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峨眉武术的技法特点

 等着l70smp782j 2021-09-21

图片

图片

图片

峨眉武术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和谐自然、和谐天地、创造生存的技能。受儒、释、道传统文化的影响,融汇巴蜀地域文化创造了多变的手法、灵活的身法及敏捷的神思,以踢、打、摔、拿、靠、劈、刺等动作为主,通过长期实践形成了内外合一、神形兼备、刚柔相济、虚实并用,功技互补,练战合一的武术风格,是笑傲于江湖的武林旗帜。生于斯而长于斯的峨眉武术受四川地区的地理、文化、宗教以及川人的群体性特征等因素影响,在技法上逐渐形成了了一些区别于少林、武当等武术流派的鲜明的技法风格特点,即:手法多变,指掌当先;子腰涌蚕,柔灵活变;低腿暗腿,灵活快巧;桩技一体,内外兼修;近身短打,后发先至。

(一)手法特点:手法多变、指掌当先

峨眉武术极重手法,出手往往是指掌为先。四川地处南方,其较北方人略微矮小一些,大开大合的腿法已不是川人之所长。因此,他们扬长避短,十分注重手法的运用.突出用手上的进攻,且动作紧凑。在运用手法时,尤其注重指掌的运用,打击的方法以打关窍,打穴位等小点为主,比方说剑捶,凤眼捶,接触面小,压强大,如此比较符合川人的身体特点。

(二)身法特点:子腰涌蚕,柔灵活变

在身法上,峨眉武术注重“蛹蚕”和“子腰”的运用。比如像“峨眉十二庄”就极其讲究“蛹蚕”。在练习天字庄时就要求五指做蛹动,两臂与腕、肘、肩配合加蛹动蛇行。据傅尚勋先生介绍,黄林派的技法动作也是讲蛹蚕,手法、身法、步法都是蛹蚕。峨眉武术将“腰”视为变化的核心要素,各技术方法以腰为主宰,讲究腰的吞吐收放。因峨眉武术中很多腰法的运用形如“子”字,故称“子腰”,部分拳种,如黄林,盘破等会出现其他拳种没有出现的“子腰”,腰一动,技法即出,变招极快。对“腰”上技法的极度追求导致峨眉武术柔灵活变,腰身裹得比较紧,很硬打硬进,对方进攻过来后,顺势以“柔”化掉对方进攻,让对方的力量不能作用于我身的同时进攻对方,防中带攻。比如“滚提手”的运用,当对方打过来后,不硬抗硬接,而是靠手法、身法将对方的力化掉,化掉的同时反击。在这个过程中,防守的动作很小。

(三)腿法特点:低腿暗腿,灵活快巧

峨眉武术下肢动作相对较少,通常以低腿、暗腿为主,但在步法上灵活善变。峨眉武术迎敌时多采用贴身战法。近身短打就需要灵活的步法作为保障才能够实现。因此,峨眉武术在步法上极其讲究,异常重视,比如盘破门,就非常重视步法,他们在思考如何更快更活的到达预定位置上颇用心思。如果不是步法到位,其手法“盘破”“提箭”就很难运用出来,这样才能做到步法与手法的充分结合。峨眉武术中的步法不仅与手法相配合,有时又是步法中暗藏腿法。如果峨眉武术不得已要用到腿上的技法,它不会像北方一些拳种用那样的高腿、远腿,一般善用低腿破坏对方的重心,达到出其不意,克敌的制胜效果。

(四)桩功特点:桩技一体,内外兼修

桩功在许多武术流派中都有存在,峨眉武术也不例外。但是峨眉武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融技击方法于桩功之中,桩技一体,内外兼修。以从南宋年间流传至今的“峨眉十二庄”为例,它就是将道家的内养炼丹术,导引吐纳法和医家对人体阴阳虚实脏腑盛衰的机理,结合佛门中的一些动静气功的功法与峨眉武术中的技击之法融为一体而创编的一种融“桩”、“技”为一体,和身心为一炉,内外兼修的防身自卫,强身健体之法。峨眉十二庄的这一原则被峨眉武术各家吸收发扬,至今仍为峨眉武术之秘诀。

(五)技击特点:近身短打,后发先至

峨眉武术在实战过程中,强调近身短打,后发先至。这与少林、武当有着明显的区别。少林武术朴实无华,内静外猛,实战过程中往往以先发制人,动如闪电,打了还嫌慢,声势夺人,勇猛强悍。武当武术外柔内刚,舍己从人,以静制动,尚意不尚力,后发制人。而峨眉武术则是以灵巧的步法贴近对手,用五峰六肘攻击对方,擒拿封闭,背锁刁揉,钩弹针踢,吞吐浮沉,粑粘连勾搭,套托随崩挤,强调打后机,刚柔相济,后发先至。这样更能够发挥川人的长处,以巧制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