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和大家聊聊近视。 近些年,科技的出现,近视的年龄越来越小,有的孩子3岁左右就开始近视。小孩一旦近视,除了眼睛受伤害意外,全身往往都会受牵连!比如:体弱、没精神,学习成绩也一般等等。 古人讲,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小孩的近视,尤其是一些假的近视,它会表现出身体异常。 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医案。 有一个15岁的小男孩,姓陈。 可能是学习压力大,紧张,或是睡眠不足。孩子的视力开始下降,看黑板看不清,看书久了也模糊,一查视力,左眼0.7,右眼0.5,被诊断为是“假性近视”。用了不少眼药水和西药,效果都不好。 后来,实在没办法,就找中医看看。 刻诊,见患者脉缓,舌淡,苔薄白,头昏,乏力,总想睡觉,食欲一般。 医家当时的思路是,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不养双目,就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小孩子神疲乏力,是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所产生的表现。脉缓、舌淡、苔薄白,更主虚证。 医师给开的是补肝血的方子—— 川芎、熟地、当归、白芍、枸杞子、女贞子、制首乌、黄精。这是四物汤的化载。 结果?孩子服药以后,视力没有丝毫提升。反而出现了胃胀、腹闷等症状。 医家得知后,反思了自己的辨证。结合患者食欲一般,医家想,问题可能出在脾。 脾,可以生化气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气血生化乏源,不能濡养眼睛,也可以造成视力下降。 于是,医家从新开了张方子—— 砂仁、甘草、生姜各6克,太子参、炒白术各15克,厚朴、苍术、茯苓、陈皮、藿香各10克,大枣3枚。水煎服。 患者在服药一个多月后,视力逐渐好转,最后恢复了正常。 更主要的是,孩子的身体状态明显提升,软弱、乏力、萎靡不振等症状消失。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二诊时,医家开的方子—— 太子参、炒白术各15克,苍术、厚朴、陈皮、茯苓、藿香各10克,砂仁、甘草、生姜各6克,大枣3枚。 这个配伍,是平胃散和四君子汤的合方。平胃散的组成是厚朴、苍术、甘草、陈皮。四君子汤的组成是太子参(原方用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四君子汤,是健脾益气补中的。平胃散,是运脾除湿理气的。两者配合,加上芳香化湿理气的藿香,以及行气消胀的砂仁,就起到了补脾运脾的作用。 这个案例,曾经在1988年的《浙江中医杂志》上有过刊载,30多年前,一度曾经引起过业内重视。 面对孩子的视力,家长不应该把所以近视归根到用眼卫生、遗传、近距离看电视等问题上来。应该综合考虑孩子的身体状态,尤其是后天之本是否充盛、稳固。 当然,不能说孩子假性近视,一定是脾胃虚弱所致。凡事,还需要仔细辨别。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藏象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方剂学》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不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