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糖控制好不好,还要看这个新指标!提醒:这些事没做好,血糖容易飙升!

 童心袁的存档吧 2021-09-09

Image

Image

糖尿病

最近老糖友韩阿姨向栏目组求助:她有12年糖尿病史,一直对自己的血糖非常在意,每天空腹和午餐后两个小时测血糖!隔三个月还去医院化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但不久前却查出了心脏和眼睛的并发症,韩阿姨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自己如此严格地监测血糖和控糖,还是不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养生堂》的老朋友母义明主任帮忙分析,认为韩阿姨的控糖之路上其实有几个被忽视的血糖高峰时段!临床上20%的糖友都有韩阿姨这样的问题,对于这类糖尿病患者,只测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是不够的,这三个数值并不能反映所有糖尿病人可能存在的血糖控制的风险!

Image

到底韩阿姨的控糖出了什么问题?难道糖化血红蛋白不再是反映控糖质量的金标准了吗?

Image


原来在2021年4月最新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对血糖监测确实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糖化血红蛋白之外,还有一个指标需要引起一部分糖友的关注,否则非常容易漏掉自己一天中的血糖高峰时段。

Image

漏掉了这个指标,隐匿的血糖高峰时段无法被发现,长此以往,会加重视网膜病变、蛋白尿发生发展、心脏自主神经病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糖尿病并发症让胰岛素功能衰退更快加大危重症糖尿病者死亡风险

Image

这个指标到底是什么呢?我们稍后为大家揭晓,先来了解一下隐匿的血糖高峰容易出现在哪些时段?

Image

专家提醒,黎明、午后、晚餐后和睡前这几个时段要特别注意。

Image

01
早上五点到七点

这个时间段黎明现象容易发生,专家建议糖友在夜间3点监测一次血糖,早上5点到7点再测一次,如果没吃早饭血糖却比夜间高,则要怀疑黎明现象。黎明的血糖过高说明胰岛功能差

02
午睡时段:午饭后半小时

午饭主食多,且吃完马上午睡,也会产生隐匿的血糖高峰,建议吃完饭后不要马上入睡,简单运动半个小时后再午睡

Image

03
晚餐后

建议晚餐丰富或碳水化合物摄入较多人群,晚餐后两个小时监测一次血糖。

04
入睡前

建议曾经出现过夜间低血糖人群,除了在晚餐后两小时测血糖外,入睡前半小时再测一次血糖

年轻人的血糖值如果在5-6毫摩尔每升之间是比较理想的,老年人或有心脑血管疾病人群建议控制在7毫摩尔每升左右比较理想,如果血糖比较低,可以适当加餐,防止夜间低血糖。

Image

Image

专家提醒,一些不经意的生活小事也可能导致血糖的飙升。

01
睡不好觉

一般,人在晚上睡觉时,血糖值都是很低的,因为人体睡眠的时候升血糖激素都是低值,如果晚上不睡觉,甚至还玩手机、追剧,导致大脑兴奋,升血糖激素升高,血糖就会随之升高,所以睡不好觉的人血糖都不稳定。

02
感冒发烧等

任何的应急状态下,比如感冒发烧、阑尾炎发作时,去查血糖可都会有异常,只不过正常人升高的幅度小一点,且在正常范围内,而糖尿病患者会猛然升高,比如说原来控制在8毫摩尔每升左右,发烧后血糖飙升到12毫摩尔每升。

03
久坐不动

久坐不动、缺乏锻炼,机体的细胞功能越来越差,体质也就越来越弱。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改善体质、增强心功能、增加肌肉,肌肉能帮助消耗和储藏大部分糖原,通过运动增加肌肉,更利于有效控制血糖,比单纯只控制饮食要好。

Image



Image


前面说到的血糖控制好坏的金标准再次更新,有一项指标被纳入血糖控制目标,这项新指标就是24小时内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的时间占比简称TIR),它可以发现隐匿的血糖高峰,帮助我们更精准、更全面地控制血糖

Image

Image

到底什么是TIR?

为什么TIR越高越好呢?

如何进行24小时血糖的动态监测呢?

点击下方视频,听专家详细解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