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一过 气温也会慢慢降下来 很多地区的朋友也都穿上了秋装 尤其是北方的朋友 甚至已经穿上了大棉袄 但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 你穿再多的衣服 当你把衣服脱下来的时候 你身上的某个部位都是凉的 是屁屁吗? 不!是膝盖 而南方天气还比较热的朋友也可以试试 直接摸一摸你的膝盖 你会发现 很冰凉! 这是为什么呢? 膝盖发凉又是好是坏呢? 膝盖“发凉”这件事 膝盖表面的温度其实是膝盖健康的「风向标」。随着年纪增大,膝盖发冷变僵的感觉会更明显。膝关节的发凉和发热,可能反映了膝关节在受力环境里的强度。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除了感受到膝关节表面温度以外,我们还可以用各种方法看到膝关节的内部世界。 那么热膝盖和冷膝盖,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内涵呢? 当膝盖表面摸起来热热的时候,血管分布更丰富,血液及淋巴循环更充盈,可以输送更多营养进入关节腔,也可以把炎症因子更快地排出。 当膝盖表面摸起来凉凉的时候,血管分布较稀疏,血液及淋巴循环较弱,营养没办法源源不断供应到关节内部。 当膝关节周围的血液供给出现问题时,关节滑膜细胞就会消极怠工,磨损下来的软骨碎片无人清理,新鲜的关节滑液也供应不足,产生的炎性物质便得不到妥善清理。 久而久之,膝关节也会越来越脆弱,出现炎症因子无法清除,健康软骨得不到营养供应而进一步退变,最后就可能发展成膝关节炎。 所以,对膝盖温度的保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膝盖保暖并不是简单的“保温” 穿秋裤、戴护膝等保暖方式有助减轻寒冷引起的血管收缩,理疗、热敷等方式也能短暂增加膝盖的血液循环。但如果只是把膝盖弄热,而不解决血供不足的原因的话,无异于自欺欺人。 为了让血管持续充盈,血液供应更加有活力,我们需要让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像「泵」一样,源源不断给膝关节做好后勤。 而腿部强韧的肌肉会成为血液流动的能量泵,肌肉有力的收缩与拉伸可以把更多血液泵到关节腔,进而增强关节微循环。 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发达了,相当于给膝盖自带“暖宝宝”。运动——膝盖保暖的最佳方式 下面几个动作,帮你随时随地锻炼膝关节周围的肌肉。 动作一:臀桥 仰卧,上半身贴地,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掌心向下,双腿屈膝分开与肩同宽,双腿踩地 保持身体稳定,臀部收紧发力向上抬起,至上半身与地面平行后下压臀部还原 注意整个动作过程中保持臀部肌肉持续紧张,在下落时让臀部保持微微悬空 动作二:原地箭步蹲 双脚前后开立,调整好双腿距离,让双腿在下蹲时大小腿均垂直,背部挺直,核心收紧,双手于胸前握拳 保持背部挺直,慢慢屈膝下蹲,至前侧大腿与地面平行后起身站起,注意膝盖不要超过脚尖 动作全程都要保持背部挺直,注意膝盖与脚尖方向一致,注意下蹲时后侧腿膝盖不要着地 动作三:仰卧臀桥摆腿 仰卧,上半身贴地,双臂置于身体两侧,双腿微微分开屈膝,双脚踩地 保持身体稳定,臀部收紧发力向上抬起,至上半身与大腿处于同一平面 在此基础上保持身体稳定,保持双腿大腿不动,向上抬起一侧小腿至腿部伸直,顶点稍停后还原,然后再完成另一侧动作 动作四:站姿弹力带侧抬腿 将弹力带固定在双腿脚踝处,双腿并拢站立,腰背部挺直,核心收紧 保持身体稳定,重心落在一条腿上,然后臀部发力带动另一条腿向侧上方抬起 至动作顶点稍停后慢慢还原,一侧完成预期次数后再进行另一侧 如果在运行过程中无法保持身体稳定,可以手扶固定物体来辅助完成 ![]() 动作五:靠墙静蹲 背靠墙壁站好,注意让膝盖与肩同宽,脚跟大约离开墙壁一脚长的距离,体重平均分配在两条腿上,缓慢地下蹲,到大腿小腿呈90°角为止 保持这个角度,然后逐渐把双脚向前移动,使得小腿垂直于地面,也就是让大腿与小腿垂直,小腿与地面垂直 注意事项,保持背部靠近墙壁,注意膝盖与双肩同宽,且膝盖不要内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