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行动,再思考

 申鹤 2021-09-24

二十多岁的时候,我一直引以为豪的一个习惯是,每天都会在本子上写出第二天的计划,而且要很有仪式感的一条条罗列,每晚的定计划时间,都是一个很严肃、很有动力的时间。

那个时候,我习惯于先计划,再行动,如果没有计划好,就不会轻易去做。

而且每天列出来的事项非常多,记得有一次,to do list列了100多项。

后来,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追崇每一天能做完多少事情,似乎是因为发现了每一天的事都是干不完的,再加上创业经验的积累,于是,开始走到下一个进阶的阶段——

最重要的的事情只有一件。

虽然执行起来之后,也还是会有几件事并行着推进,但内心的节奏感和秩序感更明晰了。

这最重要的一件事,应该是一个破局点,是主要矛盾,只要解决了这件事,说不定很多事都能迎刃而解。

不过新的问题又会随之而来,如果解决这最重要的事?

之前,我会更崇尚先思考再行动,选择确实比努力更重要,还是要思考清楚之后,再付诸行动。

但是最近,一个更认同的新认知是,“先想清楚再行动”似乎是个谎言,因为当下的你可能根本想不清楚,或者你以为你想清楚了,其实那可能是个陷阱。

“先想清楚再行动”这种思维方式最大的问题是,你只能从你的现状,从你现有的能力水平和认知水平,去想你未来的目标,这是制定目标这件事的局限。

最近看了一本很火的《能力陷阱》,里面就提出“先行动,后思考”的观念。

生活中有太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了。正是“先想清楚再去做“的观念,让很多人不断重复自己的生活,难以做出改变,因为还没想清楚。

但真相是:

你只有去做了,你才会知道新的信息。你只有去行动了,你的环境、状态才会变化。只有到达一个不同的地方,你才能够看到你现在看不到的东西,而那时候你的水平也会发生变化,你才能够想到更多,你才知道下一步怎么走,你要解决什么问题。

《组织的社会心理学》的作者卡尔·韦克说过:“我何以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呢?只有在看到我做了什么以后才能知道。

无独有偶,《斯坦福大学的人生设计课》的作者也提出了“边走边看,低成本试错”的观念。

乔布斯也说过:你过去的种种经历,就像人生中的一颗颗珍珠,当你在未来某一天的时候找到了那根线,你就会把它们全部串联起来,变成美丽的项链。

前提是,你得有很多经历和行动磨成的珍珠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