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怎么做能帮助孩子做有意义的思考?

 昵称44943940 2021-09-21

本文看点

又是一年中秋节,希望大家都正在和家人们度过快乐的时光~如果此刻没和家人团聚的朋友们,也请相信相爱的人们总会相聚,不在于朝朝暮暮~

来看看今天的文章吧,依旧是关于亲子相处,今天是“学习”“思考”相关!

孩子之所以不喜欢写作业不喜欢上学,是因为人的大脑有着特殊的结构,它有个天生不爱思考的“bug”;如果像交朋友一样去了解一下大脑的特点,然后投其所好,是可以解决不爱思考这个问题的。

如果你暑期被“催促小学生写作业”的焦急与无力感打败过,那么就一定不要错过今天小燕老师的读书分享《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分享最后还会有简单易行的tips建议,启发思考:作为家长,咱们如何做能够引导孩子开启有意义的思考?

 周二

视野 🌏

全文共6305字,阅读时间16分钟

🌿🎨🌏

美国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博士威林厄姆在教育杂志专栏,向中小学老师分享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后来威林厄姆以这些专栏文章为基础,出版了一本书,起名《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书里说学生之所以不喜欢上学,是因为人的大脑天生有个大bug,这个大bug就是大脑天生不爱思考,且不仅不爱思考相反大脑是用来避免思考的。

我的大家庭里有三个孩子,现在都是小学生,读完《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我问孩子们,“你们喜欢上学么?”

孩子们:怎么说呢,喜欢也不喜欢。

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孩子们回答:喜欢的是上学有同学一起玩,尤其放假时间长了就想开学;不喜欢是好多作业,老师爱批评人、还占课、上课没意思。

我:那你们什么时候思考呢?

孩子们:思考脑瓜儿好累,能不思考就不思考,能休息就休息。

我:那一般什么时候启动且愿意思考呢?

孩子们:呃~感兴趣的事情好玩的事情才会去思考。

孩子的回答验证了人的大脑天生不爱思考,思考会让大脑保持超负荷的状态,会有不适感,尤其思考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时,还会产生疲惫感和挫败感,这种感受会给人带来恐惧和压力。

我们贵州天眼营地,还有一个小组专门给起名“讨厌作业队”(哈哈,这是多么不喜欢作业)

图片

那么,大脑不喜欢思考的的这个bug是否可以修补呢?威林厄姆在书里分享了9条认知心理学原理来告诉读者大脑有哪些特点以及如何结合这些特点来修补这个bug。这个过程如同想要跟大脑交朋友,就先要了解大脑的特点与爱好,然后投其所好,跟大脑好好相处,让大脑开心地去做你期待的事情,即让大脑去思考有意义的事情,让孩子爱上学习。

1.大脑不爱思考这个bug

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咱们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大脑不爱思考这个bug是如何形成的。

大脑是人身体上唯一一个不能替代的器官,它是避免思考的,很多情况下,大脑靠记忆进行“自动驾驶”就可以。要想启动大脑思考,除非外界的认知环境符合一定的要求。大脑之所以如此“懒惰”,主要原因来自于大脑的结构。

大脑有三大结构,从里到外分别是:脑干、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其中脑干负责那些不需要意识控制的生命必须功能,比如心跳、呼吸、血压、体温等;边缘系统掌管情绪和感觉;大脑皮层负责语言、想象、记忆、思考、判断、决策等这些需要意识调控的高级感知。

人类只是遵循了进化规律的普通生物,在动物脑的基础上进化了人类脑。这三个结构体现了进化的三个阶段: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爬行动物脑,控制一些简单的生理功能;哺乳动物脑,控制吃喝、生殖和情绪;人类脑,处理工作学习人类关系。

神经系统科学家戴维 · 林登在其《进化的大脑》一书中提到:脑干和边缘系统是普通哺乳动物都具备的,也就是说人的大脑结构进行着冰激淋式的进化,在保留落后大脑的同时,在最外层增加大脑皮层这个高级结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大脑内部都包裹着一个落后的老鼠大脑。

图片

落后的大脑是基本不靠意识或者意志控制的,不能很好地启动思考功能。

而剩下的人类脑即大脑皮层是如何工作或者如何避免思考的呢?

