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的思维被框住了,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林涛乱翻书 2021-09-26


我们先来看几篇同一题目作文的开头。

这是三个同一年级的学生写的开头,几乎是一模一样。三个人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教育环境下,却写出了思路与结构完全相同的作文,这是一种巧合吗?

如果这算是一种巧合,这样的巧合实在是太多了,更让人悲伤。

其实,这是我们作文学习的一种不愿看到却又真实存在的情况,因为我们的孩子在作文学习上,已经被套路、框架锁得死死的。无论多次少面对这样的题目,他仍然会用这样的方式来开头。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一提到农民,永远是伯伯;一提到小朋友的脸蛋,永远是红红的像个苹果;一提到男孩的眼神就是炯炯有神;女孩的眼睛就是水灵灵……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一写妈妈对自己的爱,就跑不出四件事:

我生病妈妈连夜送我去医院

放学下雨,妈妈冒雨给我送伞

妈妈辅导我写作业到深夜

每天不辞劳苦为我洗衣做饭

当孩子的作文跳不出这些词,这些事时,我们最担心的事情就发生了。孩子的思维固化了,或是说他落入了思维的舒适区,不愿走出来。这样造成的结果只能是学习上的原地踏步,甚至更严重地说,开始原地生根了。无法移动。

有的家长也许会说,能写成这个样子已经不错了。知道对比和反衬。我的孩子连这些都不知道。

确实,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你的孩子真的写成这样时,你还会这么想吗?

当然,学习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相应的问题与困难。但是如果在某一阶段停滞不前,却又浑然不知时,才是最危险的。

我们先来想一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孩子们在写作文时,有三个来源,一是课本,二是作文选,三是辅导老师或是家长。

课文内容丰富,不乏名家名篇,在遣词造句上不落俗套,如果能多从课文中学习借鉴,思维不会锁住。

作文选质量参差不齐,多是学生写完经过指导后反复修改后成型,或是成人以儿童的笔触仿写。如果学习了低质量的作文选,只是从中学习了如何套作。就会影响到到思维的发展。

从辅导老师与家长来看,也容易教给孩子们一些写作的套路与格式。孩子一旦掌握就会习惯于这样的方式,不思改变,落入思维的舒适区,无法跳出,造成千篇一律的后果。

所以,我极反对语文学习的所谓公式,套路。数学的公式是不变的,语言文字的运用却是千变万化的,如果以数学思维方式来指导语文写作,最后造成的结果是孩子可能既入不了语文学习的门,又会打击语文学习的兴趣。

自古常言,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语文的主观性极大,延伸与扩展多,活泛而难以总结规律。所以常有人说,学霸比数学,学神比语文。因为能把语文学好,真的很神。

那么研究该如何解放孩子的语文学习思维呢?

第一,不建议再去借鉴学习作文选。学作文选。不如学一些经典名篇,或是名家名著。从经典中学习,永远是最好的选择。

第二,不妨让孩子多读一些现代诗歌,儿童诗、童谣都可以。诗是语言桂冠上的明珠。诗的语言优美,简洁,有境界与灵性,充满了新鲜感,是启发孩子写作思维的好方法。

第三,家长们切不可以套路或是公式化的方式来辅导孩子的语文写作。当你说出“你看这样的方式多好,以后就按这样写”,就等于宣布这是“学习圣旨”,他会谨遵圣旨,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是你希望的结果吗?

当然不是。所以在语文辅导上,家长们需要学习的其实还蛮多的。

-- The end --


林老师的课程

林老师网课说明

林老师的作文网课

林老师的阅读打卡课

林老师的阅读理解视频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