聪慧智巧当道,伪和善就不易区分,整个社会会成形成“利已”的氛围;家庭不和睦,人们就会盼望孝慈之人;国家混乱,民众就希望明主和贤臣的到来。老子虽是在叙述道性消失后,人们心中“欲望”所造成的个人、家庭、国家出现的各种问题。但老子也好像提示我们重归大道、重归朴实自然的方法,就是反向本章的内容使其成为:当国家出现明主和贤臣之时,国家还会混乱吗?当家庭出现孝心和慈爱之人,家庭还会不和睦吗?当消除欲望,无聪慧智巧之分时,人的思想中还会有伪和真的区别吗?当以“善爱”为思想,以善爱为行为时,道性还会散失吗?  第19章:倡导民众重归自然 【正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标注】①绝弃:绝和弃的意思相同,在这里都是杜绝、抛弃、不倡导的意思。②圣、智:此处智是利已之智;圣是不利已之智。③仁、义:仁,是仁爱之心;义,是仁爱之举。④巧、利:利,指利益、利润,付出希望回报的功利之心。巧,是指投机取巧之“巧”,不劳而获之巧;以最小付出妄图最大利益。⑤文不足:用文字不足以概括。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展现朴素的意识,心守朴素的思想;减少私心,清除欲望;穷理尽性以致于学。【解释】杜绝大慧小智,对民众是有百倍利益的;抛弃以仁爱之心为首的思想和言行,民众会重归孝心慈爱的关系;不倡导收获利益,民众不会有投机取巧的心理。这三种说法,因为不足以用文字概括所有的方面。所以总的指导思想应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感悟】老子五千言中对圣人、仁义的倡导,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而本章却连圣人之智,仁爱之心都抛弃都反对,好像是不通。但仔细体会,却发现“绝圣弃智”和“民利百倍”是互为因果的,可以说,没有杜绝一切智慧的“绝圣弃智”,就不会出现对百姓利益的最高点“民利百倍”。而没有“民利百倍”的现象时,却难以“绝圣弃智”。老子虽赞成圣人的做法,却也说明圣人的智慧虽然不以自身利益为目标,但还是以“智”来治理国家的方式,只有杜绝一切智慧,以自然之道治理才是对民众有百倍千倍好处的。“绝仁弃义”和“民复孝慈”,也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当能抛弃以仁爱之心和仁爱之举为首的一切思想言行时,民众就会恢复自然的孝心和慈爱,仁爱之心和仁爱之举虽是符合道德要求的内容,却也有目的性,以仁爱的思想和仁爱的行为来倡导百姓,崇尚至善至美,却还是有功利性。只有当民众恢复到自然的孝心和慈爱,就不用倡导仁爱之心与仁爱之行了,即“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与盗贼无有,同是互为因果关系的,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利益,是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甚至以零投入,希望取得丰硕的成果,这种以几乎零投入,取得成果的思想,可以叫做“巧”,因为“巧”是“利”最后追求的目标。“盗贼无有”中的“盗贼”,不是特指强盗与小偷,是形容人的投机意识和取巧思想。所以,只有当不再倡导投资利益时,民众才不会有投机取巧的思想。“绝学无忧”是指清静已心体悟天地万物与自然,从而穷理尽性以致于学,忘却学到的框框架架,不使清静心因此而受制。  第20章:乐于学还需志于学 【正文】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标注】①阿:奉承、主动、讨好。②荒:通“谎”。③牢:古时祭祀时所用的牲畜,祭祀前养于牢。④泊:停泊;在意顾及之处。⑤未兆:没有显现。⑥儽儽(lěi):疲倦。⑦沌沌:浑浊、浑杂。⑧贵食母:老子崇尚母性,此处意指以以认知道为先。【解释】被动和主动有什么区别?益处和弊端有什么不同?人们都畏惧的事物,就不能不害怕,而说谎是因为没有身处其中。在享受美食时,在登高春望时,他人都喜悦高兴,唯独我心中一直忧虑,挂念自身的认知是否正确,就像担心婴儿不能顺利成长一样,我的心意疲倦而无法停靠。他人都像物品丰余,而我却像丢了东西,我的心情是这样愚昧不开窍!心中混沌之时,他人心情明朗,自已心内昏乱;他人心绪明察,自己心绪沉闷。