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压高,只因阳气少!一张升阳气的方子!化解“高血压”症!

 松静空空 2021-09-14

中医,其实它只是一门手艺。给人看病,靠的也是手艺。你能治疗多大的病,考的就是你的手艺,手艺好不好,就决定了你能不能有饭吃。

小小医方是个中医小白,一个最不起眼的中医文化传播人,只懂一点皮毛。

今天我要传播的是朱文峰先生的一张方子——

熟地黄20克,石决明15克,白芍12克,山茱萸10克,制附片10克(先煎),怀牛膝10克,枸杞子10克,炙甘草6克,肉桂3克。

这张方子有什么作用呢?补阳气、降血压。

血压之所以高,就是因为阳气少。所有。要补阳气降血压。

图片

朱文峰,1941年出生,2009年离世,生前系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主任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他在中医诊断学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很多人都可能看过朱师讲的课程《中医诊断学》,点击下方链接,按步骤可以免费领取!

图片

1973年的一天,有一次,朱师接诊了一个40岁左右病人。

这个病人,就是高血压。

当时的症状,面色发红,额头出汗,看上去患者很热。却穿长衣长裤。

这是怎么回事呢?

询问的知,患者全身上下,就是头爱出汗。脖子以下的部位,基本没汗。不但没汗,而且下肢清冷,有畏寒感觉。

诊察发现,尺部脉偏弱,舌体只是略略偏胖,舌苔其余正常。平时,总感觉头重脚轻,有时候还头晕头痛,胸闷心悸,腰酸,夜尿频繁,小便多,嗓子干,睡眠不好。

图片

朱文峰老师就用了上头开篇提到的配伍。

熟地黄20克,石决明15克,白芍12克,山茱萸10克,制附片10克(先煎),怀牛膝10克,枸杞子10克,炙甘草6克,肉桂3克。

结果,患者在连服十多剂以后,头不出汗了,血压也下来了,诸证也悉平了。接着,原方去掉决明子,继续调治一段时间。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患者的问题,属于阳虚型高血压。

这个肾阳不足,为什么会让患者高血压、脑袋冒汗、失眠不安、咽干口干呢?

患者的问题在于,虚火上炎。

就是,肾阳本来就该好好地被储存在下焦。如果肾阳不足,阴寒之气就偏盛。阴寒之气偏盛,阳气被逼走了。这就好比一山不容二虎。

阳气一般往上走,到了头部。虚热迫汗外出,于是,患者就冒汗。虚热也会灼伤津液,于是嗓干、口干。虚热扰心,所以睡不好觉。当然,也是因为血热上壅,对患者血液形成了强力地推动,于是血压高。

这么分析,不知道大家懂没懂?

这个时候就很简单了,把上壅的虚热引导下去就化解问题了。

图片

怎么引导?用清热、引血下行的药,固然合乎道理,但是,关键还是要滋补肾阳。别忘了,阳气上壅,是因为下面太寒!

我们在看看朱师的这张方子——

熟地黄20克,石决明15克,白芍12克,山茱萸10克,制附片10克(先煎),怀牛膝10克,枸杞子10克,炙甘草6克,肉桂3克。

白芍、牛膝、石决明清热、降压、引血下行的药材。制附片、肉桂滋补肾阳。熟地、山萸肉、枸杞子滋补肾精肾阴。

如此一来,肾阳充足,虚阳下潜,问题就缓解了。

其实,这个过程,中医又叫“引火归元”。就是通过温热药,把虚火降下来。

本文理论依据:《中药学》、《中医内科学》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不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