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夷文化研究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1-09-28
四、潍坊作为东夷文化中心城市的主要标志 
  (一)从历史沿革及历史典籍记载来看,潍坊地区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和东夷文化圈的核心地区。 
  从文化的起源及贡献来看,潍坊地区,尤其是潍坊的青州市,无疑是东夷文化圈的核心地区,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即大汶口文化后期至龙山文化时期,青州这一广大的区域内,生活着以凤鸟为图腾的原始居民。少昊统治时期,其所辖部族以鸟为名,以鸟为族徽,以鸟为官员的标识。在他的管辖范围内有玄鸟氏、青鸟氏等二十四个氏族,这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以鸟为图腾的氏族部落社会。 
  东夷顾名思义即东方之人,而青州这一地名的本义即是东方之州,据《禹贡》《周礼》《史记》等古书记载,青州地区正是当时东夷人的主要活动地区,并且处于其活动中心;从夏、商到西周初年,古代青州地域的东夷方国一直保留着独自的文化传统,青州市东北境内12公里的东夏镇苏埠屯商墓,是仅次于河南安阳“王陵”的全国最大的商墓之一,墓葬呈“亞”字型,且以人殉葬,这些特征都是东夷部落最传统的殡葬习惯,此外青州还出土了大量以东夷人图腾为造型的陶罐、陶壶等陶器。从历史传说看,东夷文化的许多代表人物主要活动在古代青州地域。例如少昊,东夷部落重要的联盟首领。古书《元和郡县志》称:“少昊氏之墟,古青州之地。”五帝之一的舜,也是东夷人,早期活动于古青州地区。还有协助大禹治水的伯益也隐居青州,青州曾名“益都”,含义即是“供祀伯益的都邑”。古代青州还是坚持东夷文化最为持久牢固的地区。夏商时期,青州区域内的东夷部落和方国,代表着东夷文化的发展水平。而西周初期东夷部落的最后一个方国—莱国被齐国所灭后,其遗民被迁徙到青州西南的淄河河谷。 
  (二)从考古发现、田野调查的资料来看,潍坊市是“东夷文化”遗址遗迹最翔实可靠、最完整丰富、最具考古意义的核心区域。 
  潍坊地区东夷文化遗址不断被发现,其品级之高、遗迹之多、分布之广均为东夷文化分布地区之首。潍坊地区的文物考古工作,经过历代文物考古工作者不懈努力,取得很大成绩,通过田野考古调查,众多古文化遗址不断被发现。据统计,仅史前文化遗址就达90多处。其中北辛文化遗址1处,大汶口文化遗址20处,龙山文化遗址76处,岳石文化遗址9处。这些遗址,有的文化层厚度达2-3米以上,几个文化上下相互叠压,说明古代先民在此居住时间非常的久远。目前,青州境内尚未发现后李文化遗存,但已基本建立起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以及岳石文化发展序列。其中桃园、赵铺、凤凰台、郝家庄等遗址进行过考古发掘,出土大量遗迹、遗物,成为研究该地区东夷文化的重要载体。 
  1.轰动全国的诸城呈子村东夷文化遗址发掘和国宝级文物“蛋壳陶”出土。1964年,诸城市原博物馆副馆长任日新到皇华镇进行文物调查时,在呈子村西崖坡上发现了几块零星的碎陶片,从此,一处轰动全国的古文化遗址被发现。1976年秋至1977年春,昌潍地区文物工作队考古人员对该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揭露面积1300多平方米,发现原始社会晚期墓葬100座,房基3处,灰坑16个,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和角、牙、蚌等器物700余件。其中,有盆形“鬼脸式”足黑陶鼎和蛋壳陶高柄杯等十分珍贵的文物。1978年,山东省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又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共发现灰坑44个,房基4座,墓葬26座,出土文物有陶、石、骨、蚌、玉器等。在这次发掘中,在龙山文化层中发现了一铜器残块,这是继胶县三里河遗址发现同时期铜器之后的第二次重大发现,为确定龙山文化时期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研究龙山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参加呈子遗址发掘的任日新介绍,呈子遗址的科学发掘证明,早在5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就有人类聚居于诸城地区。 
