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年后,重读《百年德鲁克》

 彭信之管理识堂 2021-09-17

收到华章出版社寄来的《百年德鲁克》第二版,一直爱不释手。

十年前初读此书时,我才刚刚一只脚踏入德鲁克学院的门槛。那时候读此书所总结的“1358”的概念时让自己找到了可以快速了解德鲁克管理学的钥匙,时过境迁,再读此书,惊喜在于看到那国毅老师的持续向学的精神。

书中增加了很多的案例,这些案例可以显示出德鲁克管理思想是如何帮助今天的企业获得新生命的,当很多人都在谈德鲁克是否已经过时的问题时,我们通过不断的实践看到的是,德鲁克思想对于今天企业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和知识工作者大潮之时,正当时。

什么是德鲁克的“1358”?

确认,做为德鲁克思想的任教老师,如果快速准确的向同学们介绍清楚德鲁克管理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需要些功力的。那老师把四个关键点总结出来,看起来确实是简洁很多,虽然解读起来要花不少笔墨,但如果只是要提纲挈领,那么下面这四句话再适合不过。

管理的一个定义

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管理的三大任务

任务之一:实现组织的特定目的和使命

任务之二:使工作富有成效,员工具有使命感

任务之三:处理对社会影响与承担社会责任

管理者的五项工作

第一,设定目标。

第二,组织。

第三,激励和沟通。

第四,评估绩效。

第五,培养人才,(包括自己)。

企业的八大目标

一、营销

二、创新

三、人力资源

四、财务资源

五、实物资源

六、生产力

七、社会责任

八、利润需求

学习德鲁克思想正当时

很多人学得德鲁克是工业时代的人物,距离今天已经非常遥远,不值得学习,这样的说法本身就是无知的表现。

我之所以说的如此决绝,其原因并不是要搏人眼球,而是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工业时代的代表人物是泰勒和福特,二人一个做理论研究,一个做实践探索,将科学管理发展到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德鲁克是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的领军人物,他观察到的是知识工作者正在成为社会的主主流,而对于他们,我们并不知道应该如何去管理,因为从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和泰勒学会了如何管理体力工人,在整个20世纪,科学管理让体力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提升50倍,以至于直到今天,我们谈到管理,还是停留在工业时代,然后以对待体力工作者的方式在管理着知识工作者。

德鲁克所说的下一个社会,就是知识社会,我们对这个社会同样充满陌生感,往往是好像是在盲人摸象一般,知道了一点点,就以为是全部。德鲁克对此在他的一系列著作中花费大量笔墨去描写,让我们有可能以主人而不是奴隶的身份进入这个世界,而决定权就在我们的手中。在知识社会,将真正实现人人平等,有趣的是,德鲁克的判断标准是因为知识不是财富,不可继承。所以,人人都有机会。

在那老师的书中,放了很多中国人自己的案例,让这本书读起来轻松又亲切,正如德鲁克所说:“中国的管理者必须是中国人自己培养的,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了解自己的人民,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这些案例让我们可以离德鲁克更近一点,而不是更加遥远。

同时,我也要郑重表态,德鲁克这座移动的灯塔,在今天学习是非常适合的,这会让处于知识时代的我们不会被信息太多而困扰,反而通过对这个时代的了解,穿过重重迷雾,看清知识时代的本质,如此才不会无故的黯然伤神,才会一直可以看得到希望。

我与德鲁克

书中有一段文字介绍了那老师是如何走上德鲁克之路的,讲述了自己在1998年离开国企加入光华集团的故事,讲述了他和邵先生之间的诸多故事,讲述了其如何将自己的视力留在德鲁克的字里行间,讲述了德鲁克学院如何从零开始一步步开展业务,读到20000年9月20日零晨三点,那老师在德鲁克的书上写下自己的座右铭:管理的终级之善是改变他人的生活。

这一切,深深的打动了我,书中自然有很多精彩的解读,不用我在这里再花时间说明,但是这段和那老师自己亲身经历有关的故事却是让我印象深刻。身为老师,如果能够做到不忘初心,就不会被掌声所困扰,就会在正确的路上走的更远。

我同样想起了自己那个最重要的职业生涯决策。

2005年的11月11日,德鲁克去逝,直到今天我依然清晰的记得那时的一个场景,我习惯性的在街边买了一份《中国经营报》,非常惊讶的发现:怎么整个报纸都是黑色的,最上面的一行字是这样写的:彼得在对岸,我们在河中央。