2.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这里列出5条重要的认知心理规律,一起看看大脑到底是如何工作的:

认知心理规律1:大脑喜欢不经思索的“自动驾驶”

大脑的这个特点讲的是大脑喜欢从“记忆”里提取需要的信息,用心理学家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大多数时候做得事情正是我们经常做的事情”,比如大家似乎可以闭着眼睛起床、走到洗漱间、挤牙膏、刷牙洗漱……“自动化”开启这一套动作就行。

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当思考在“工作记忆”里发生,记忆才有可能留下来存入“长期记忆”。而随后不管刺激记忆的信息是从环境中来,还是从人的“长期记忆”中来,都可以引发在当下的“工作记忆”中进行编辑思考。如果这个事情是经常做的,那么“工作记忆”就能自动化思考。

图片

认知心理规律2:大脑里工作记忆空间有限

但是这个“工作记忆”没有足够的空间记住所有的信息,且思考需要以新的方式组合信息。

也就是说,如果信息能够组块,且进行“分组打包”、“压缩”处理,则能够增大“工作记忆”的存储空间。书里就举到一个如何记住更多字母的例子,如果把字母进行分组以固定单词的形式组合,大家还可以记住更多的字母。

图片

认知心理规律3:引发情感反应的事情,可以增强大脑记忆

大脑并不是“愿意记忆”就能记住信息,如果能够引发深刻的情感联结,比如引发某种愉悦感、满足感或者成就感,就能激发记忆,且激发思考和学习的主动性。

哪怕引发的是不好的情感体验,也能增强记忆,比如当连续活动被意外中断,不久之后反而会记忆犹新。

为什么引发情感就可以增强记忆呢?这里有趣的是,我们人类接收信息的大脑是情感大脑,而发出信息的大脑是理性大脑,也就说每个人都在用情感大脑接收对方理性大脑发出的信息,所以对方发出的信息再清晰再有逻辑,也得先过“情感关”。

这个暑期看见一个被迫内卷的五年级妈妈给孩子报了英语、数学辅导班,辅导班老师给到孩子的练习题目是小升初的英语真题和六年级的奥数题,这些题目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很吃力,做完一道之后觉得非常烧脑要即刻休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挫败感不会少于做完之后的满足感。所以每天的作业几乎都是被催着才拖拉着完成的。

这样的学习体验是被动的,在情感上的感受是烦躁的不愉悦的,对于激发孩子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是起不到太大帮助的。

认知心理规律4:大脑喜欢具象的知识,不容易记住抽象知识

抽象知识背后都有深层结构,这些深层结构一般是凝结了很多事实性知识的某种共性的规律,这个规律并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发现的,需要不断重复才能慢慢显现及被总结。

比如,美国西部山区的森林,借鉴东部山区的经验,一旦发生火灾就及时扑灭,不让小火蔓延成大火,但西部山区十年之后引发了一场难以控制的大火之后,才总结出原来东部山区潮湿,西部山区干旱,东部火势扑灭之后烧毁的树木腐烂,西部火势扑灭之后,烧毁的树木就成了天然的燃烧材料,积攒十年之后就会引发大型的火灾。

图片

再分享一个例子可能会更清楚这条认知规律讲的什么,比如下边这段小学五年级英语,老师让孩子们流畅背诵,且录音提交,可是孩子录了十几条都卡在最后一句背不下来。

图片

孩子是这样断句的:Ann and Ken had || a lot of  ||  fun on Mars

而正确的断句是:  Ann and Ken || had || a lot of  fun || on Mars

这里边具象知识是:每一个单个的单词;

这里边抽象知识是:主谓宾格式,词串儿 a lot of  fun 和 on Mars,介词、动词等各种词性,以及整个句子。

孩子虽然学会过主谓宾格,学过词性,也在逐渐学习固定搭配,但这些组合成一个句子意味着什么对孩子来说是抽象的,这样的抽象的深层结构是必须阅读大量的英语句子,且经过大量练习有了感觉之后,才会逐渐理解和迁移到新句子的。

认知心理规律5:对知识理解的深浅,以及能否运用知识迁移到新的问题中去,阻碍大脑能否从新手思考晋级到专家思考

生活其实没有捷径,专家也是经历了博闻强记之后才练就成了专家。专家能一下子看出来事情或者问题的深层结构,比如书里提到的物理题目的例子,新手会按照物体属性进行分类为弹簧和斜坡,而专家则会根据物理原理的解题思路将弹簧和斜坡全部归为能量守恒定律问题类。

图片

另外,对知识理解的深浅,以及能否进行知识迁移,会阻碍大脑“自动化”,阻碍思考。

如果对知识的理解深度稍深一些,以及发现新环境或者新条件跟原有题目有类同之处,就能更好地学会且进行应用迁移。

3.如何做能修补

大脑不爱思考的bug

面对以上大脑的这些特点,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对大脑投其所好,让大脑能够好好思考呢?

