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宋“折背样”椅

 liangdatushu 2021-09-26

唐、宋“折背样”椅

文 / 陈增弼

我国家具发展到唐、五代时,处于由低型家具转变到高型家具的转型期。一些家具新种在此时期应运而生,其中在李济翁《资暇录》(亦称《资暇集》)中有如下一段记载:

近者绳床,皆短其倚衡,日“折背样”。言高不过背之半,倚必将仰,脊不遑纵。亦由中贵人创意也。

盖防至尊赐坐,虽居私第,不敢傲逸其体,常习恭敬之仪。士人家不穷其意,往往取样而制,不亦乖乎!”

文中:

“绳床”——椅子;

“倚衡”——椅子搭脑;

“至尊”——帝王。

图一 宋·刘松年《西园雅集图》上的“折背样”椅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综观此段文献,是说在唐、五代时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矮靠背的椅子,当时称为“折背样”。这是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名称。

“折背样”的“折背”,不是指可折叠的靠背,而是指其椅背高度相当于一般椅子高度的一半。

折背样

唐、五代时的“折背样”既没有实物出土,也没有在传世的绘画中出现过这种椅子的形象。

因此很长时间里,研士宴集于王诜庭驸马的庭园中的活动,对画中的人士都有标名,自右起为:李端叔、王晋卿、苏东坡、蔡天启、米元章、王仲至、苏子由、晁无咎、黄鲁直、李伯时、张文潜、郑靖志、刘巨济、圆通大师共十四人。

图中第一场景为四人围着门大案或坐或立,而李端叔所坐之椅,即为“折背样”(图二)。

图二:传宋,刘松年《西院雅集》图,局部的“折背样”椅

宋·《罗汉图》,图中罗汉身着袈裟,手执之瓶现神光,盘腿坐于椅上。

此椅为“折背样”。使用方材,是此椅特点。扁方形两扶手前端出头,方腿,腿间连以方,坐屉方料,座面为棕藤屉面,屉下置云头牙板,前面下设双层脚榻,中嵌薄板,上开门,开光三朵,下下亦设云头牙板。

此“折背样”所绘十分精细,连木材纹理都画得十分写实(图三)。

图三:宋·《罗汉图》中之“折背样”椅

这三幅宋画中的椅子造型最大的特点是椅子靠背十分低矮,与扶手同一高度。

也就是《资暇录》中所说:“近者绳床,皆短其倚衡……言高不过背之半。”因此这正是“折背样”的庐山真面目。至此,家具史上的一桩“公案”就获得了合理的解决。

宋代“折背样”椅从古代绘画上我们看到大致有三种造型。

(一)折背样的基本形态

四根等高的椅腿,上有座屉,腿下有连,而扶手和搭脑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如宋·刘松年的《西园雅集图》,宋·《罗汉图》等上面的折背样椅为其代表。

(二)带完整脚踏板之折背样椅形态

在折背样椅的基本形态上再加上与椅子连成一体的完整的脚踏板,如宋·《十八学士图》在画面上背对观者,手拿团扇的年轻学者所坐之折背样椅子(图四)。

图四:宋·《十八学士图》中之“折背样”椅

(三)带完整脚踏板,并有向前延伸的扶手的折背样椅形态

这种形态明显是在第二形态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其造型见宋·《十八学士图》,在四面平大桌的右侧一位学者所坐之椅,不但把脚踏板与椅子主体连成一体,而且在脚踏板上还设立柱,把扶手向前延长(图五)。

图五:宋·《十八学士图》中之“折背样”椅

这些“折背样”的椅子,频频出现在文人雅集等的集会上。说明当时这一新兴的家具在明初仍十分受到上层知识界的喜爱,因此在这一社会阶层中还比较流行。

这种流行趋势一直到明代早期还保持着。镇江市博物馆藏明初谢环的《杏园雅集图》。此图创作于明正统二年三月初一,内阁诸大臣休假,大学士杨荣、杨士奇、杨溥及阁员五人雅集于杨荣家的杏园(图六)。

图六:明·谢环《杏园雅集图》。

绘于明初正统二年(1437)三月初一日,(明英宗朱祁镇)在杨荣的杏园中大学士杨荣、杨士奇、杨溥及阁员五人雅集,宫廷画家谢环入画中。画中有“折背样”椅。

图中二十四人,谢环亦入画中。是明初仕宦生活的真实写照,图中主要人物的面貌具中肖像特点,而服饰、家具,陈设亦极写实。

在古树荫下石桌左有报壶,右侧竹椅和正面黑色椅为“折背样”椅。在罗汉床右侧黑服官员也坐着一把折背样椅。

在这幅写实的即景绘画中,共画有四把椅子,其中三把为“折背样”椅。

这说明唐、宋时代折背式椅经元至明仍在上流社会中十分流行。但是随着其他家具的出现和完善,这种曾经在历史上流行一时的特殊椅子则被其他椅子所取代,而式微了。

注释:

见《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中家具特展》1996

《中国人物名画鉴赏》第二卷九州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