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主快速学习法

 天地人心灵家园 2021-09-17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信息如同潮水一样不断涌来,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已经无法应对新知识的洪流。芝加哥大学教育研究所的哥特・莫斯博士发明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自主快速学习法,它能使人们掌握新知识的速度提高5倍。
  自主快速学习法包括探索研究和解决课题两种方法,前者偏重于自主思考,多用于知识的学习;后者偏重于技术,多用于技术发明和创造。
  
  主动学习发掘学习潜能
  
  经常听到有同学抱怨:“我天生脑子笨。”这句武断的话,也许会将蕴藏在你大脑中的巨大潜能埋没殆尽。科学研究表明,每位中学生的潜能都是非常巨大的,而开掘这种巨大潜能的关键在于,自觉主动地学习和创造性地探索。
  潜能,又叫潜意识。美国知名教育培训专家、潜能大师博恩・崔西指出:潜意识的影响力是显意识的3万倍。
  潜意识为什么具有这样巨大的能量呢?科学家认为,人的大脑由延髓至额前叶共有7层,它是人类潜意识的重要储藏仓库。你可能没有兴趣去研究大脑的神经生理结构,但是肯定会对以下的资料感兴趣:
  1.人类的大脑只有1.5公斤左右。对一个75公斤重的人来说,这只占身体质量比例的1/50;
  2.这“小东西”让心脏每天不假思索地跳动100万次;
  3.它令眼睛可以辨别1 000万种细微的颜色;
  4.它使肌肉(如果全部向同一个方向运动)产生25吨的拉力;
  5.它由100亿个脑细胞和10兆亿个神经交汇丛组成。整个大脑的神经网络,足足有10英里长。
  这些关于大脑的资料是令人惊异的。英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托尼・布赞指出:“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
  根据科学研究得知,一个正常的大脑记忆容量有大约6亿本书的知识总量,相当于一部大型电子计算机储存量的120万倍,它使你从出生开始每一秒钟可存储1 000条信息。
  人的大脑是个无尽的宝藏,可惜的是很多人都忽略了如何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潜意识中激发出来的能量。到目前为止,即使世界上记忆力最好的人,其大脑的使用率也没有达到其功能的1%。很多同学由于无知,妄下了“我脑子笨”的错误结论。事实上,如果采用正确有效的方法开发巨大的大脑潜能,你就能变成天才。
  开发大脑潜能,正确的策略是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自身潜能的开发,而真正打开“主动精神”开关的人正是你自己。那么,怎样做才能够打开这个开关呢?
  有一种自动上弦式手表,这种手表带有自动装置,只要手腕动,装置就会自动上弦,因此用不着每天用手上弦,表也会自己运转。自觉主动地学习跟这种手表的原理相同,如果我们掌握了“自动上弦式学习法”,当然就不用老师和家长催促了。
  
  自觉主动地学习能更好地培养创造力
  
  创造力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创造型人才是21世纪的精英人才,自觉主动地学习,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必然要求。
  创造力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之一。它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里的产品含义很广泛,它既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具体来说,判别创造力高低的标准是看其产品是否新颖、是否独特、是否有个人或社会的价值。
  创造力并不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的创意,而是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新事物、帮助人适应环境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创造力的培养,实际上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最重要、最积极,最有生命力、最有带动力的一种思维。你是否富于创造性思维,是决定将来是否有大的创举与成就的关键。所以,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至关重要。
  兴趣是创造的先导。许多科学家进行科技发明的生动事例,都会对我们产生激励作用。我们只有培养追求知识的浓厚兴趣,激发自己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探索,才能点燃我们的思维火花,并使之久燃不息。
  强烈的好奇心和永不满足的求知欲,是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最有效动力。我们平时做事时就要积极主动地多问几个为什么;对于大家都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们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对于一些能解决的问题,要尽快找出突破口。对已有的知识结构加以调整,重新排列组合,也可以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学习有3种类型:接受性学习、模仿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就是要在学习中运用创造性学习法。具体而言,创造性学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创造性解题
  创造性解题包括一题多解、巧解,对结果进行判断、分析和推理,对题目进行分析和优化等。一题多解可以活跃思维,为在从事实际工作时针对同一问题设计多个方案奠定基础。巧解就是要用最巧妙、最简单的方法解题。比如一些奥林匹克竞赛题,有时我们用常规的思维解答很困难,一些初等数学的问题用高等数学方法也难以解答,如能找出巧解的办法则很简单。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解题时从来不满足于一种解法。华罗庚初中毕业后没钱读高中,为能在毕业后找个养家糊口的职业,经过一番努力,他考取了职业学校。没想到,这个学校的数学老师水平不高。有一次,这位老师发数学测试卷子,他先发自认为是好学生的卷子,然后发中等的,最后才发他认为成绩最差的学生的卷子。发到最后一个,他声色俱厉地喊道:“华罗庚,你为什么错了这么多?”
  原来,华罗庚并没有用老师教的课本上的方法解题,而是用了自己创造的“直接法”来解题。
  “老师,我这样做是有道理的!”华罗庚说。
  “那好,你上来讲讲!”华罗庚理直气壮地走上讲台,一面在黑板上板书,一面将自己创造的解题方法分析给同学们听。同学们都认为他的解题方法也对,想不到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坚持说他做的是错的。
  但是,这并没有改变华罗庚坚持对每道题多想一些解法的习惯,这样的习惯使得华罗庚日后成了中国数学界的泰斗。
  ――创造性地听课与读书
  听老师讲课不能满足于当优秀听众,要多想几个为什么,要善于对老师所讲的知识加以合理延伸。如果能提出老师也难以解答的问题,说明你的思想有了一定深度。在看书时,不要不假思考地全盘接收,要对书中的一些观点进行评论、批注,要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找出其优劣。
  ――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每个学校都会组织课外活动,我们也可以自发组织各种协会和兴趣小组。在学校要多参加这些团体和组织,如科技小组、发明协会、演讲协会、美术协会、舞蹈艺术协会等等。这样既能丰富课余生活,又能培养自己发明创造的才干。社会实践活动既是我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机会,也是把书本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锻炼自己才干的时机。
  因此,我们不妨在自己的学习中,运用以上3种 方法,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制定学习目标
  
