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髓经 释延王版 第一段 坐身势 1.定气和神势: 1)字诀:入; 2)心要:定气和神,止念收心。自然呼吸,吐浊纳清。渐行渐入,由松至紧。疏通筋脉,启动元真。 3)此式正身盘腿趺坐。竖起脊梁,微微收腹。耳肩鼻胸遥遥相对。眼神内收,眼光平视不出一尺。两手阳掌叠于小腹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两大拇指相叩。即两臂抱大圆,十指抱小圆。 4)此式定式,呼吸九次。身体放松,一心调息。气穴微闭,则气定;神光内敛,则神和。是名定气和神。 2.握固神思势: 1)字诀:环; 2)心要:正身端坐,合眼收神。提肘沉肩,双臂环拱。一心调息,运气归神。手心相印,真气流通。 此式就前式两手左右分开。两手向上,阴掌直臂,一字平肩。吸气一口。两手向前、向上、向后翻转,向前曲臂内收。左手阳掌,右手阴掌。手心相叠,安放黄庭之上。出气一口。 3)此式定式,呼吸三次。 3.合掌跏趺势: 1)字诀:架; 2)心要:双手合十,逆向划圆。俯身引手,导气上旋。顺气收功,气流一线。盘肘高架,合掌归元。 3)此式就前式两手逆转,叠掌变合掌,掌梢朝下。俯身向前,双手合掌向下、向前、向上尽力划圆。划至上前方。身体随之直起。坐身不动。吸气一口。合掌向下拉回,至胸前。坐身合掌。出气一口。 4)此式定式,呼吸三次。 4.双手推门势: 1)字诀:折; 2)心要:两手内收,收至极处。两手前推,推至极时。两臂平肩,掌立腕直。掌梢后折,掌底前欺。 3)此式就前式掌梢外旋向下。两手分掌内收,手掌外翻,变阳掌。两手收至两腋前。吸气一口。两手向外、向上翻转变立掌,阳掌朝前。两手向前尽力推出。出气一口。 4)此式掌立腕直,平与肩齐,两掌底与两肩角对。此式定式,呼吸三次。 5.舒肱理脉势: 1)字诀:舒; 2)心要:两手内收,收到极处。两手前推,推至极时。两臂平肩,掌立腕直。掌梢后折,掌底前欺。 3)此式就前式两手向外、向下、向前翻转。阳掌平端收回。两手收至两腋前。吸气一口。两手由外向上翻转立掌。两手向左右尽力推出。出气一口。 4)此式定式呼吸三次。 此式两手内收时收至极处,向左右推至极处,手掌上立,肩膀肱腕平直。掌底向外用力,掌梢内收。舒肱理脉,活气通神。 6.虚托开胃势: 1)字诀:拔; 2)心要:盘腿趺坐,海底下沉。两手上拔,力贯千钧。根梢着力,身体放松。拉开筋脉,气穴畅通。 3)此式就前式两手向前内收。两手收至胸前,阳掌平端,掌梢相对。吸气一口。两手由前往上翻掌。两手阳掌直臂向上推出,掌梢相对。目随手走,头随目抬。出气一口。 4)此式定式,呼吸三次。 7.三盘落地势: 1)字诀:坠; 2)心要:三盘落地,气海充盈。挺肩耸脊,手坠千斤。手随气走,气随手运。不着于心,不离于心。 3)此式就前式两手向后、向外、向前平转。两手向下收回,阳掌向后,曲臂垂肱,收至两腋前。吸气一口。两手向内变阴掌,掌梢相对。两手向前尽力按下。头正腰立,膀伸肱直。出气一口。 4)此式定式,呼吸一次。 8.双手再托势: 1)字诀:推; 2)心要:双手回收,导气上行。两手推出,力发千钧。底盘山岳,顶天立地。压迫筋脉,龙行虎奔。 3)此式就前式两手向前、向外平转,向下内收。两手阳掌向上端起,至胸前两侧。掌梢相对。吸气一口。两手外翻,阳掌向上尽力推出。膀伸肱直,掌梢相对。目随手走,头随目抬。出气一口。 4)此式定式,呼吸一次。此式与前虚托开胃势形同力异。 “虚托开胃势”是“拔”,“双手再托势”是“推”。 9.