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新了-第91弹】达雷妥尤单抗治疗新诊断的轻链淀粉样变性

 念晨1 2021-09-12

上新了

CLINICAL TRIAL

图片

· 轻链淀粉样变性(AL)是由 CD38+ 浆细胞的扩增,分泌错误折叠的轻链,形成沉积在组织中的淀粉样原纤维,导致器官损伤,常见的是心脏和肾脏

· 标准治疗类似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法,其中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的组合是最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案。然而完全缓解率仍不理想,早期死亡率很高,并且经常观察到与治疗相关的毒性反应 

· 达雷妥尤单抗是一种人 IgG-κ 单克隆抗体,靶向浆细胞上的 CD38,具有直接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机制 

· 全称:Daratumumab-Based Treatment for Immunoglobulin Light-Chain Amyloidosis

· 旨在评估皮下注射达雷妥尤单抗联合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在新诊断的 AL 淀粉样变性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受试

入组标准:

  • >18 岁,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全身性 AL 淀粉样变性(≥一个器官)

  • 有相应的血液系统改变

排除标准:

  • 既往接受过 AL 淀粉样变性的治疗

  • 有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

  • 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performance-status score ≥ 2

  • GFR ≤ 20 ml/min/1.73 m 2体表面积

  • 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证据 (BNP > 8500 ng/L)

  • 收缩压低于 90 mmHg

  • 符合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分类的IIIB 或 IV 期

干预措施

  • 达雷妥尤单抗组(n=195,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 达雷妥尤单抗 )

  • 对照组(n=193,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

试验流程图

图片

结局评估

主要终点事件

  • 血液学缓解率

  • 器官治疗反应

次要终点事件(按等级排序):

  • 生存期

1

基线资料

· 中位年龄为 64 岁(34 - 87),自诊断以来的中位时间为 43 天(5 - 1611) 

· 共有 254 名患者(65.5%)有两个或更多器官受累;71.4% 的患者有心脏受累,59.0% 的患者有肾脏受累 

· 两组的基线值没有差异

图片

2

血液学缓解率:达雷妥尤单抗组的 104 名患者(53.3%)vs 对照组的 35 名患者(18.1%)(相对风险比 2.9, P<0.001);在亚组中,血液学完全缓解的患者百分比在达雷妥尤单抗组中也强于对照组;游离轻链水平≤ 20 mg/L的频率在达雷妥尤单抗组高于对照组(70.5% 对 20.2%)

图片

3

心脏反应:6 个月时出现心脏反应,达雷妥尤单抗组 118 例(41.5%)vs 对照组 117 例(22.2%)

肾脏反应:6 个月时出现肾脏反应,在达雷妥尤单抗组为 117 例(53.0%)vs 对照组 113 例(23.9%)

图片

4

达雷妥尤单抗组与对照组相比,无主要器官恶化或血液学进展的生存期更长(相对风险比为 0.58,P=0.02)

图片

不良反应

· 43.0% 的达雷妥尤单抗组 患者 vs 36.2% 的对照组 患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不良事件导致终止试验治疗的患者百分比在达雷妥尤单抗组为 4.1% vs 对照组 4.3% 

· 试验期间共有 56 例死亡:达雷妥尤单抗组 27 例 vs 对照组 29 例;达雷妥尤单抗组 23 名患者 (11.9%) vs 对照组 14 名患者 (7.4%) 的死亡归因于不良事件 

· 达雷妥尤单抗组血液学不良事件、感染和周围神经病变增加, 但 3 级或 4 级周围感觉神经病变的发生率较低且两组相似

图片

意义:

  • 基于单克隆抗体的治疗由于其高特异性和最小的脱靶毒性,彻底改变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案

  • 2021 年 1 月 15 日,FDA 加速批准达雷妥尤单抗联合治疗用于新诊断的轻链淀粉样变性患者

  • 达雷妥尤单抗也可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 AL 淀粉样变性,而且单药的疗效似乎并不低于组合的疗效

图片

结论:

在这项涉及新诊断的 AL 淀粉样变性患者的前瞻性随机试验中,在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的基础上加入皮下注射达雷妥尤单抗可显着改善结果

点击左下角的“原文链接”可以下载原文

By 肾世风云·很咸的饭团🍙

本周精华

【肾世图卷】慢性肾脏病中的心血管疾病

【不正经医学·第91弹】为什么夏天脑筋转不动

【C>P<C丨第91弹 】80岁男性,蛋白尿+镜下血尿+多发性骨髓瘤

学术群邀请函

肾世风云”开放以下三个学术群:

  • 太医院,主要以肾脏病理和CPC讨论为主

  • 太学院,讨论肾内科科研(包括临床和基础科研)及最新进展

  • 翰林院,主要讨论肾内科其他临床相关问题,包括国外学术论坛上的热点、最新临床实验结果、临床指南等

如要加入这三个学术群,请点击下方二维码,告知真实姓名和医院全名,并注明希望加入的学术群名称

要加入

图片

就点我吧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