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是如何预防流感的?——杏林散记之五

 焦氏中医 2021-09-25

       中医对于流感是这样认识的,大抵阳虚之体,易患伤寒,当从伤寒论治;阴虚之体,易患温病,当从温病论治。

        中医学没有“病毒”这一名词,中医只是救治生病了的人,就看人体感染了病毒以后所表现出来的证候,有证候就会有治则,有治则就会有方药,中医始终以不变应万变,根本不用等化验室的病毒分型结果和研制疫苗成功,就已经可以施治了。这正如《医宗金鉴》里说的:“六经为病尽伤寒,气同病异岂期然,推其形藏原非一,因从类化故多端。明诸水火相胜义,化寒变热理何难,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 

        上工治未病,《内经》:“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针对阳虚之体,在未“感冒”之先,是可以通过药物改善其阳虚的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达到预防“外感”的目的;反之,阴虚之体亦然。

      阳虚者易感感,而风为百病之长,风为寒之媒介;阴虚之体易感热,风易为其媒介。基于上述的认识,我自拟了两首药方,一:八味温阳玉屏风汤,二:八味养阴玉屏风汤。八味温阳玉屏风汤是针对阳虚之体易患伤寒而设的,八味养阴玉屏风汤是针对阴虚之体易患温病而设的。

      八味温阳玉屏风汤:制附子3g(先煎半小时) 党参6g 炙甘草3g  黄芪

白术3g 防风3g 生姜3g 大枣2枚(掰开),水煎服,日一剂。

      八味养阴玉屏风汤:玉竹6g 芦根10g 生甘草3g 黄芪3g 白术3g 防风3g               生姜3g 大枣2枚(掰开),水煎服,日一剂。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另外,若欲服药,须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以辨别其属阳虚或阴虚之体。

        以上两首药方为预防之用,若已“病”,则另当别论。

       对于阴阳和平之体,应当在饮食起居、避风御寒等方面注意调摄,使机体的抵抗力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即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