  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叫比赛尔的村庄,它邻近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从这里走出沙漠大概需要3昼夜的时间。可是在肯・莱文于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能走出大沙漠。为什么世世代代的比赛尔人始终走不出那片沙漠呢?原来比赛尔人一直不认识北斗星。人在茫茫大漠中,若是没有方向的指引,只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终回到起步的地方。
  在肯・莱文发现这个村庄后,他便把识别北斗星的方法教给了当地的居民,比赛尔人也相继走出了他们世代相守的沙漠。如今的比赛尔已经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达比赛尔的人都会发现一座纪念碑,碑上刻着一行醒目的大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如果你想自主快速地学习,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奋斗方向。沙漠中没有方向的人只能徒劳地转着一个又一个圈子,生活中没有目标的人只能无聊地重复着自己平庸的生活。对沙漠中的人来说,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对于中学生来说,取得好成绩则是从确定目标开始的。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是真的开始要迈开第一步时,却常常忘了提醒自己要拿出行动。有位著名的诗人曾经说过:“自己是命运的主人,自己是灵魂的领航人,要过什么样的人生全看你自己。因此,不要疏忽设定目标的重要,此刻立即下决定,把握好未来。”
  哈佛大学曾经展开过一个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
  4%的人,有十分明确的长期目标;
  9%的人,有比较明确的短期目标;
  26%的人,没有目标;
  61%的人,目标模糊。
  25年的跟踪调查后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十分耐人寻味。
  其中占4%的有十分明确的长期目标的人,25年来几乎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多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和社会精英。
  其中占9%的有比较明确的短期目标的人,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一些短期目标不断地被达成,生活质量稳步上升,他们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
  其中61%的目标模糊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安稳地生活和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而最后那26%的没有目标的人,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调查者因此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作用。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因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制定好学习目标,只有树立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达到理想的高度。
  
  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动力,它可以使人废寝忘食,相反,如果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一件苦差事,当然就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了。
  达尔文7岁的时候便对收集生物标本、观察昆虫鸟兽十分感兴趣;物理学家麦克斯韦6岁时就对星星为什么会发光感兴趣。正是这些强烈的兴趣加上执著的追求,使他们在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兴趣可以产生无穷的力量,可以促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取知识。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兴趣比天才重要。”
  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天生就迷恋戏剧,对演戏充满了兴趣。他博文好记,很快就掌握了丰富的戏剧知识。
  在一次预演中,一个演员病了,老板就让他去替补,莎士比亚高兴极了,因为有强大的兴趣作动力,他用了不到半天时间,就把台词全背了下来,演得比那个专业演员还好。
  演了一段时间的戏,莎士比亚便开始尝试写剧本,这些剧本在上演后很受观众欢迎,他从此开始了创作生涯,并最终成为最著名的戏剧作家。
  闻名世界的德国大音乐家门德尔松在8岁那年,去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首次公演。音乐会结束回到家里以后,他立刻写出了全曲的乐谱,这件事震惊了当时的音乐界。虽然我们现在对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早已耳熟能详,可在当时,听一遍就能记忆全曲的乐谱,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门德尔松的记忆力为什么会这么神奇?因为他深深热爱着音乐。
  兴趣促进了记忆的成功,记忆上的成功又会提高学习兴趣,这是良性循环;反之,对某个学科厌烦,记忆必定失败,记忆的失败又加重了对这一学科的厌腻感,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善于学习的人,应该是善于培养自己学习兴趣的人。
  那么如何才能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呢?有下面几条建议,同学们可以试一试:
  ――不只是去做感兴趣的事,而要以感兴趣的态度去做一切该做的事;
  ――自信是增加学习兴趣的动力,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多问自己“为什么”;
  ――根据自己的能力,适当地参加学习竞赛;
  ――肯定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每一点进步。
  当然,我们还要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地去发现、创造读书的乐趣。背英文单词,你会觉得枯燥无味,但是要坚持下去。当你能试着把课本上的中文翻译成英语,或可以逐渐用英语同外国人对话时,你就会对它有兴趣了。
  我们还可以借助想象力创造兴趣,把枯燥的学习材料变得好玩又好记。
  比如你要记“火山、桌子、黑炭”3个词,可以想象火山爆发的时候,桌子被烧成黑炭;记“星星、汽车、高楼”3个词,可以想象成星星跨上汽车,开着汽车去高楼那里,等等。
  你的想象力越丰富,记忆就会显得越有趣,学习起来也就轻松多了。总之,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不断地发现兴趣、培养兴趣、创造兴趣,才会越学越有趣,越学越出色。
  ● 编辑/王一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9/view-830535.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