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认为:“脾一虚人就废一半”,坚持几件事,脾胃只会越来越好

 新用户83476033 2021-09-19

脾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都有脾虚的情况,但是大家似乎并不在意,认为脾虚很正常,而且不会影响生活,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中医认为,脾一虚人就废一半,因为在中医眼中,一个正常人应该阳气充足,如果阳气消失的话,那么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而阳气不仅是体内固有的,还能通过后天获得,就比如喜欢运动,身体素质好的人,阳气就更充足,而小时候体质差,爱生病的人,后天就要慢慢调养了,那么如何获得阳气?根源在于脾脏。

不仅如此,依靠天生的阳气是远远不够的,总有一天会慢慢消耗完,而脾可以生阳气,所以调养好脾脏,阳气就能充足,但脾脏若是不健康了,人就废了一半。身体不能积累阳气,抵抗力就会下降,各种疾病就找上门了。

身体出现这些表现,,多半就是脾虚了:

1、大便不成形

通常脾胃虚弱的人,体内湿气会加重,这是因为脾虚使得身体不能排泄水分,从而导致湿气入侵,因此大便就会变得不成形,而且很粘黏。

2、身体浮肿

脾虚的人,身体代谢功能会下降,即便睡前没有喝大量的水,第二天起来身体还是会浮肿,甚至还会出现虚胖的情况。

3、无精打采

脾胃失和的话,人看起来会很没有精神,脸色暗淡无光,脸上爱长斑、长痘痘,而且黑眼圈很重,头发也会干枯发黄的,整个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很多。

4、嘴里有异味

脾脏虚弱时,消化系统就会变差,食物来不及消化会堆积在体内,发酵后就会产生难闻的气体,而且还会从嘴巴里散发出来。

5、口水变多

在中医严重,脾虚的人口水会增多,而且口水清稀,尤其在睡觉的时候,还会出现流口水的情况。

那么脾胃虚弱的人,该如何调理呢?

1、注意保暖

脾胃怕冷喜暖,尤其是脾胃虚弱的人,更要注意保暖了,天气寒冷时要多穿衣服,尤其要保护腰部、脚踝、肚脐眼等部位,不要让寒气入侵。此外,睡前可以用热水泡泡脚,不仅能驱散寒气,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不仅要注意外在保暖,内里受寒也要避免,尤其是炎热的夏季,要少吃雪糕,少喝冰镇饮料,少吃生冷的食物,不然很容易病从口入的。

2、多吃温性食物

脾胃虚弱的人,饮食上也要做出改变,多吃粗粮等温性食物,比如玉米、黑米、大枣等,这些食物可以促进身体消化,还具有健脾养胃的作用。

3、保持良好的心态

整体郁郁寡欢,思虑过重的人,最容易脾胃虚弱了,所以大家要调整好心情,不要为小事生气,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没事多出去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释放压力和负面情绪,心情自然就会变好,身体也会越来越健康的。

明代名医孙文胤有一句话:“脾胃一伤,则五脏皆无生气”,说通俗点,五脏六腑的运行就像一个圆圈,在这个圆圈里,脾胃是中心的轴,大多是围绕着它们来转。

如果把长寿比喻成盖房子,护好脾胃就是打地基,根基不牢,身体各个部分得不到滋养,自然就会出现“枯萎'。脾胃乃“后天之本”,我们身体中所需要的能量,也都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得来的。脾胃的养护就显得更重要了。

而脾胃已经受伤,吃药则是再将这个本身就根基不稳的地基,再用锤子敲上一击。

南怀瑾在《我说参同契》中清晰记载了一个方子:

用桂圆肉一颗,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放在肚脐就行了。

各种病都好,身体需要就吸进去了,继续二三天后,早晨起来嘴也不苦啦,口也不干啦,肠胃病都会好了。

老中医推荐一个好物,对付脾胃虚“有一手”

外敷方出自南师《我说参同契》,将艾绒,桂圆,花椒,白芨,陈皮,桂枝,茯苓团这几类药材研磨碎,然后揉成一个球,用医用胶布贴到肚脐(神阙穴)上。

肚脐在中医叫做“神阙”,这里皮肤最薄,没有脂肪组织,皮肤和筋膜直接相连。不要小看肚脐,它很会吸收。身体需要的就会吸收,不需要就不吸收,所以用脐贴对付脾胃虚是非常好的

同时,肚脐是人体经络穴位最多的地方,又连接着五脏六腑,况且脾胃和肚脐距离还近。

1. 艾绒、桂圆、花椒——通经活络、温经止血、消除寒气,专门针对脾胃寒的问题,将体内寒气散出去,再给脾胃注入一股阳气。

2. 白芨、陈皮、桂枝——补心脾、益气血,脾胃虚就要先健脾,让脾胃恢复他的运化之力。

3. 茯苓团——增强免疫力,健脾补脾,在增强免疫力的基础上,再一次对脾胃功能进行巩固。

►注意事项:

阴虚体质(两颧潮红\舌干红等)、孕妇及2岁以下小孩不宜使用。

中医养生其实就是调理五脏六腑之间的平衡,夏季养生正是养脾的好时机,趁早行动起来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