我的心像海一样波澜起伏;像风一样不曾停止。他人皆有所从事,唯我顽劣不入流。因为我与他人不同,以学习自然,了悟大道为先。【感悟】学习自然知识的过程,是思想成长的过程,是把了解到的自然知识转为已用的过程。在自然知识转为自身认知的过程中,转化的过程就像蚕蛹化蝴蝶的经历,是不可逾越的,自然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认知,是消除知识的约束性、束缚力,而实现可运用、可行性,是真正了解自然后的一种春冰消融的乐趣。当自身乐于学习时,接收知识的方式是主动的,这时主动学习和被动接受就没有什么不同了。古人提倡寓学于乐,也就是主动快乐的接受知识,是最好的学习状态,相对于被动教育,其知识变认知的数量和质量会明显不同。被动接受学习,是死记硬背,不易转化成自身的认知,也不易融于自身的思想。当乐于学习时,学习中的好坏、利弊也一同消失了。可见本章的文字,承接上章绝学无忧,并论述了如何寓学于乐。  第21章:由德观道由德入道 【正文】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标注】①孔德之容:德是入道之孔。孔,是通透连接的意思;道德相连,德道相通;德是仁义的合一,是道的局部。②惚兮恍兮:意识对于道的认识,是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无法具象的。③窈兮冥兮:同“惚兮恍兮”。④精:实景、情形。⑤众甫(fǔ):甫,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同众父:父辈、前辈。【解释】德为入道之门,通透于道。道作用于万物,若有若无,不易察觉。若有若无之中,似有实像可寻;若有若无之中,可见具体的情景。若有若无之间,似有情景展现。这种情景,也有真切可信的一面。阅览祖辈关于道的记载可知,道的名称一直没有消失过,我怎么了解祖辈关于道的记载?即是以经文验证自已修行的正确与否,而以自已的经历也可以反验证经文。【感悟】道德相通,德道相连。本章虽是在论述德,却全篇都是在描述道。可见论述德,必须重新描述道,所以德即是道的入口处。道作用于天地万物,虚空无实,惚恍窈冥,因为天地万物皆不能离道,都需要按道的运动而运动,受道的作用而产生作用。道如果是所有物质的运动规律,德就是能观察到的局部物质的运动形式,可见德的范围相比道来说要小的多。当由德入道后,道的广博、至大就会展现出来,道的精华就会被发觉。而如何由德入道,本章前面叙述了实证。静心悟道之人,由德入道后,会见到天地的实像。道家宣扬以善心去行为,以善心度化世人,是依行为入道的方法,本章后面讲,通过“阅众甫”的方法,也就是通过对古今得道之人对道德的描绘,来体悟道德,而且这两类方法,是可以互证共赢的,静心悟道与行为入道需相结合,行为和思想的不可分割性,也提示了修心悟道之人,应内外同证,知行同修,谦虚卑下,以自然为途径,以前人的经验检验所得所悟。以对道的了悟可以指引生活和言行,而在生活中对道的践行可以反影响对道的理解和了悟。故修道重在知行相合。  第22章:运动规律循环不息 【正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标注】①抱一:万物都有上下、内外、大小的区别,崇尚阴阳和合,化区别为等同,化差异为统一,即能归清静、朴素、自然之道。②天下式:一切行为的原则或标准。③彰:清楚、明达。④诚全:所有真实、可信。【解释】事物的运动规律是:有弯曲就有圆满;有歪斜就有笔直;有低洼就有满盈;有陈旧就有崭新。原来缺少才会感觉获得;而多得后则会迷惑。所以圣人心守清静、朴素、自然为原则。只有不自我展现才是明智;不自我为标准才会清明;不妄自菲薄才会有成绩;不矜持不前才能成长。不去相争,天下才无法与之争。古语说“曲则全”不是一句空话,是一切事物的运动规律。【感悟】事物歪斜时才会被纠正;而开端笔直时,以后则可能会歪斜。当事物陈旧后,就会被崭新代替;而新生的事物,也会开始向陈旧转化。人的意识中,认为缺少的东西,才会奢望得到,当得到过多就会迷茫,这是事物的相对运动规律,这种相对运动规律是由正向反,由反向正不断变化不停运动的,是循环不息的。其运动过程,有如春夏秋冬四季的温度变化,其运动形式是柔和的曲线形式。圣人心中无欲,所以,能逆化身内五行,揉和阴阳归一,心容万物,无视万物差别,就会达到清静、朴素、自然。  