方法1:多练习让知识自动化,帮助大脑“自动驾驶”

多练习,就意味着向“自动驾驶”的大脑提供“自动驾驶”的“驾驶资源”。

书里有一句话写到:大脑是这样思考的:如果你不经常思考一件事,你可能不需要再想它,所以可以丢弃;如果你真的在想一件事,以后你可能还会从同一个角度思考它。

这个道理其实就是咱们平时说得熟能生巧,比如,每一个熟手司机一上车不用思考就知道如何启动、遇到红灯如何制动,但是若有新手问手脚如何配合,咱们还真不一定能说上来,因为这个知识已经熟练到一上车就能“自动化”启动,无需按步骤思考。

图片

方法2:把知识组块,增大大脑记忆空间

学期结束不要着急去预习新学期的知识,先慢下来把学过的知识分类组块,可以有效帮助增大大脑记忆空间。

比如这是五年级语文课本的目录,回顾一下会发现:第一单元在学如何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第二单元在学如何借助具体事例来写人物特点,第三单元在学如何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图片

当把知识组块,可以看到事物规律,逐渐举一反三,增大记忆容量,增强思维灵活性

方法3:用故事和适当难度来增强知识的情感链接

逻辑思维的李南南说过,从某种程度上说,故事最接近人类解释世界最早的思考方式。每个孩子对故事都毫无抵抗力,每天的生活就是在演绎故事,用故事和适当的难度,会启动孩子的情绪体验,进而引发积极思考。

如果不知道如何讲故事,推荐大家一本书名字叫做《故事知道怎么办》,这里边可以教大家如何为孩子编故事。

图片

方法4:多记住事实性知识或者定理性知识,帮助增加遇到新知识时的链接性

在某一领域知道的越多,越容易理解新知识。这就如同营地学习,带了几期贵州天眼营之后,越来越发现,喜欢天文的孩子对天文有基础的孩子在天眼营收获更大。

图片

(贵州天眼营地,孩子们正在通过望远镜观测太阳)

方法5:大量练习,找到问题的深层结构,加强理解深度,增强对抽象思维的理解

深层知识是反复训练的结果,反复练习反过来可以帮助达到自动化。对深层知识的理解,也会反过来加强理解的深度,慢慢从一般中抽象出背后共同的规律。但是为了练习有效,需要给到分散练习的时间和分散练习的环境,因为时间分散可以增强记忆的牢固度,环境的分散可以增强从多元中提炼规律的能力。

更多的记忆规律大家可以阅读《认知天性》这本书,里边有更详细的介绍,两本书一起读,会打通和加深对记忆规律和记忆策略的理解。

图片

4.家长怎么做

能帮助孩子做有意义的思考

家长可以做的,原则上只有一个,就是“多参与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体验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这里有几点我亲身体会的小实践分享给大家:

tips1.多陪孩子疯玩,让ta知道你跟ta是一个战队的

孩子经常让家长陪他玩,枕头大战也好,一个小玩具也好,可是往往大人都无法沉浸其中,觉得很无聊很幼稚,只是孩子的快乐就是那么单纯那么简单。

我曾经跟孩子们一起去玩蹦床公园,4个小时下来老腰都快蹦断了,但是过程当中会发现孩子很多智慧,且4个小时下来似乎收获了上学时代时纯真的打开心扉的友谊。

图片

让孩子知道,你跟ta是一个战队的,就足够了。因为多参与孩子,是向孩子展露你,当孩子有问题需要帮忙时,孩子会判断哪些问题找你准没错儿。

tips2.玩一玩密室逃脱和大玩家,从孩子喜欢的游戏里挖掘一下什么样的学习过程能够激发孩子的积极思考

多参与孩子,目的之一是要多从孩子喜欢的游戏里挖掘学习的线索。

周末跟孩子们玩了一次密室逃脱,发现了密室逃脱里很多吸引人的点:

