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 ‖ 老家的牵挂

 颍河东流 2021-09-11

                          老家的牵挂
                      文图:颍河东流
      心里早想写这篇文字,迟迟不敢动笔,怕被士彬弟看了笑话,因为他是科班出身,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毕业的,他是正规军,咱是业余的,上不了台面。
     想一想,已经有快两年没去士彬老家看望二位老人家了,主要是疫情的原因,也有其他因素,没去不代表心里不牵挂,其实在内心,早就把二老当成了自己的父母。

     自从2017年去士彬老家看望二位老人,再也忘不了她们,她们和我的父母非常相似,敦厚朴实,待人亲热,去了仿佛回到自己的老家一样,所以每次回老家,就不由自主地往赵集拐一下,享受一下家有父母的亲情与温馨。
     每次到了那,我推开大门,喊了一声:“大娘,我又来啦。”
     大娘边笑边应声说:“好,啥时候回来的啊,赶快坐。”

      大伯不善言辞,就知道笑,明知道我不抽烟,还是紧走几步,去堂屋里拿烟,拿了烟出来,一个劲地让我吸。
      于是,就在小院里和二老捞起来,话都是大娘说的,大伯在一旁憨笑着。大娘多次说,还是你们战友亲啊,士彬就是太忙了,没时间回来。说起士彬弟,看大娘的眼神,还是挂念儿子的,天下父母都一样,不管儿子多大,总是牵挂着在外的孩子。

      能有幸遇到这么慈祥善良的二位老人,还得从三十多年前的军营说起。
     1987年,士彬弟入伍的时候,到我们团新兵军训,碰巧分到我营住宿,当时我是营里文书,与士彬有过接触,知道他是老乡,对他印象颇深。后来他们集训结束就回部队了,但士彬邮购的书籍寄到了营部,因种种原因没有联系上士彬,退伍时我就把书带回来保管着,一直到2017年才联系上士彬。此时,得知士彬弟现已经是《解放军报》大名鼎鼎的记者部主任了,并担负着特殊的工作重任。

     想来,士彬与我有着相同的经历,都是农村贫苦子弟,父母是以种地为生老实巴交的农民,为改变自己的人生,参军入伍,希望在部队拼出自己的一片天空。遗憾的是,我仍回来修理地球,士彬弟功成名就。
     看到士彬,就仿佛看到当年我的影子,入伍前,士彬写小说,我写的作文被班主任贴在墙上当范文。看到二位老人,就好像看到了离去的我的父母,一种亲情在心里油然而生,也替士彬弟高兴,二位老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真正体会到家有父母的幸福。

      忘不了每次去,大娘拉我的手说:”孩子,你吃了饭再走。”
     忘不了大娘去门前的小菜园给我摘黄瓜、西红柿吃。
     忘不了大伯把我送到门前的路上,老远还看着我……
     战友情,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亲情,而战友的父母,从心底自然而然地当成了自己的父母,在我心里就是这样的体会。
     翻看着手机里的图片,看到温馨的农家小院,慈祥的二位老人,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下次回去,一定要去看望她们!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