第23章:生命意义研习入道 【正文】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标注】①希言:外界自然对于自己的言语无法回复,所以希言,是空论、凭空而论的意思。②飘:同“飙”,暴风。③朝:此处指日;一整天、一整日。④失:道德以外,指人道中利已的部分,如五色、五音、五味、财物。【解释】凭空讨论自然界,狂风不能刮一整天,暴雨不能下一整日。狂风、暴雨从何而来?从天地自然中而来。天地自然的作用都不能长久。何况自然界中的人呢?从事于道研习的人,心同于道;从事于德研习的人,心同于德;从事于其他方面研习的人,心同各自的喜好。当意识思想等同于所从事的道时,这时就能从道中获得乐趣,并取得成就;当意识思想等同于所从事的德时,这时就能从德中获得乐趣,并有所成绩;当意识思想等同于其他方面时,都能从各自的从事中体会到乐趣,并有所成功。这么说,不足以令人相信,而且有人不相信。【感悟】我们所感触的部分,只占自然界的一小部分,对于自然界来说,感触的这部分,是局部的、是微少的,而且自然界对于我们的评论无法作答,只有人类自己不断论证,不断寻找答案,不断改善自已的认知,才能达到更贴近自然真相的认识。风云、雨雪是自然界的作用力,表现出来的自然现象,这些自然现象都不能长久,何况生活于天地之间的人?人是自然界中生命体的代表,任何物质因内部运动的作用,都是逐渐衰弱的,所以人与万物皆不能永恒,就像任何东西都有保质期、和使用期。但“人”在天地之间的作用为何?老子分为三个方面,道、德、失。道学研究者是对天地自然中的现象和规律进行研习论证的人,当心同道学时,就能找到自己的快乐,找到自己生存的意义,并能融入道学,取得成就;德学研究的人是对于各自专业知识研习论证的人,当心中意识思想融入德学研究时,也可以获得快乐,找寻到自己生存的意义,并能取得成绩;除自然规律和思想认知的研究者,对于其他类型研习的人,如五色、五音、五味、财物等怡性的事物,一心研习、努力论证时,也会得到快乐和可喜的成果。其实,道、德、失的论证没有谁贵谁贱、谁高谁低,是同一个等级、同一个层次的,因为我们都是同一生命体,研习的高度和境界,在于付出的艰辛和了悟的程度,而不是在于研习的类别。可见“失道”也可“得道”,而道学之人却未必是“得道”之人,这样看,世界上无所谓对错。合道、非道皆能升华入道,其能否入道之门径,在于是否能领悟到道性。  第24章:谦虚朴实自强不息 【正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标注】①企者:踮起脚站立的人,虽然暂时高了,却不能长久站立。②或:则、然。【解释】踮着脚不能长久而立;跨步者不能长远而行;以自己为标准不是明智之举;总认为自己正确不能明达清楚;妄自菲薄不利于有所功绩;矜持不前不是发展和长远之道。这些放入道的标准时,可称为是多余和负担。万物都不喜欢这些,所以了悟道德的人不会这样做。【感悟】总结本章,老子认为好高骛远、自以为是,影响自身发展;骄傲自负、妄自菲薄也不是长远之道。因过于谦虚会影响进取心,过于进取则是不谦不明的表现。人之所以企、跨、自见、自是、自伐、自矜正是因为心中求名利,心中有太多欲望的原因,当不被名利束缚时,放下“面子”和所求时,就是同时放下这些入道的负担和障碍,所以追求名利是障碍,追求物欲就像负担,当放下名利、物欲,就能身入清静之境,心入朴素之门。所以,道者应不好高骛远,不沾沾自喜,不妄自菲薄,脚踏实地悟道,平心静气修道。  第25章:天地万物皆源于道 【正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标注】①天:天地万物。②自然:顺势清静之性。【解释】有一事物浑然存在,出现在天地以前,无声、无形,不依靠外力独立存在持久不变,周期运行而不停殆,可以说是天地万物的源头。我不知道她的名字,勉强取个名称叫做道,勉强把他的作用力取名为大,大道包括流逝的过去;包括遥远的未来;她也是事物的本质。所以,道的作用大、宇宙的作用大、地的作用大、人的作用也大。我们所在的领域中有四类大的作用力,人居于其中一种。人法于地;地法于宇宙;宇宙法于道,道法于自然。【感悟】大道无边无际,无名无相,如道学中描述的第36重天——大罗天,为包围天地之外的最外一层,最高一层,其内生天地人三才。所以天地人是道的显精,是大道的显化。大道承载着天地人三才的运行,却再没有任何规则,只是顺应自然。  第26章:有道君王民贵己轻 【正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兹重。