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船舶吃水

 踏雪无痕zmbk92 2021-09-16

结构吃水是指该船设计时,船体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吃水,只在船舶结构设计过程中使用.
设计吃水是指设计状态下,船舶满载时所对应的吃水,此时空船重量等一些数值都是估算出来的.
满载吃水是指船舶建造完成后,满载时对应的吃水
结构吃水就是船舶结构能承受的最大吃水,简单说在做强度计算时采用的是结构吃水而不是设计吃水。结构吃水的提出有很长时间了(应该有30年)。现在说来很简单,但这个概念有一个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一开始,结构吃水比设计吃水大得不是很多,常常是200300mm,是船厂选取的,作为设计裕度用来保证船东在载重量上的要求,与所装载的货物性质无关。后来,这个概念被船东加以发挥,使结构吃水大大增加,现代船舶的结构吃水有大出设计吃水3m多的。船东是从经济的角度出发提出加大结构吃水的。过去各种使费例如港口使费常按吃水来收取,由于没有结构吃水的概念,所以按设计吃水收取。因此船东为了少付钱就要求船厂保持设计吃水不变而加大结构吃水,这样做载货量增加但港口使费不增。后来港口当局采取措施扼制,但结构吃水仍然保留着,船舶在装载轻抛货时用设计吃水,装载重货时用结构吃水,使得港口收费更加合理,船东仍然可以节省费用。应该这样说,结构吃水和过去的遮蔽甲板一样,都是船东为了节省港口使费的产物
如果结构吃水设计吃水相同又会如何?这样的设计不行吗?没有规范或公约这样规定吧?
答案是:当然可以!
从船舶的经济性考虑,取结构吃水与设计吃水相同是最好的!
如果各位注意一下当今国外的一些设计图纸上标注就可以发现:当今的船舶结构图纸上都是只标注有结构吃水。也就是说:我们所谓的设计吃水就是结构吃水了。当然一些船舶同时也会标注有夏季吃水(Summer Draft,但这个吃水与结构吃水是相同的。
当然,这样的设计在校核船舶的结构、干舷和稳性时,都是取这一吃水进行校核的。
总结:
最专业的、精到的设计应该是:只标注结构吃水(ScantlingDraft夏季吃水(Summer Draft)”
结构吃水是针对船级社的;夏季吃水是针对法规或公约的。把两者分开标注是很好的。
两个吃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果不同时,夏季吃水肯定是小于结构吃水的。
当然,载重线标志的吃水就是夏季吃水了!如果你的结构吃水高于夏季吃水,而稳性和干舷在结构吃水时都能满足要求,干吗不把载重线标志提高到这个吃水?如果你设计出这样的船舶,那就是浪费船东的钱,船少装货了。
如果船舶在结构吃水处勘划载重线标志,这就意味着船舶能够满足船级社规范的强度要求(局部强度和总纵强度),同时也满足法规或公约的干舷和稳性(完整稳性和/或破舱稳性)了。
如果设计公司需要考虑船舶的设计状态,也就是与船东签订合同时敲定的、设计时能够达到的船舶技术状态。如:在一个约定的吃水下,船舶能够达到多大的航速?因为船舶在交船前,很少有可能在夏季吃水时测定航速的。故一般是采用约定在低于夏季吃水的某个吃水测量船舶能够达到的航速。而这个吃水往往也不能达到所谓的设计吃水

