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思考——点面结合的写法

 冯栎钧是老师 2021-09-20

把《狼牙山五壮士》提前作为二单元的第一课,以这篇文章为例来讲点面结合的写法。

早读的时候,进行了字词、课文的朗读指导,对预习时发现的没有掌握的字词进行了提示和讲解。预习和集中认字识词到了六年级也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记住生字困难的小朋友来说。(如果没有早读,回家也不能完成作业,呃……)


第一课时

1.结合时事介绍这个单元的主题,明确单元的语文要素,检验的方式就是有没有学会点面结合的写法。
2.读课题,补充狼牙山的资料,读第一自然段了解这件事的起因。
3.快速浏览课文,用小标题概括主要事件,补充情节图。同桌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4.聚焦第二自然段,勾画五位战士痛击敌人的词语或者句子,交流给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根据表格,发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白点面结合的写法是怎么回事儿,这样写的好处。
5.结合上课、下课时的场景,尝试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描写,还原当时的情景。(从写的内容来看,大部分小朋友掌握了点面结合的写法,不过,还原的场景有的生动,有的普通。)

第二课时


1.老师通过朗读过渡,激烈的战斗之后,五位战士放弃了追上连队,选择了将敌人引上绝路。在狼牙山峰顶,他们再次与敌人决战。
2.在这一次战斗中,哪些句子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勾画、批注、交流。
3.同样是点面结合的写法,第2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有什么不一样?这样的篇章安排,有什么好处?
4.朗读课文最后部分,升华对五位壮士的情感。播放五位战士跳崖的片段。同时讲述葛振林、宋学义最后因挂在树枝上而获救的史实。
5.总结全文。

好书推荐:《哲学与幼童

推荐理由:期就想着看看轻松的东西,轻松的和小朋友有关东西。所以了读《哲学与幼童》。这本书怎么说呢?不是理论的,虽然理论上它不是故事书,虽然它推荐了很多故事书,也讲了很多小故事。它给我的启发是,孩子是值得去琢磨的。它适合对琢磨儿童感兴趣的老师、家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