虽有荣观燕处昭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标注】①君子:从老子全篇来看,君子的含义指有道的人。②兹重:此重;此项重要原则。③荣观燕处:燕子居于屋檐画梁之上,意指居处的地位高、居住的环境好;指荣显高位。④昭然:心中坦然、清明、不迷惑。⑤万乘(shèng)之主:乘,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乘的数量也代表国家的大小;万乘之主,指君主治理的范围国土辽阔、广袤无边。【解释】看重与看轻之间,应以看重外物为基础;心情平静与躁动相比,应心情平静为本。所以拥有管理权力、符合道德的人,每天行事的原则不应脱离这两个方面。即使地位声誉荣显,也应心中清明、坦然而不迷惑。为什么国土面积广袤无边的君主,会把自身看的比天下轻,这是因为,轻视外物、轻视天下,就失去了行事的基础;躁动乱为,就失去了做君主的原则。【感悟】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所以,能处顺不惊,处逆不变。  第27章:不欲名利心齐万物 【正文】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恒善救人,故无弃人;恒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大迷,是谓要妙。【标注】①善:善于、擅长。②辙迹:车轮经过留下的痕迹。③瑕谪(zhé):瑕,玉表面的斑点、缺陷;谪,谴责、责备。④筹策:计算工具。⑤楗(jiàn):插门的木栓。⑥绳约:绳结。⑦袭明:承袭大道之明。⑧要妙:重要的道德表现。【解释】善于行走的人,没有痕迹可寻;善于说话的人,连贯呼应无懈可击;善于计数的人,用不着计算工具;善于锁闭的人,不用钥匙无法打开;善于绑缚的人,找不到绳结可解,而符合道德的圣人,善于救助他人,没有例外之时;善于救助万物,没有遗弃之时,这可以称为承袭大道慈善奉献、不存差异的明达。所以善长的人,可以称为不善长人的老师,不善长的人是善长人的救助对象。不喜欢做他人的老师,不存在救助的差异性,虽然世事通达,却像迷惑愚笨,这是道德的重要表现之处。【感悟】《道德经》揭示了许多自然规律,是老子对天地之道的感悟和总结,所以圣人融于自然,承认一切好,包容一切坏,在圣人的标准中没有好坏,也无善恶,是承认善,也包容恶的,以平等心看待万物自然。本章中列举了五种善者:善于行走的人、善于说话的人、善于计数的人、善于锁闭的人、善于绑缚的人,显然此处的善者,应解释成擅长于某项技能的人,但还有一种人,就是救助他人的人,这种人老子称为圣人,圣人的“技能”是帮助他人,走出欲望的深渊,帮助他人脱离烦恼忧苦,这种技能是圣人善于救助他人的“能力”,在圣人眼里,所有人没有贵贱、贫富、价值大小。因为圣人感悟大道不为自身,利化万物的性质,所以圣人是出于,救助他人出物欲、出利求的深渊,可见世人中的善长者,是善于某外物,而圣人是善于救助众生的内心。圣人并不是追求为众生做榜样的目的,因为他们的行为是奉献,而不是求取,圣人在常人眼中像是不为自己着想的“愚笨”之人,所以有“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大迷,是谓要妙”。  第28章:心中无极合于道德 【正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标注】①雄:雄性以阳动为主,雌性以阴静为要,雄主阳、主动。②忒:(tè)过于、特别。③无极:无阴无阳,无内无外,浑然一体。④朴:朴素,此处指大道清静自然之性。⑤官长:公众的规范、规则。【解释】知晓雄动,心守雌静,就像天下间的溪水,溪水中石头与水不分,石强水柔渐渐石沉水静,达到雄动与雌静不分,即心中挫锐解纷后,就像初生的婴儿无欲无牵。知晓阳白,心守阴柔,施用于身外天地万物,从而心守上德而不失,渐渐心中归于无阴无阳的无极。知晓荣耀,心守卑辱,就像所有的山谷一样,山谷空虚、旷达,收荣辱于内,虚无一物。心中兼蓄动静、阴阳、荣辱,就会完善已德,归于清静自然之道。以清静自然之道为原则,可以制定律法和规范。圣人依清静之道为原则,制定律法和规则,约束百姓。但清静自然之道分割后就不再是清静自然之道了。【感悟】圣人以清静为目的,欲使世间清静,从而制定律法规范,即此章的“朴散则为器”,而制定后的规范规则,虽以复归清静自然为原则,但施行中,则说明世间已失道。