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鑫《太极拳权论》

 tjboyue 2021-09-26

图片

 陈鑫《太极拳权论》

天地一大运动也,星辰日月垂象于天,雷雨风云施泽于地,以及春夏秋冬,递运不已,一昼一夜,循环无穷者,此天地之大运动也。圣人一大运动也,区划井田以养民生,兴立学校以全民性,以及水旱盗贼治理有方,鳏寡孤独补助有法,此圣人之大运动也。至于人之一身,独无运动乎?秉天地元气以生,万物皆备于我,得圣人教化以立,人人各保其天因,而以阴阳五行得于有生之初者,为一身运动为本,于是苦心志,劳筋骨,使动静相生,合辟互见,以至进退存亡,极穷其变,此吾身自有之运动也。

向使海内同胞,人人简练揣摸摩,不惰躬修,万象森列,显呈法象;又能平心静气,涵养无穷,令太极本体,心领神会,豁然贯通。将见理明法备,受益无穷。在我则精神强健,可久天年;在国则盗寇荡除,可守疆域。内外实用,两不蹈空;熙熙皓皓,永庆升平,岂不快哉。

运动之为用大矣哉,虽然,犹有进。盖有行之运动,未若无形之为愈;而无形之运动。尤不若不运动自运动者之为神。运动至此,亦神乎运动矣。则以运动之功,既与圣人同体,又与天地合德;浑浑穆穆,全泯迹象,亦即以吾心之太极焉已耳;亦即以吾心之太极还太极焉已耳。岂复别有作用哉。

妙矣哉,太极之为太极也,神矣哉,太极之为太极也,愚妄以臆见,聊书数语,以冠其端,殊方家之一笑云。

图片

读陈鑫太极拳权论

 作者:罗永平  

如果说《太极拳经论》昭示了太极拳奥妙之体,那么《太极拳权论》作为《陈氏太极拳图说》中经纶之后紧接着的一篇文章,就像习拳者指出了太极拳拳理之用,体用一脉相承。阅读此篇令人神往,细细揣摩所得无穷。

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中的11篇太极拳的论文,篇篇精深。笔者每每玩味体悟,时醍醐灌顶,时心旷神怡。

《太极拳权论》乃是其一。

读陈鑫太极拳权论

权者,衡量也,引申为比较、类比等。

太极拳衡量什么、类比什么呢?衡量、类比运动。陈鑫说,太极拳是一种运动,但这种运动不是狭义的体育运动,而是广义的运动。

首先,天地运动。“星辰日月垂象于天,雷雨风云施泽于地,以及春夏秋冬递运不已,一昼一夜循环无穷”。这是天地运动的自然现象。

其次,圣人运动。“区划井田以养民生,兴立学校以全民性,以及水旱盗贼治理有方,鳏寡孤独补助有法”。这是国家领导者管理运动的有法、有度、有方。

再次,自身运动。“秉天地元气以生,万物皆备于我,得圣人教化以立,人人各保其天,因而以阴阳五行得于有生之初者,为一身之本。于是苦心志,劳筋骨,使动静相生,阖辟互见,以致进退存亡,极穷其变”。这是人类自身运动的承天地精华、沿自然法则而修养其身。

从天地的自然现象,到国家管理法度,至自身修身养性,无一不是运动。

在天、地、人的运动中,人是最活跃、最富生机、最具思维的运动。

如果,我们人人练习太极拳,“简练揣摩,不惰躬修……平心静气,涵养功夫”,则“太极本体心领神会,豁然贯通”。此时理清法明,受益良多。“在我则精神强健,可久天年;在国则盗寇荡除,可守疆域”,如此则“内外实用,两不蹈空。熙熙皓皓,永庆升平,岂不快哉”!这是陈鑫讲述修炼太极拳内外实用的好处。

陈鑫的高明、超人之处,更在于他对太极的哲学理念的升华。太极拳之所以为太极拳,是因为以中国博大精深的太极思想而冠之。请看,陈鑫笔锋一转劈头一句:

“运动之用大矣哉!”运动的用途大着呢!这儿的“大”可理解为“广、深、无穷”之意,并不是简简单单,当然也不是简简单单的太极拳“内外实用”。

运动大在哪里?陈鑫进一步论道:“盖有形之运动,末若无形运动之为愈;而无形之运动,尤不若不运动自运动者为神。”原来,运动有无形、有形、不运动自运动之分。

运动无处不在,这是自然界的规律。

运动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就是有有形的与无形的。比如,太极拳肢体的动作是有形的,看得见,而内在的丹田运转、元气运行则是无形的、看不见的。我们修炼太极拳是着重有形还是无形呢?答案是重在内在无形。所以陈鑫说,无形的运动比有形的运动要好,要优越。因此,修炼太极拳到一定阶段,对肢体动作不必过于追求,主要注重内在丹田元气的训练。

但是,还不能仅限于此,运动还要朝不运动自运动的方向努力。何谓“不运动自运动”?笔者以为,如果说有形、无形运动是主观意识的主动运动,那么不运动自运动则是无意识的自然运动。

笔者对此也小有体会。有时自己一人练太极拳,不自觉进入无想状态,仿佛自己是自然界的一粒土、一滴水,随自然的阳光风雨随意动作,没有太极拳动作的念想,也没有丹田运转元气运行的念想,我已不是我,我与自然融合。这时候的感觉无法用语言表达,如果借用现代语言,可谓“太爽啦”。所以陈鑫说不运动自运动者“运动至此,亦神乎运动矣,则其运动之功,既与圣人同体,又与天地合德”。

好一个“与天地合德”!

与天地合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哲学思维,来自《周易·文言》。原文是:“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按今天的话可以这样说:所谓大人,其德行与天地相一致,其圣明与日月相一致,其行动如四时一样有序有节,其把握凶吉得失与阴阳万变的妙用相一致。先于天而动,天也不逆;后于天而动,也能顺应天的变化。简略地说,人类的活动要顺应自然,与自然和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人合一”。

太极拳也是人类活动的一种,所以陈鑫教导我们,修炼太极拳一定要“与天地合德”。笔者认为,这是指导修炼太极拳思想的高峰。

天、人、地,人在其中。天,能复而资始;地,能载而生成:人,能顶天立地,并参与天地宇宙的生成造化。人当然要与天地合德,顺应、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就会遭受天地的惩罚。这样的例子我们经历得还少吗?

就《周易》而言,“天地”是指“乾卦”的“天”和“坤卦”的“地”。乾坤即天地也。“合德”既要与天的阴阳、地的刚柔相一致,又要与天的自强不息、地的厚德载物相一致。

修炼太极拳与天地合德,先要见迹见形——初学太极拳,以外部形体符合太极拳基本要求。

修炼太极拳与天地合德,后要得意忘形——逐步丢开外部形体所谓的标准、正宗,注重内部“意”,意念丹田运转、气血运行。

修炼太极拳与天地合德,再要得心忘意——“心”为帅,心动无有不动,逐步丢开“意”的能动,注重心机的感应,渐为从心所欲。

修炼太极拳与天地合德,终要无心成化——意、心皆丢,将自身融入自然,修炼者的一切活动,不论内部外部皆顺其自然,没有一点有意识、有心机的造作,自己已然是自然中的一分子,随天地运行而运行,无论行功盘架或是技击搏斗纯属自然所为。

太极拳修炼到与天地合德地步则无迹无象,陈鑫称之为“浑浑穆穆,全泯迹象”,那是“以吾身还吾心之太极,更是以吾心之太极还太极之太极”啊。

吾身还吾心、吾心还太极、太极还太极,以身入心,以心入太极,再以太极入太极,寥寥也,合德也!连陈鑫也情不自禁感叹道:“妙矣哉,太极之为太极也!神矣哉,太极之为太极也!”

如此,怎不令人向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