我们的船人以前用的设计吃水无非就是定出一个比结构吃水小一些的吃水,以期给船舶的结构留出一个强度的余度而已,根本不是什么最佳设计状态的概念!确实也是有一些船人是以这个吃水去估算船舶的阻力、选择主机和螺旋桨的。他们也更多地选择这个吃水勘划载重线了。而留出了这个吃水差就作为船舶的强度余度了。
所以,目前船舶的设计已经是围绕着船舶的夏季吃水进行了,而且就取这个吃水为结构吃水了。
船舶的吃水分为设计吃水(Designed Draft)和结构吃水(Scantling Draft),结构吃水比设计吃水大。
  船舶之所以设立设计吃水和结构吃水是因为,船舶设计的时候需要进行两大块的计算,分别是稳性计算和结构计算,前者保障船舶运营过程中的稳性安全后者保障船舶运营过程中的结构安全。
  稳性计算的时候需要有一个标准,这个时候的满载吃水定为设计吃水,在该吃水状态下考核航速,作为核算稳性的一个工况等。但是有时候船舶装载密度大的货物,比如钢板,货物重心很低,即使多装载,超过了设计吃水从稳性方面来讲也是安全的,于是就有了一个新的说法,重载,但是接下来的问题是,重载时虽然稳性没问题可是按照设计吃水核算的结构在重载时是不安全的,于是在船舶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定义了一个结构吃水(大于设计吃水),按照结构吃水进行结构计算,这样以后运营过程中即使重载超过设计吃水,只要没超过结构吃水船舶也是安全的。
  设立结构吃水还有一个目的,为以后船舶改装留有余地,毕竟船用设备可以随时更换,船体结构是要伴随整个船舶生命期的。
  一般散货船、干货船、工程船两个吃水不一样
规范对最小干舷是有要求的,当货物的积载因数较大时,设计干舷可能不满足规范最小干舷,这时一般是加大型深以加大干舷,但这时船舶排水量就有较大富裕,对经济性不利;因此在加大型深的同时也加大结构,使结构强度满足最小干舷时的强度要求,这样当装载积载因数较小的货物时就可以多装。在这种情况下结构吃水和设计吃水还是有较大区别的
看到很多地方都会提到设计水线长和设计水线乘以96%这两个数据,查书时发现和计算浮力中的附体体积系数k很相似。如果我的猜测正确,能不能认为这是考虑到外板厚度及其他附体后取的一个通用系数呢?
刚找了一下设计水线和载重线两者的关系:
设计水线也就是指设计船舶满载时的吃水水线. ——通过对干舷的校核留足干舷——
而载重线的勘划又分为季节性载客载货船舶及A.B.CJ1 J2航区,.先通过设计部门对最小干舷的校核确定设计水线
也可以这么说..载重线是根据对干舷校核后勘画的..对适航于各级航区的又不同..
载重线与载重水线不同,,
载重线,,指船舶能载货所达到的极限位置
载重水线指某一载况下的水线也就是通常说的某一吃水深度时的水线.

应该是——夏季载重线低于或等于结构吃水,但绝大数情况是相等。
因为设计时先假定一个结构吃水,都按这个参数计算,夏季载重线是到快交船时才通过现场测量最中确定下来,这时有两种情况。
1.
如果夏季载重线高于结构吃水,那个就把夏季载重线下移到结构吃水,所以相等。
2.
如果夏季载重线低于结构吃水,那么就保持不变。
总之,既保证结构安全,又保证有足够稳性。

重载指的是装载重货,但未满仓,吃水达到结构吃水,
满载指的的是均匀装载,满仓,达到设计吃水,
轻载指达到出航的最小吃水,一般也指最小运营吃水。

设计吃水、最大吃水、结构吃水、实际吃水四者的区别:
设计吃水(Designed Draft)就是型吃水;最大吃水是设计吃水加龙骨厚度;
结构吃水(Scantling Draft)是指船体结构强度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的吃水。《船舶静力学基础知识》对结构吃水的定义是:对富裕干舷船,在设计时保证最小干舷所求得的最大装载吃水Tmax,并使船体结构设计符合Tmax的要求,则此Tmax为结构吃水。可以这样理解,船舶载重达到结构吃水时,不符合法定干舷的要求,但是此时的船体不会因强度不够而断掉,只可能因不满足法定干舷而有沉没的危险。
实际吃水就是船舶某具体状态时的实际水线面到龙骨下缘的垂直距离。
船舶设计两个吃水时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
、钻航速问题与装载量问题的空子:有时候,船东考虑装载量要达到一定的程度而航速又要达到多少才行。当我们设计时发现,原仅考虑单一吃水是无法保证两种结果都能满足。因此,设计时就要考虑用设计吃水来考核航速,用结构吃水来考核装载量。
2
、设计时,虽然单一吃水也能满足航速与装载量指标,但担心到会由于空船重量估算不足(估算轻了,但实际值却超了)而导致装载量达不到时,就会考虑设定一个设计吃水,以保证交船时因空船重量估算不足而要更改设计吃水,其船体构件也能满足计算要求,而不用重新计算,因为结构计算时,都是计算至结构吃水的。设计吃水可以等于结构吃水。
3
、无论是设计吃水还是结构吃水,稳性计算都是计算至最大吃水,即结构吃水。¬
4
、一船中大型船舶都会考虑采用两个吃水,而且两个吃水相差也较大,有时候甚至相差2M左右。但小型船舶很少考虑,即使考虑了,一船也只是相差200MM左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