阴符经说:“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即是说:圣人可以依清静自然之道制定律法,但律法却不能使清静之道重返人间。  第29章:去除奢华去除安乐 【正文】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标注】①见:预见。②神器:神圣之物。③无为:顺道性而为。④羸(léi):瘦弱。⑤隳(hūi):毁坏。【解释】以欲望之心求道的,我预见他不能成功。天道是神圣的,不能妄为以得,不能执意以取。妄为者必败,执着者必失,所以圣人以无为行事,没有成败可论,以不执为心,没有得失之说。万物或动或静,或起或伏,或强或弱,或成或败,所以圣人心守大道,去除过于,去除奢华,去除安乐。【感悟】天地万物都有自身的规律性,就像四季的变化,人力无法改变。对于外界过于贪求和执着,最终必然会失去,因为人的贪欲无限,人的寿命有限,有限的寿命中常有无限的贪求,是造成烦恼和忧虑的来源。执着于贪求,执着于财物,对于人的健康和幸福,有百害而无一利,一味追求奢华是无止境的,而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欲心而转变,外界事物的存在都有自身的规律性,所以常有知足心,以平静无欲对待生活,会快乐很多,当不执着于得到时,就无所谓失去,当不执着于成功时,就无所谓失败,不以财物为评价,不以成败论得失,是符合老子思想的。整个社会是需要与欲望为主的,欲望太过社会就会走进欲望的深渊而无法自拔,所以,圣人依清静教化百姓,引导百姓不争不先,不使百姓欲望过多,不以享乐为主,不以享受为社会主流。  第30章:避免战争以善归道 【正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标注】①好还:还本复原,找到原因。②善:仁善,道德之善。③果:成果,程度。【解释】用道的思想指导治理国家,不会以军事力量称霸天下,这种说法是有原因的。战争时,田园荒芜、民不聊生;战争后,必定会出现灾害的年景。圣人的做法是,有一定程度的军事力量就可以了,不会无度的扩张。这种程度可以保障人民正常生活;不会对人民正常生活造成妨碍,不会以武力针对民众;不使军事上产生骄奢淫逸的后果;不计较军事力量得失,不使军事力量无度扩张。因为事物达到壮大、强盛之时,事物就会向反面转化,向反面转化,代表着事物的提前终了。【感悟】战争的损害非同小可,战争造成的伤亡破坏,使有善心之人避免谈及战争,某些人激进的情绪轻谈战争,只能说是不顾后果,没有料想天下百姓的疾苦。战争时,人们不能正常生活,田地荒芜,四处逃难,到处一片废墟;战争后,又会出现天灾,像洪水、虫害、传染疾病的凶灾年景。老子认为,有一定程度可以保护家园的军事力量就可以了,军队应该是有正义仁心的军事力量;保护民众生活;不对内使用武力;不会出现军事上骄奢淫逸的现象;不会无度的扩张军事力量。因为这是背离大道,背离万物的,必然会以失败告终。  第31章:战争贵右丧礼处之 【正文】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以丧礼处之。【标注】①不祥:军队是带给人类灾难的事物,是对人类威胁的事物,所以是不祥的。②或:则,然。③得志:施展功用,并且得到认可。【解释】军队是不祥的事物,万物都会讨厌他,所以,有道的人,不会身居于此。君子起居以左侧为贵,而军队处事则以右侧为贵。战争是不祥的事物,不是君子使用的手段,不得已而使用时,也应该恬静淡泊为原则。即使战胜也不会高兴,战胜高兴的人是以杀人为乐的人,以杀人为乐的人,不会得到天下百姓的认可。喜庆之事以左侧为贵,哀悼之事以右侧为贵。所以战争时,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这是以丧礼的方式对待战争。军队是斯杀之众,应以哀伤、悲泣对待伤亡,以丧礼的方式对待战争。【感悟】老子本章中,用了两次不祥揭示战争的残酷,也表现了自己对战争的深恶痛绝,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急愤与无奈,所以,以战为喜,以战为乐的人,是视生命为儿戏的人,这种人即使有丰功伟绩也不会得到百姓的认可,也不会得到天下万民的拥护。故,道者慈悲,淡泊名利、心态恬静。  