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站在腊八望见年

 颍河东流 2021-09-11

                         站在腊八望见年
    前天上午,接到单位同事的电话,说他孩子后天也就是腊八结婚。
   同事说的腊八这个字眼眼,让我感到惊讶,稀里糊涂地咋就腊八了,腊八到年就在眼前。
   今晨跑步路上,脑子里不由自主地想起腊八的事情。

   也难怪,从小只有阴历的概念,大了参加工作后也只有阳历的概念了,具体阴历几,没有多少印象,所以听同事说腊八,才猛然觉得今天就是腊八。俗话说,吃罢腊八饭,就把年货办。但现在,尽管是腊八,对年一点感觉也没有。
   记得小时候过腊八,学校是不放假的,农村的腊八也没有啥特别的地方,就知道中午要吃米饭。
   腊八那天中午饭,我家一般是咸米饭,父亲早早赶集,买回来大米,中午母亲做咸米饭,就是大米熬成粥后,里面放入青菜和盐,然后继续熬一会,熬到浓稠状就行了。

   吃饭的时候,父亲先盛一小碗,分别在院子里两颗枣树上抹点咸米饭,听母亲说,这寓意来年枣树多结枣,枣树结枣多,小麦大丰收。
   当然,这也许是上辈流传下来的习俗,父亲只是坚守这一习俗而已,因为见他年年腊八枣树上抹米饭,也没看到枣树上能多结枣子。
   上午放学回来的路上,同学们一路上吵吵,乱开玩笑,说,你家今天腊八拉糊涂(老家有把稀饭称糊涂的),大人小孩都糊涂;你家今天腊八拉面汤,大人小孩打饥荒等等。有的因为对方说的难听,骂起来,还有的抱着摔轱辘,就这样,打打闹闹回了家。

   不过,吃罢腊八饭,农村开始做过年的准备工作了,男的下粉条,整理房子等,女的纳锅拍子,用高粱杆上面的廷子,经过好几道工序才能做成,用于盖锅,盛放饺子啥的。
   而真正买年货,一般过了祭灶,反正记得我父亲一进入腊月,天天赶集,能一直赶到年三十,母亲为了这也没少嘟囔他,说他赶俩集东西不就买回来了吗,天天赶集。估计这也是农村人过年的习惯吧,天天赶集天天买,一直买到年三十,图的是忙着,图的是赶集的气氛,图的是浓浓的年味儿。

   随着父母的相继离开,好几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更体会不到无论风雪阻隔,也阻挡不了回家过年的迫切心情了。
   记得往年过了祭灶,给老家的二哥、三哥打电话,问他们年货准备的咋样了,他们还都在县城里打工,说放假了一个集就买回来了,在他们身上,再也看不到父亲那时候进入腊月就赶集的影子了。
   我想,随着时光的流逝,到孩子们这一代,古老的过年习俗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吧。
   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古老的习俗传承,已经渐渐淡化,这也是让许多人感到,越来越没有年味的主要原因吧。
   站在腊月忘见年,而此刻,我的思绪,也飘向远方的故乡……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