德鲁克对我的影响是什么?昨夜思绪纷扰,事实上,我的人生就是因为德鲁克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这一切的源头,就是本人对管理学的真正兴趣源于德鲁克。

我是学师范出身的,刚刚大学毕业之时分配到了一所学校教书,讲授的科目是政治课与历史课,2004年初,当我开始走进创业的征程时,其实对管理依然是一无所知的,只是凭着热情开始那段不一样的人生旅程。

在三个合伙人中,大概我是属于最小白那一个了,没有大企业的工作经验,对管理一无所知,只是因为在人品方面信得过,在专业技能方面还不错所以加入进来,几个人东拼西凑了一些钱,注册了公司,就开始了创业之旅,那时候没有什么天使投资人一说,资金链也很紧张,中间遇到很多创业公司在初期都可能会遇到的危机,人员磨合不足,股东出走,业绩低靡,在经历了接近一年的动荡之后,公司才慢慢的稳定下来,有了一些稳定的客户。

这个过程改变了我对创业最初的梦想,清醒过来也知道了创业为艰这一说实不为过,细细想来也明白自己的问题:对管理的一无所知让遇到任何问题时只会硬打硬冲,完全没有章法,不会处理与员工的关系,不懂得业务营销的基本知识,总之,仅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方法的指引。

我于是开始跑书店,买了一些管理的书和视频课程学习,但学来学去觉得问题重重,大多数管理学的作品都是极其晦涩难懂,要不就是离题万里,不知所云,要不就是顾左右而言他,对实质性问题浅尝辄止,大约也是因为自己没有管理学基础的原因吧,所以看来看去也没有什么心得,觉得管理学之复杂实在是让人找不到有效的学习路径。直到2005年当我看完了那份报纸之后,买了第一本关于德鲁克的书,因为报纸中有一份挽联是比尔.盖茨写的“如果你打算读一本德鲁克书,一定是《管理的实践》”。

在创业的日子里,我是住在公司的库房里的,旁边堆满了各种器材,在房间的一角,我放了一张行军床,一住就是三年。然后也就是在这里,开启了自己对德鲁克的兴趣:每天吃过晚饭一个人坐在床边,翻开《管理的实践》读了起来。

那个场景记忆犹新,在最开始的时候读的时候很是艰难,虽然很想看懂,但每天大约也就是看一到两页,整个人就困的不行了,然后倒头直接睡去,这样的情况陆陆续续的过去半个月才好了起来,在看到第五章以后,晚上的状态就变得越看越兴奋起来,在德鲁克设置的问题引领之下,抽丝剥茧,娓娓道来,有的时候我甚至感觉不到自己是在看书,好像德鲁克老人就坐在我的旁边,温和的笑容,看着我的眼睛,一字一句的说出他的观点,虽然和我看到的是相同的事实,但却用他独特的表达方式,或者是提问,或者是讲述一个案例,去引发你的思考,常常另人拍案而起,兴奋的直跺脚。后来在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张瑞敏先生的序言时才知道,这是很多读德鲁克书的人的共同特点。

读《管理的实践》有一句话另我印象深刻:“企业需要的管理原则是:能让个人充分发挥特长,凝聚共同的愿景和一致的努力方向,建立团队合作,调和个人目标和共同福祉的原则。”,这句话让我顿有茅塞顿开之感,对管理的感觉也亲近了好多,于是开始诵读德鲁克书中的一些句子,直到把这本书完整的看完仍意犹未尽,于是在当当网买了一整套德鲁克全集,真正开启了我的学习之路。

时至2012年,34岁的自己正式加入了德鲁克管理学院,我的职业生涯正是从这里正式开始启动。2016年,我终于有机会走进位于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德鲁克研究生院,走进德鲁克故居,当我坐在德鲁克的办公桌旁,坐在他曾经用了很久的办公椅上时,回望2005年那个无助的少年,感恩此有生有幸得遇导师,更因为德鲁克结识一班的朋友与同事,人生际遇从此不同。

就像德鲁克所说的,管理学的终级之善是让人一个人可以生活的更好,这个人包括我们的顾客、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员工和我们自己,这才是重读《百年德鲁克》留给自己的最大感动。

彭信之
------------
子曰德鲁克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用走心的文字让东西方管理思想交流碰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