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利用碎片阅读实现自我增值?

 碧海蓝天kx32di 2021-09-24

01 碎片阅读的目标

今天,分享彭小六的书:《洋葱阅读法》。我们要来学习其中的一个专题:如何利用碎片阅读来实现自我增值?

说起阅读一本书,有的人做法是要“从头到尾读完”,认为如此才是真正的阅读。然而作者的观点是,在读书时不一定要追求数量,也不一定要求读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带着“问题和目的”去读。当你要解决某个问题时,当你对某个概念感兴趣时,主动去寻找可能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和书籍,然后将其提炼融合为自己服务。

例如,最近你对“如何提升英语听力”这个话题感兴趣,那么就可以去搜索和关注相关的文章;阅读英语学习类的书籍时,也可以只是学习书中的某一个章节或片段,不一定要从头到尾啃到完。

这就是作者认为的比较高效的碎片阅读方法。碎片阅读不是说什么都学,而是有目的性地学习更多。也就是说,你要带着目的和兴趣从一堆东西里找到想要的。

图片

02 碎片阅读的核心

很多人囤了很多课在碎片化时间里读,认为只要为自己提供丰富的输入端,就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不浪费时间。对此,作者有不一样的看法。作者认为,正是因为我们只知道把输入端变得越来越多,才会导致我们“消化不良,无法有效输出”的状况。

作者提出了一个观点,碎片阅读的核心应该是概念的学习。也就是说,在碎片阅读时间里,一开始你要只专注学习某一个概念,如此积累下来,当你知道的概念越来越多,你对于概念的理解和见解也就越来越多,你就会发现你看问题的思路、层次和角度越发通透、有深度和广度。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那就李笑来老师谈到自己在写作的时候,每年会列出六七十个概念,然后尝试在一年的时间里把这些概念讲清楚。因此,他在一年里只要面对这些概念并找到诠释的方法,基本上他的文章或专栏就有了雏形。

那么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利用碎片阅读进行概念学习,就好比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先针对某个概念去收集一张张知识拼图,等到我们收集的拼图足够多了,就可以尝试去关联这些拼图,实现知识的“零存整取”。因此,有效的碎片化阅读是对一个个碎片化的概念进行梳理和理解的过程,它是以构建个人的知识体系为目标的。在收集概念拼图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如印象笔记,来帮助我们进行更高效的信息处理。

图片

03 碎片阅读的方法

如何在浩如烟海的碎片知识里快速找到自己要的东西,实现自我知识的有效增值?作者分享了一个碎片化阅读的方法,这个方法可以概括为三个步骤,分别是:提炼、链接和融合。

所谓提炼,就是在阅读的时候,选择对我们自己来说觉得重要、有趣、有价值的部分,把它们提炼出来。这与印南敦史《快速阅读术》里提到的“一行采集”,仅摘取最具魅力的片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个步骤就是链接,所谓的链接就是要跟自己的经验相关联。作者认为,当我们阅读文章并从中提炼出我们想要的概念和素材之后,我们会发现,把它们提炼出来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和我们自身产生关联,加上我们自己的标签和说明,最终为我们所用。

例如,对于学生党来说,背诵是一件苦恼事,经常背完又忘,又或者总是背得不牢。那么如果学习了核聚老师的《21天暴力突破英语》的同学,可能就会将其中介绍的“彻底背诵英语”方法关联到自己其他学科的背诵问题之上,将学到的知识与自己遇到的问题进行链接,从而衍生出更丰富的案例与经验。

第三个步骤就是融合——通过拆解提炼后的内容,创造属于自己的内容。作者认为,当我们有了足够多的概念库之后,就可以随意地进行组合。这时候,你更容易用跨界的知识解决问题。融合概念最主要的手段就是要适时地去分享,因为在分享的时候,也是验证我们是否真的搞清楚了概念,同时也可以在教会别人的同时验证并巩固自己的方法。

图片

04

碎片阅读,就是在你可以控制的碎片时间里去进行有目的的阅读。有效的碎片阅读,它不是毫无目的的“网上冲浪”,而是要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为目标,去梳理一个个碎片化的知识。通过提炼、链接和融合三个步骤,可以将孤立的、碎片化的概念学习串起来,实现碎片阅读的高效化。

你每天有哪些碎片时间可以用来阅读呢?你希望在碎片阅读里收获哪些概念卡片用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呢?针对某一概念,你是否有针对性地输出呢?欢迎你的留言与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