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身体的六气

 北极熊788 2021-09-26

天有五行,生六气:风、零、者、湿、燥、火,内应人心,而生喜怒思忧恐。六气只是事物的变化,并无好坏之说。没有天之湿,就没有地之土;没有天之寒,就没有地之水。所以有“在天为气,在地成形”之说,所以人要顺应“天”。

风,八风也。……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说文,风部)释名》说:阴阳怒而为风,风动虫生。风以动万物,风以散之。古人重视风,把它当作一种神来崇拜。 中医的“风”是裹挟着“精”的前行,“精”足,风就稳定地生发,照亮生命的天空。“精”不足,风就飘忽不定,在上面就形成鬼火般的虚火,阴翳了你的眼睛,溃疡了你的嘴巴,并搅浑心灵的天空。

风胜则动——人体内部的“风”收敛不足的话,就会造成肌肉的运动,就会战栗,就会有不能抑制的抖动。而能平息“风”动的,只有“精”。

寒,冻也。寒是最底层的“冰”。它冰冻了你对生活的一切热情和欲望,使你沉闷、恐惧、痉挛,无法伸展轻松。在融化的时候,一切都将沿着—个方内前行,化成水,化成雾……

暑,热也。《说文,日部》段注:暑之义之谓湿,热之义之谓燥。暑,灼热,过度的暑热是对生命的消耗,在干燥、酷烈中行走的时候,人容易产生汗水刺痛双眼,造成短暂的迷失……但,该流汗还是应该流汗,暑热可以把积寒逼出来,这才是“冬病夏治”的真正内涵。

湿,幽湿也。从一,覆也,覆土而水,意思是天地之间有水土而湿。在医理,食物美味运化而为“精”,“精”不运化则成“湿”,久“湿”则成“痰。痰蒙心包,人就痴傻。化湿者为“小火”,为“三焦”疏通。湿之也潮啊黏的,生命的灵都被困住了,从一个小小的水泡变成囊肿或息肉了。

燥,干也。《说文,火部》说:水流湿,火就燥。但它不是“火”,它不是燃烧的特性,而是吸附的特性,凡遭遇它的,都将被吸干,不留一点渣滓。

燥气是一种阴阳属性不确定的东西,或者说是从阳到阴的一种过渡。它从宣发的顶点一下子凝练和清肃,把万物从开花的阶段一下子拽入到结果儿,它是造壳儿的行家,为了抵挡即将来临的寒冬,它把一切凝聚、收紧、裹挟……

有人说一入秋就开始嘴巴溃疡了,这可不是“上火”啊,这是夏天没养好,“精血”不足,而秋燥一起,气血清肃内敛,表征就显出来了。再比如,妇女经期过后最易溃疡,艾滋病人溃疡不断等等都是虚证和免疫力低下的表现,如果此时当阴虚火旺治疗,恐怕有冬天反复感冒之祸患。

火,可以让生命没有杂质,可以毁灭一切,也可以再生一切。在肉身,有二火——心火、肾阳。心火在上,把心的感知向上推进,而凝聚为思想;肾阳在下,温曛着寒水与本能,把人体之“精”雾化,养护五脏六腑。

心火“精”足,而有正念;心火无“精”,也是虚火,使人昏沉、妄想。肾火多“精”,则思创造,肾火少“精”,则思淫欲,坠落虚空当中而不能自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