负重固腋势: 1)字诀:夹; 2)心要:膀肱曲折,双手垂立。收腹沉肩,收腰耸脊。两腋夹紧,内外合一。双臂下沉,如负重力。 3)此式就前式两手向后、向外、向前平转。两手向下收回。阳掌向后。两手收至两肩角前。小臂及肱曲折。 两腋夹紧,小臂及肱内收。吸气一口。两手向下尽力一沉。出气一口。4)此式定式,呼吸三次。 10.舒肝理肺势(左式): 1)字诀:束; 2)心要:青龙探抓,手伸极处。力发指梢,气行左右。双臂环抱,如绳拉束。大开大合,自通门户。 3)此式就前式不动,吸气一口。两手变阴掌,左右交叉伸出。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左手反掌由前操抱后背右扇子骨。右手阴掌向左尽力伸出。直臂横肱,如青龙探抓。出气一口。 4)此式定式,呼吸三次。 11.舒肝理肺势(右式): 1)字诀:束; 2)心要:青龙探抓,手伸极处。力发指梢,气行左右。双臂环抱,如绳拉束。大开大合,自通门户。 3)此式就前式两手收回。两手阴掌横于胸前,掌梢相对。吸气一口。两手向左右交叉伸出。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右手反掌由前操抱后背左扇子骨。左手阴掌向右尽力伸出。直臂横肱,如青龙探抓。出气一口。 4)此式定式,呼吸三次。双臂环抱,舒肝理肺。身体放松,两手梢节左右用力,如绳拉束。龙探右抓,目随右手;龙探左抓,目随左手。目随手走,头随目移。 ![]() 12.盘坐横肱势: 1)字诀:分; 2)心要:两拳中分,气海充盈。横肱盘坐,收气归心。双臂常止,真元常住。身如山岳,心似流云。 3)此式就前式两手收回。两手握拳,向左右尽力拉开。拳心朝下,拳峰相对。两拳拉至胸前两侧。吸气一口。两拳用力一撑。出气一口。4)此式定式,呼吸三次。两拳紧握,肱臂着力。抬肘沉肩,内力绵绵。 ![]() 13.十字通关势(阴掌): 1)字诀:拉; 2)心要:两臂伸直,一字平肩。身体放松,力发指尖。左右用力,如绳拉纤。导气回流,归位中元。 此式就前式两臂尽力拉开。吸气一口。两拳向左右推出。两手变阴掌,顺势向左右伸出。两臂与肩一字平齐。出气一口。 3)此式定式,呼吸三次。 ![]() 14.一团和气势: 1)字诀:化; 2)心要:双手内收,导气归心。沉肩耸脊,眼鼻观心。大呼大吸,龙行虎奔。十指抱圆,化气生精。 3)此式就前式两手向前、向上、向后翻转。两手向前内收。五指向上张开,收至胸前两侧。两手十指抱圆,如抱一团和气。吸气一口。双臂沉肩,两手一按。出气一口。 4)此式定式,呼吸三次。 ![]() 15.合掌还原势: 1)字诀:观;心要:合掌还原,聚气归气。神光内敛,导气回旋。眼鼻观心,心观两肾。三观合一,一心三观。 2)此式就前式两手内收。双手十指并拢,合掌于胸前。如起式之合掌跏趺,故名合掌还原。吸气一口。两肩臂及腕向下一沉。手掌直立。出气一口。 3)此式定式,呼吸三次。 ![]() 16.定气归元势: 1)字诀:定; 2)心要:定气归气,定气收心。十指抱圆,当心入定。渐行渐出,无念无踪。自我观照,渐入佳境。 3)此式就前式两手大拇指相贴。两手分开,向前、向下翻腕。两手阳掌相叠于小腹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大拇指与另四指抱圆。 即还原定气和神式——两臂抱大圆,十指抱小圆。 4)此式定式,呼吸九次。 ![]() 了解更多中医养生功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