  • 有故事有情节

  • 任务制学习

  • 限定任务时间

  • 设计任务关卡

  • 设计任务难度

  • 有同伴参与

  • 解密之后兴奋且有成就感

以上都符合认知心理规律,密室逃脱商家肯定多数没有研究过认知心理学,但是能设计出大脑喜欢的有思考过程的逃脱游戏,这些游戏是怎么设计的,值得咱们学习效仿。

我们还做了密室逃脱复盘,这些是孩子们的部分反思。

图片

孩子们还告诉我,大玩家有跟真实世界一样的摩托车,投篮有多长时间投了多少个的进度条反馈,还兑换礼品的奖励机制,可好玩了。他们已经说服我陪着他们去体验一次。

tips3.知道孩子的学习状态,帮助孩子一起从题目当中找到深层结构

昨晚一个朋友打电话说,她在培养孩子独自写作业的能力,之前都是培写且写完帮着检查,现在开始让孩子单独写作业,孩子已经渐入佳境3天了,妈妈想加入纠错指导,爸爸则制止说错了就错了先不管他,于是妈妈打电话问我怎么办。

我给出的方法是:先按照爸爸的思路让孩子逐渐适应自己写作业,先有自己不用陪伴二独自完成作业的成就感,不要然错题的挫败感影响了孩子,但同时家长要知晓孩子的学习状态,哪些知识掌握的好,哪些地方容易错题,错题与错题之间有一定的规律的么,怎么样能帮孩子梳理清楚……

比如,下边两道数学题,一个是“牛吃草”问题,一个是“追及问题”,这里边蕴含着两条背景知识一条深层结构。

图片

背景知识1:均匀生长--意味着每天增长的草量一样

背景知识2:路程=速度*时间

深层结构:找到题目当中的不变量与变量,列出等式。“牛吃草”问题里不变量是正片牧场的草量和每天增长的草量;“追及”问题里不变量是甲乙用的总时间一样,以及有路程的时间相等。

在这个过程中,知道背景知识才能链接到如何做题,“牛吃草”和“追及”的背后还有深层结构,但这个需要大量的练习深层结构才能慢慢浮现且被识别,而孩子更需要家长在背后指点一下。

适当的时候,跟孩子一起回顾上学期的所学,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另一方面也可以一起将知识分类打包,增大大脑的记忆i空间。


图片

tips4.跟孩子分享专家是如何创造新知识的

这条也是在了解孩子学习状态时,偶发收获的。

睡前故事聊到了冰心,孩子说知道冰心,语文课本学过,于是让孩子讲讲他知道的冰心,孩子就开始背课文似的:冰心,原名谢婉莹,著有《寄小读者》……

这样背课文似的教条答案简直了,立马打住,开始跟孩子讲冰心的故事:冰心生活在一个相亲相爱的家庭里,爸爸妈妈非常爱她,爸爸谢葆璋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是海军,在巡洋舰上工作,就把一家都都带了山东,冰心的儿童时光多数是在海边渡过的,所以冰心才能写下那么关于母爱和大海的文章与诗歌。

这么经常跟孩子分享专家是如何学习以及创造新知识的,孩子会逐渐学会迁移。前几天睡前故事讲海明威,先跟孩子讲海明威从小喜欢跟着爸爸打猎、钓鱼……,问《老人与海》写的是关于什么的故事,孩子说钓鱼。

事实上,孩子、大脑、学校是三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系统,作为家长咱们应该想办法帮助孩子在大的系统里和谐成长。

总结一下,大脑天生不爱思考,孩子多数不爱上学,但是我们作为家长,可以做到:

  • 多跟孩子聊天,融入孩子,了解孩子对哪些知识感兴趣,那么接下来想办法向孩子投放这些信息,助力启动影响孩子情绪的大脑思考;

  • 了解孩子学习状态,帮助孩子寻找喜欢老师的小方法,从喜欢老师开始喜欢听课喜欢上学;

  • 设计需要一定时间内完成的小任务,通过适当难度的任务攻坚来刺激大脑开启有意义的思考;

  • 多带孩子外出,多参加活动,通过各种体验来加深对事情深层结构的理解,促进孩子从新手逐渐向专家迈进。

这些tips也是抛个砖,可能大家那里还有更多更好的引导思考的方法,欢迎留言交流。

图片

12

韩小燕

童行书院营地教师

4年童行驻站经验及营地教研教学经验

希望陪伴孩子一起发现并解放天赋

互动话题

你平时是如何引导孩子进行思考的?有什么好的方法推荐吗?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想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