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元素遣药制方五脏用药法要

 道医骏燚 2021-09-27

在《素问》气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五运六气之说,针对相应的病机,

拟订制方大法如下:

“风制法:肝、木、酸,春生之道也,失常则病矣。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辛,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暑制法:心、火、苦,夏长之道也,失常则病矣。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湿制法:脾、土、甘,中央化成之道也,失常则病矣。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才。

燥制法:肺、金、辛,秋收之道也,失常则病矣。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辛润之,以苦下之。

寒制法:肾、水、咸,冬藏之道也,失常则病矣。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辛散之,以苦坚之。”

张元素进而解释云:“酸苦甘辛咸,即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之本也。四时之变,五行化生,各顺其道,违则病生。圣人设法以制其变,谓如风淫于内,即是肝木失常也,火随而炽,治以辛凉,是为辛金克其木,凉水沃其火,其治法例皆如此。”

张元素还例举当归拈痛汤的配伍,以为后学之示范。他具体分析:“治湿热为病,肢节烦

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遍身疼,下注于胫,肿痛不可忍。经云:

湿淫于内,治以苦温,羌活苦辛,透关利节而胜湿;防风甘辛温,散经络中留湿,故以为君。水性润下,升麻、葛根苦辛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引而上行,以苦发之也。白术苦甘温,和中除湿;苍术体轻浮,气力雄壮,能去皮肤腠理之湿,故以为臣。血壅而不流则痛,当归身辛温以散之,使气血各有所归。人参、甘草甘温,补脾养正气,使苦药不能伤胃。仲景云:湿热相合,肢节烦痛,苦参、黄芩、知母、茵陈者,乃苦以泄之也。凡酒制药,以为因用。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猪苓甘温平,泽泻咸平,淡以渗之,又能导其留饮,故以为佐。气味相合,上下分消,其湿气得以宣通矣。”

张元素依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气在泉之治法,拟订制方大法,可见其从遣药到制

方,皆在阐发《内经》的理论,从而促进了本草学及方剂学沿着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

附: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五脏苦欲与内经对比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