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与文本近一点,是个奢望吗? 是的,是个奢望!因为,大家都在跑,都在用分钟分割生命时段,学生必须具备在瞬间切换思维的能力。长期处在这种状态下的学习者,往往只能走马观花,浮光掠影。 曾在一个学校与学生交流文本阅读感受,学生几乎全在文本之外奔跑,这样的阅读能力真真堪忧! 那么,如何让学生走近文、走进文本,真正体悟到文本的逻辑与内涵呢? 我做了这样一个小测试,我们通过这个小测试来研究一下学生的阅读思维。 我的测试是,让学生给一篇评论加标题。这个测试并不新鲜,我们主要通过这个测试来诊断学生的阅读思维。 学生加的部分标题如下: 生1:饭圈化追星 生2:迷茫式追星 生3:饭圈对青少年的影响与未来 生4:饭圈的形成与如何改变 生5:饭圈与媒介素养 生6:别让饭圈文化掌握青少年思想 生7:青少年与饭圈模式 生8:如何看待青少年追星 生9:莫再盲目 生10:追星变了味 生11:虚拟与现实的尺度 生12:莫让“饭圈”的盲目言行绊倒青少年的明天 生13:盲目追星的非理性 生14:“饭圈”带来的网络媒介素养危机 这些标题真实地反映了学生文本阅读的误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1.与文本信息关联度极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