  在诸城呈子遗址中,相继发现了“蛋壳陶”高柄杯、足黑陶鼎等国宝级陶器“蛋壳陶”是指那些器壁薄如蛋壳的陶器,一般专指山东龙山文化时期的薄壁黑陶杯,有时也泛指陶罐等其他薄壁陶器,是山东史前时代最具特点的器物之一,它代表了当时中国制陶技术的最高水平。蛋壳黑陶杯以口大为特征,由杯体、杯柄、底座等部分组成,器形端正圆润。让人称奇的是该类陶杯器壁的平均厚度仅有0.3至0.5毫米,其口沿部分最薄,为0.2毫米,杯柄是器物的承重部分,稍厚,但也不过1至2毫米。蛋壳陶杯一般高15厘米左右,重50至70克,最轻者在40克以下,是中国古代最轻、最薄的器物。蛋壳陶是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高柄杯又是蛋壳陶的标志性器物。蛋壳陶造型小巧,工艺精美,胎壁薄如蛋壳,有“薄如纸,硬如瓷,明如镜,黑如漆”的美誉。蛋壳陶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2310年),距今有4000年左右的历史,堪称人类文明的精华,陶器制作的巅峰。经考古发掘证实,蛋壳陶器物只能在大型墓葬中偶尔见到,且完整出土的极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属于国宝级文物。 
  1960年在山东潍坊姚官庄遗址出土了5件蛋壳陶杯,在蛋壳陶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非凡的意义。因为虽然在1930年山东章丘城子崖遗址曾发现蛋壳陶残片,1936年在山东日照两城遗址也曾发现了相对完整的蛋壳陶杯,但潍坊姚官庄5件蛋壳陶杯,其中2件陶杯是首次发现的可以完整复原的蛋壳陶器,无论从出土数量,还是从蛋壳陶杯完整程度上来讲,均明显高于山东其他地区的发现。 
  截至2017年,诸城呈子遗址考古共发现龙山文化墓葬87座,其中有10座随葬,共发现11件蛋壳陶杯;呈子遗址中的23号墓葬是该龙山文化遗址中最大的一座墓葬,随葬物品十分丰富,不但随葬了2件蛋壳陶,还出土13块猪下颌骨。猪下颌骨是4000年前财富的象征物,因为猪本身就是原始社会最主要的财富和财产,因此充分证明了诸城地区在龙山文化时期的经济文化繁荣状况。 
  2.青州地区“鸟图腾崇拜”文物遗迹的大批量集中发现,成为东夷文化的典型象征,证明了青州地区是东夷人的中心区域。青州是东夷人活动的中心区域,在这里出土的许多史前遗物是鸟崇拜的直接体现。鸟以写实的图像或作为模仿的对象,出现在其生活中。陶鬹是东夷文化大汶口、龙山文化阶段的典型器物,其造型模仿的是鸟的形象。流似鸟喙,或长或短,曲线优美,力道实足。颈部粗细不一,但都挺拔有力。如1960年潍坊姚官庄出土的龙山文化红陶锥足鬹、龙山文化橙黄陶乳钉纹鬹;1976年春青州赵铺龙山文化遗址8号灰坑出土的龙山文化鸟形陶鬹等。赵铺出土的龙山文化鸟形陶鬹在颈部装饰了2个圆孔,其余2件装饰了乳钉纹,似鸟的双眼。腹前部似鸟挺起的胸脯。3件陶鬹都在腹部装饰了双耳,似鸟扇动的双翅。把弯曲成优美的弧形,似鸟高高翘起的尾巴。实足坚挺,空足饱满。整个陶鬹的造型像一只鸟,有的昂首挺胸,傲视一切;有的机灵可爱,稚气十足。 
  在古青州地区的商代晚期贵族墓群出土玉鸟和铜器上,也有很多鸟纹装饰。 
  苏埠屯出土青铜器中以鸟纹作主体纹饰的还有很多。这些青铜器与同时期其他地区出土的青铜器相比,主题纹饰鸟纹尤为突出,其他地区往往以饕餮纹为主。这不能不说是东夷民族鸟图腾崇拜的表现。 
  根据考古实物发掘和文献记载,充分证明了青州地区东夷文化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很高的,从7000多年前的北辛文化,到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形成了以青州地区为中心的古文化区域,一度成为山东境内一个突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后来齐文化的形成和繁荣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如果没有东夷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就不可能出现后来一个国富民安,实力强盛的齐国,而古青州地作为齐国政治中心,更是东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三)潍坊地区发现比甲骨文早1000多年的“东夷骨刻文”,这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里程碑,潍坊地区是“东夷文化”核心区域的观点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1.潍坊地区“东夷骨刻文”重大发现,是中国文字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2004年春,昌乐县民间收藏爱好者肖广德最早发现了“东夷骨刻文”。当时他在位于寿光和昌乐交界的纪台遗址采集古陶片,该遗址比较大,当地老百姓种菜挖坑,挖得比较深,挖出不少骨头来,就随手扔掉了。肖广德把一些骨头带回去,洗后发现上面有“字”后,就开始从当地农民手中收购,后来又在昌乐袁家庄遗址发现类似东西,截至目前,肖广德已收藏了上百块带有刻画图样的甲骨。