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长作为现场第一管理责任人,承担着每天生产的进度、质量、损耗、安全、卫生、纪律等方面的管理责任,也是生产现场可以时刻守护现场的唯一管理责任人,对每个作业人员的情况都非常熟悉,生产现场的动态变化都在班组长的眼界中,生产现场的一举一动都能掌握在班组长的视野中,作为班组长也是第一个能发现生产现场存在的各类问题,也是第一个能督促落实整改各项问题的监督者。那么,为了确保生产现场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开展,不断提高生产现场工作效率,降低生产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足,作为一个优秀的班组长,每天都是从哪些方面监督巡查与督促,确保上述各方面的责任落实到位并产生效果呢?班前会是提升班组士气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也是振作班组工作精神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更是在开工之前检查班组工装穿戴是否规范到位的方法,所以优秀的班组长非常重视班前会的召开。班前会召开时间一般控制5分钟左右,班前会需要讲解的内容要点: 1.上一天生产过程中班组存在的不足或问题总结根据当天的生产排产、员工的特长、各工序的操作复杂难易程度、关键质量控制点等因素将班组人员合理安排,以确保当天的生产任务顺利保质、保量完成,同时确保现场的生产安全以及生产纪律。不定时到现场提醒班组的生产进度比如已完成多少、还剩余多少,给予班组紧迫感与成就感,鼓舞班组工作士气,肯定班组成绩,提升班组工作效率。不定时到各工位查看过程产品质量的符合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工位予以纠正并重视;同时提醒各工位操作人员一定要彻底自我检查产品质量以及自我检查的质量关键点,让质量意识永远印记到工位操作人员头脑中。不定时到现场查看工作纪律,防止员工串岗、在生产现场随意走动、跑动、嬉闹、玩弄手机、追逐、交头接耳等影响工作纪律的情况,一是确保员工的安全,二是确保产品的质量,三是确保生产安全等不定时到现场查看有关生产安全方面的事项比如员工的劳动防护用品佩戴、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电气设施的安全管理、消防设施的安全状态、消防区域、消防通道、安全出口指示灯、安全通道指示灯、安全警示标识、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员工的安全操作等等,及时发现隐患,及时整改落实,将安全事故控制在安全隐患前面。卫生洁净的现场同样可以约束与改善员工的不良工作行为,可以扶正员工的懒惰思想,从而可以保证生产现场的安全、产品质量,作为班组长在每天工作期间要不定时到现场查看卫生包括地面、墙壁、设备设施外观、柱子、工作台、物品外观等等,确保现场卫生符合要求。我们都知道5S最关键的是前面三个S(整理、整顿、清扫),整理即区分生产现场需要与不需要的物品,将不需要的物品彻底清理出现场;整顿即将留下的物品分类标识,定位、定量摆放整齐,以便在使用时易于快速查找,节省寻找物品的时间,降低不必要动作上的浪费,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清扫即对生产现场每天都要搞卫生,确保生产现场的卫生清洁符合要求,给工作人员一个宽敞明亮洁净的环境,愉悦工作人员的心情,从而提升工作效率。所以作为班组长,是生产现场的第一层次管理人员,也是生产现场时刻管理的守卫者,一定要不定时对生产现场的3S工作是否落实、是否到位巡查监督,及时发现不足,及时督促整改。生产过程操作记录是反应班组每天生产作业效率、质量、绩效等方面的证据,尤其是按照计件工资核算的企业,更是直接关系到作业人员收入;其次是当发生质量问题时,只有通过生产操作记录追溯导致问题的环节,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杜绝同样或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以防止出现因无法追溯到问题产生原因而导致整个班组受罚;第三通过记录显示的各项数据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防止问题扩大化和严重化,进一步降低损失,从而可以确保班组的工作绩效。所以作为班组长,巡查生产现场时,一定要认真查看各工位操作记录的填写情况: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一致性、完整性、清晰性。生产结束,班组长负责组织对生产现场进行整理,不给下一班组的工作带来不利,包括现场卫生、物品摆放、工具归类清点、物料日点日清等,并且要对整理的结果监督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下班。每天生产结束,作为班组长要对当天当班的生产成绩进行汇总比如各作业人员的产量计数、生产效率、总产量、当班生产任务完成情况、物料使用情况等等,形成班组日报表提交直属上司审查确认。作为班组长,每天生产结束现场整理后,需要与下一个班组进行交接,以确保生产的连续性与延续性,同时确保班组相互之间的和谐与互助,共同提升彼此之间的绩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