第32章:如水合德如海合道 【正文】道恒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命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如川谷之於江海。【标注】①臣:臣服、归顺。②甘露:风调雨顺,雨雪适宜。③自均:民众不用去约束,而能不妄不乱,自我均衡而知足。【解释】道无色、无声、无相,所以永远无法给道赋予一个合适的称谓。道质朴无华,融于天地万物。君王如果能够做到心守无极大道,万物将会按规律各行其是。天地合道、雨雪适宜;君民合道、自足均衡。形象化、具体化道德规律,制定规律,按规律就会明了何时开始,何时停止,止而复始,循环不息。如同道德规律潜移默化天下万物;犹如江河溪水必然流入大海。【感悟】道德如水一样,处于天地万物的“低洼处”,也处于天地万物的根本之处,道虽细微不显,却能引导万物的生长、发展、停灭规律,道如这天地的走向,万物无不臣服,无不归顺于道。道如物体的阴阳两性,合于太极,统一于无极。民众感于阴阳两性相融相合,可以自给自足、不尚名利、不起欲望;君主感于阴阳两性相融相合,不图功绩,不施淫威,君民互爱,百业俱兴;天地感于阴阳两性相融相合,不起灾害,风调雨顺。阴阳两性相融相合时,道的实质就会显现出来,不羡名利,不起邪欲,无虑无忧。   第33章:道者不息善爱不朽 【正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标注】①其所:所,是心念附着之处,指心神附着于身体之中;不失其所者,可以解为懂得养生的人。【解释】能外识为智;能内清为明。胜人者高人一筹,胜已者心性强大;知足的人精神上富有,坚持不懈是有志向的人;不失去生命的人寿命长;而身体消逝,精神不死,可以称为长寿。【感悟】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别人的兴趣、爱好、长处、短处是智慧对外界的了解;而内观自身,能知烦恼忧虑起灭生成,可以称为清明。战胜他人技高一筹,战胜自已心性强大。真正长生的人,身体随时间消逝死去,而精神长生久视于天地,则可以称为长寿或长生。  第34章:大道至高修心无欲 【正文】大道泛兮,岂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恒无欲可名於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标注】①泛:广泛。②名有:这里指占有的意思。【解释】道广泛无边,怎能分出方位呢?道为万物提供生存环境而不推辞,有功绩而不占有,滋养万物而不主宰。道的恒态是无欲望,可以说她是简单低级的,万物都依附于道,道却不主宰万物,可以说她是至高至大的。道以她永远不自以为大,所以能成就至大。【感悟】大道范围无边无际,适用于宇宙中的一切。道为万物提供生存环境,日以继日,从不停歇。道没有欲望,没有贪求,是悟道修心之人,崇尚道德之处。道没有欲望,像简单的事物,但是万物都依附于道,她又是最高、最大、最广的。道像母亲,万物像子女,子女依障母亲的避佑衣食无忧,母亲对子女不要求回报,可以说是“小”;对子女无私的慈爱,可以说是“大”,子女长大成人,慈祥的母亲也不会以任何理由决定左右子女的成长,所以母亲无私无求的爱,也会得到子女的爱戴与拥护!  第35章:天道规则无私奉献 【正文】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标注】①大象:大象无形,这里喻指道。②天下往:往天下;往,去的意思。③乐:娱乐、音乐。④饵:食物。【解释】心怀大道,去世间传播。大道对世间有利而无害,可以使世间达到稳定平安与吉祥。繁华之处人们驻足于娱乐和食物之前,自己讲道之处,却很少有人停留,因为道说出来,平淡如水,不足以吸引人们。道看她看不到;听她听不到;使用她却没有固定的程式。【感悟】道是天地万物繁衍发展的规律规则,老子悟道后,见世间百姓迷于名利情执,致使因果报偿难有出脱,欲使世间清静明朗,所以老子胸怀大道,想要以“道”度化世间百姓,本章即是老子世间传播道的描述,但世人沉迷于声色美食,对于老子之道能听进耳的,却是少之又少。哲学思想,可以引导并带动人类发展,正确的哲学思想,不仅能指导人类的行为,也能带动人类发展与进步;反之,错误的哲学思想,会指导人们走向歧路,老子宣扬天道规则,以引导百姓走上正途,走向无忧幸福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