这些出土的甲骨多为远古时的兽骨,大者盈尺,小不及寸,石化程度较好。而图画文字绝大多数都是刻在骨头上,有的刻在骨片面上,有的刻在骨腔内,有的刻在骨臼头上。另有一件刻在玉石上,还有一件刻在象牙上。2007年7月,肖广德经专家建议,专程找到了对古文字有研究的考古专家刘凤君教授进行鉴定。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等多位专家研究鉴定,认为此批甲骨文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出土于古东夷人文化遗迹区,骨质熟化程度较好,人为刻画痕迹明显,多为记事的辞骨。虽然目前尚不能破译,但明显是做了一个记号或记录了一件事,其与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明显不同,说明是不同地域、不同时间创造的,是一种早于商代甲骨文体的类似鸟虫篆书体的图画文字,甚至安阳甲骨文就可能是延续着这些脉络,几经演变和发展而成。这些文字都属于阴线刻,有的在每片(块)上刻一个文字,有的刻几个或多个文字;大部分是专门记事的辞骨,并有少量卜骨文字笔画婉转曲折,刻画纤细,多为弧笔和曲笔,呈现出螃蟹状、草虫状和鸟状等各种形态。刻写者手法娴熟,行笔果断,整个字体结构层次分明,完全符合早期文字结构的体式和规律。以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为代表的众多专家判断,潍坊昌乐这些骨头上的图文就是东夷文化的早期文字,龙山文化的中晚期,骨刻文的年代距今4600~3300年。虽然它是一种失传的文字,但其发现对研究中国古文字的演变过程,复原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物证。它填补了文字考古史上的空白,具有极高的历史考古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应是中国文字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这批文字遗迹最后被刘凤君等专家一致命名为“骨刻文”。这是继100多年前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以来,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发现,是中国文字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对我国历史文化研究的重大贡献。 
  2.经过质疑与论证,潍坊地区“东夷骨刻文”重大发现最终获得了国内外学术界广泛认可,改写了中国文字史诸多传统观点,意义之大,不亚于“甲骨文”的发现。由于“骨刻文”的发现意义非常重大,可以说颠覆了国内外学术界的众多传统认知。2008年7月30日,来自北京和山东的考古专家对这些骨刻文符号进行专门研讨,与会专家均为国内外考古学界权威,代表了中国考古学界的最高水平,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刘凤君教授发现并命名的“骨刻文”是龙山文化时期流行文字的认定,确认其比殷墟甲骨文要早1000多年,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 
  (四)从目前对“东夷文化”的学术研究现状来看,潍坊地区是“东夷文化”主要研究对象,是“东夷文化”学术研究重镇和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核心地区。 
  1.国内知名学者均将潍坊视为“东夷文化”研究的核心地区。随着国内外学术界对“东夷文化”研究热潮的到来,众多知名专家和学者对东夷文化进行了系统的发掘研究和系统学术整合,潍坊作为东夷文化的核心区域,吸引了众多专家和学者,他们或是来潍坊实地调查,或是将潍坊作为研究载体,潍坊成为学术界东夷文化研究的重要载体。 
  2.潍坊本地专家和学者依托地域优势,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引起学术界广泛反响,进一步巩固了潍坊“东夷文化”研究学术重镇的地位。潍坊的文化宣传部门、文博系统也是专家辈出、学者云集,这些本地研究专家和学者,一方面拥有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学术素养,一方面依托地域优势,在发掘、搜集、整理、整合、论证、研究“东夷文化”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致认可,打响了潍坊“东夷文化”的品牌,提升了潍坊“东夷文化”研究的水平和实力,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进一步巩固了潍坊“东夷文化”研究学术重镇的地位。 
  (内容有删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